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会儒学视野中的儒家民说
被引量:
4
1
作者
涂可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9-67,共9页
围绕"民"范畴,传统社会儒学从人与社会双向互动角度阐发和建构了蔚为大观、层次有序、系统化的民说,它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一是历代儒家从国家、政权角度就"民"的地位、价值、作用和情实等问题展开的论述;二是历代...
围绕"民"范畴,传统社会儒学从人与社会双向互动角度阐发和建构了蔚为大观、层次有序、系统化的民说,它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一是历代儒家从国家、政权角度就"民"的地位、价值、作用和情实等问题展开的论述;二是历代儒家对如何治理民众、管理民众所提出的思想观念;三是历代儒家从价值取向角度对"民"的阐释;四是就民众自身自我发展(尤其是道德发展)进行的思想言说。当代社会儒学的创构,不仅要根据社会结构的转型建立完善新儒家自身的"新民说",还要"返本开新",系统梳理和挖掘经典儒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说,以为社会儒学的创发提供基础性的原始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儒学
儒家民说
孔子
孟子
荀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儒学的新领域——城镇社区儒学
被引量:
4
2
作者
韩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4-58,共5页
按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到2030年城镇化率要达到70%,这样将有10亿人要生活在城市,这是中国社会史无前例的变革。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应注重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已出现了不少儒家特色小城镇,既有儒学传统的传承,...
按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到2030年城镇化率要达到70%,这样将有10亿人要生活在城市,这是中国社会史无前例的变革。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应注重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已出现了不少儒家特色小城镇,既有儒学传统的传承,也有儒学思想的发展,属于城镇社区儒学。乡村+城镇,就是整个中国社会。乡村儒学+城镇社区儒学就是社会儒学的展开领域。中国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式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乡村儒学+城镇社区儒学就应该是互补、融合、共生、共荣,城乡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把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融为一起,推动中国社会整体文明、进步、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儒学
城镇化
儒家特色小镇
城镇社区
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社会儒学的三重向度——兼与杜维明对话
被引量:
3
3
作者
谢晓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64,共8页
从时间上来看,社会儒学既是一种现代的儒学形态,也是一种未来的儒学形态;从空间上来看,社会儒学是以全球社会作为存在与发展场域的儒学形态。就后者而言,社会儒学与杜维明关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目标是走向全球的判断形成了某种对话。不...
从时间上来看,社会儒学既是一种现代的儒学形态,也是一种未来的儒学形态;从空间上来看,社会儒学是以全球社会作为存在与发展场域的儒学形态。就后者而言,社会儒学与杜维明关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目标是走向全球的判断形成了某种对话。不仅如此,就本质向度而言,杜维明的理路暗合于笔者所提出的"社会儒学"概念,即:社会儒学是一种关于儒学与自由主义关系的特殊理解。于是,杜维明所代表的现代新儒学也就可以理解为社会儒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儒学
时空
本质向度
杜维明l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元一体的社会儒学
被引量:
3
4
作者
涂可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40,共11页
作为一种儒学的新兴形态,社会儒学尚处于初创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其倡导者对"社会"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理论出发点和研究视角也各有不同。社会儒学须顾及源远流长的儒学历史形态,从而建构一种贯通古今中外的儒学形态。而要建构较为完善...
作为一种儒学的新兴形态,社会儒学尚处于初创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其倡导者对"社会"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理论出发点和研究视角也各有不同。社会儒学须顾及源远流长的儒学历史形态,从而建构一种贯通古今中外的儒学形态。而要建构较为完善的普通社会儒学,就应明确其研究的对象、范围和内容,深入探讨儒家的社会活动论、社会理想论、社会结构论、社会关系论、社会分层论、社会规范论、社会价值论等。儒学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思想资源,儒学的社会功能仍在不断呈现,儒学的历史遗存得到保护和充实,社会儒学的学理基础扎实有力,这些为社会儒学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条件。而"返本开新"、"体用无间"和"反向格义"则是构建具有生命力的社会儒学的重要方法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
社会儒学
返本开新
体用无间
反向格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儒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5
作者
张新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53,共6页
以发展着的现代性为基准,实现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化,是阐扬儒学时代价值的必由之路。随着现代生活世界的展开,传统儒学家国关怀的思维结构存在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社会儒学以其理论的卓越性越发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当代儒学发展的...
以发展着的现代性为基准,实现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化,是阐扬儒学时代价值的必由之路。随着现代生活世界的展开,传统儒学家国关怀的思维结构存在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社会儒学以其理论的卓越性越发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当代儒学发展的新动向。社会儒学是儒家传统哲学与现代自由主义视域融合的成果。从思想机制的基本元素考量,自由主义的个体主义与儒家本体论的性善说的接榫,可以为社会儒学何以可能提供形而上学基础。这种仁学的个体主义不仅可以为社会儒学涵容私德与公德提供精神支点,也可以将社会儒学从安排人性拓展到调适物性的理论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儒学
个体主义
形而上学基础
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儒学与生活儒学之关系——与谢晓东教授商榷
被引量:
3
6
作者
黄玉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06,共12页
生活儒学涵盖人类观念的三个层级:关于生活存在的生活感悟(生活情感、生活领悟);关于形上存在者的形上学;关于形下存在者的形下学。《"社会儒学"何以可能》实际上有三个不同的"社会"概念:一是指人类群体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即...
生活儒学涵盖人类观念的三个层级:关于生活存在的生活感悟(生活情感、生活领悟);关于形上存在者的形上学;关于形下存在者的形下学。《"社会儒学"何以可能》实际上有三个不同的"社会"概念:一是指人类群体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人类社会"。这个意义的"社会儒学"可以对应于生活儒学形下层级的"中国正义论"。二是指人类群体生活组织形式的一个特定的历史形态,即滕尼斯所提出的、与前现代的"共同体"相对的现代性的"社会",略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社会"。这个意义的"社会儒学"可对应于生活儒学的"国民政治儒学"。三是指人类群体生活组织形式的现代形态(现代社会)当中的一个部分,即与"政治国家"相对的"市民社会"。这个意义的"社会儒学"应当叫作"公民儒学",生活儒学的"国民政治儒学"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儒学
生活
儒学
中国正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的“社会儒学”怎样进行现代转换
7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6-246,共1页
韩星撰文《社会儒学的逻辑展开与现代转型》指出,近代以来,传统儒家所依托的整个社会基础都发生了动摇和坍塌,从经济基础到生产方式,从政治组织到人际关系,从个人修身到社团组织,都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革。同时,很多...
韩星撰文《社会儒学的逻辑展开与现代转型》指出,近代以来,传统儒家所依托的整个社会基础都发生了动摇和坍塌,从经济基础到生产方式,从政治组织到人际关系,从个人修身到社团组织,都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革。同时,很多人以简单的直线进化论来看中国历史和儒家,认为儒学是农耕社会的产物,现在我们进入了工商社会,儒学已经过时了;还有人说儒学不能适应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不能适用于现代工商社会,等等,不一而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社会儒学
的逻辑展开与现代转型》
书评
书介绍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学社会历史观的大传统及其时代价值
8
作者
杨敏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儒学社会历史观的思想传统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大历史进程看,社会运行秩序及其规律性一直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先秦诸子百家从不同方面阐释了有关“天下”的思想和话语,特别是早期儒家怀抱“以天下为...
儒学社会历史观的思想传统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大历史进程看,社会运行秩序及其规律性一直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先秦诸子百家从不同方面阐释了有关“天下”的思想和话语,特别是早期儒家怀抱“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力图实现“家—国—天下”的良好秩序和“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经典儒学的历史意识及其对“治乱盛衰”的关切,形成了儒学社会历史观“去乱达治”的基本命题,对中国思想史以及社会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赋予了儒学社会历史观的大传统意涵。中国式现代化从历史纵深之处走来,对于儒学社会历史观的核心关切将继续予以新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社会
历史观
“古—今”关系
“传统—现代”关系
治乱盛衰
去乱达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学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学分析框架
被引量:
9
9
作者
陈劲松
《浙江学刊》
CSSCI
2000年第1期77-81,,88,,共6页
儒学社会指的是这样一个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 ,国家的政治生活(其组织、运行)及个体的社会生活皆以儒学为范导 ,这个社会的总体生活皆以儒学的理念为依归。从形式上说 ,儒学社会的正式起始 ,则在儒学被确立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时 ,即...
儒学社会指的是这样一个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 ,国家的政治生活(其组织、运行)及个体的社会生活皆以儒学为范导 ,这个社会的总体生活皆以儒学的理念为依归。从形式上说 ,儒学社会的正式起始 ,则在儒学被确立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时 ,即在汉武帝确立“罢黩百家独尊儒术”之时 ;而其正式结束即在于“儒家法”的被终止之际。传统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前儒学社会和儒学社会两个阶段。儒学社会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分析的社会学概念 ,有其学理的根据和社会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社会
伦理理性
社会
控制
中国
传统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学社会的治乱兴衰:一种精神的限制
被引量:
6
10
作者
陈劲松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前儒学社会和儒学社会两个发展阶段。儒学社会的主导精神是儒学精神。儒学精神可以表述为:以爱为原则、以君主秩序为目的、以伦理控制为手段等三个社会学式命题。儒学精神的内在规定性是伦理理性。儒学社会是...
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前儒学社会和儒学社会两个发展阶段。儒学社会的主导精神是儒学精神。儒学精神可以表述为:以爱为原则、以君主秩序为目的、以伦理控制为手段等三个社会学式命题。儒学精神的内在规定性是伦理理性。儒学社会是伦理控制型社会。儒学社会的治乱兴衰一定意义上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乱兴衰。本文试图考察儒学社会的治乱兴衰和这个社会的控制类型即伦理控制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社会
治
乱兴衰
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学社会的社会分层与社会变迁的伦理控制
11
作者
陈劲松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3期112-114,共3页
每一个社会都具有对其内在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变迁的控制样式。儒学社会中 ,这种样式即表现为伦理控制。
关键词
社会
分层
伦理控制
儒学
社会
社会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全面评价儒学及其社会作用
12
作者
高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4-57,共4页
儒学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思想产物,是中国封建社会主要代表地主贵族阶级利益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学既富有精华,又多有糟粕;既有积极正面意义,又有局限性和保守性。任何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认识态度都是有害的。从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
儒学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思想产物,是中国封建社会主要代表地主贵族阶级利益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学既富有精华,又多有糟粕;既有积极正面意义,又有局限性和保守性。任何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认识态度都是有害的。从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对儒学思想内容及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总结,作出善断,当今尤其要彻底肃清其流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儒学
精华
儒学
槽粕
儒学
的
社会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开论坛
13
作者
伍龙
张荣荣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2014年10月12日,由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文化观念与核心价值)和上海市伦理学会主办的“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开论坛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关键词
"
儒学
与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
社会
发展
社会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学的治疗学意义与生命教育——以唐君毅《病里乾坤》为例的生命学解读
被引量:
4
14
作者
何仁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在我国,大学生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但现在却面临着许多极其复杂的生活、生命与人生的问题,如学业、就业、成长的巨大压力,情感及人际关系上的紧张,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型,生命安全的保护及生死观的问题等等。而要解决大学生这...
在我国,大学生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但现在却面临着许多极其复杂的生活、生命与人生的问题,如学业、就业、成长的巨大压力,情感及人际关系上的紧张,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型,生命安全的保护及生死观的问题等等。而要解决大学生这一系列的新的生死问题,应该在大学中普遍地推展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来让大学生们认识生命的真谛,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解决生命之困顿,进而提升自我生命的品质与价值。而生命教育的基础应该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进行生命教育,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它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和生命安顿之处。本组文章,从在大学中推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命教育的性质、内容与方法等问题,并提出了要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基础来进行生命教育,以解决大学生们诸多复杂的生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社会
生命教育
治疗学
传统中国
社会
唐君毅
解读
命学
乾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十年文化保守主义的流变趋势及其特点
被引量:
3
15
作者
李维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61,共4页
最近十年来,文化保守主义流变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哲学内核的形上儒学的新建构;二是与生活世界相联系的儒学诸形态的形成;三是文化保守主义大众化运动的推进。同时,文化保守主义也有其复杂性和局限性,由此所带来的负面...
最近十年来,文化保守主义流变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哲学内核的形上儒学的新建构;二是与生活世界相联系的儒学诸形态的形成;三是文化保守主义大众化运动的推进。同时,文化保守主义也有其复杂性和局限性,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因素和影响在所难免。对于近十年来文化保守主义的流变趋势及其特点,切不可简单视之、一概而论,而需作具体分析、深入了解,既要发现其合理的、有贡献的地方,又要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批评、规范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仁学本体论
生活
儒学
民间
儒学
社会儒学
政治
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中的“传统文化构念”及其变迁
被引量:
7
16
作者
吕力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45,共7页
如果能用清晰的模型来解释和预测有关本土构念的变迁过程,就能准确地回答中国本土管理现象是否"确实具有本土独特性"。随着模型的建立,中国本土管理的理论框架也随之建立起来了。研究中应首先注意将"差序格局""...
如果能用清晰的模型来解释和预测有关本土构念的变迁过程,就能准确地回答中国本土管理现象是否"确实具有本土独特性"。随着模型的建立,中国本土管理的理论框架也随之建立起来了。研究中应首先注意将"差序格局""家长式领导""关系"等构念溯源至"忠实于经典文本"的哲学本义,这样可以有效区分相应的中西构念,如"中国式关系"与"西方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明确地进行该构念的变迁研究或中西对比研究。上述变迁研究或比较研究的最终结果将说明中国本土管理现象"是否独特"以及如何发展中国本土管理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
传统文化基因
儒学
社会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儒学视野中的儒家民说
被引量:
4
1
作者
涂可国
机构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9-67,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伦理学比较视阈中的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4BZX046)
文摘
围绕"民"范畴,传统社会儒学从人与社会双向互动角度阐发和建构了蔚为大观、层次有序、系统化的民说,它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一是历代儒家从国家、政权角度就"民"的地位、价值、作用和情实等问题展开的论述;二是历代儒家对如何治理民众、管理民众所提出的思想观念;三是历代儒家从价值取向角度对"民"的阐释;四是就民众自身自我发展(尤其是道德发展)进行的思想言说。当代社会儒学的创构,不仅要根据社会结构的转型建立完善新儒家自身的"新民说",还要"返本开新",系统梳理和挖掘经典儒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说,以为社会儒学的创发提供基础性的原始思想资源。
关键词
社会儒学
儒家民说
孔子
孟子
荀子
分类号
B26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儒学的新领域——城镇社区儒学
被引量:
4
2
作者
韩星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4-58,共5页
文摘
按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到2030年城镇化率要达到70%,这样将有10亿人要生活在城市,这是中国社会史无前例的变革。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应注重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已出现了不少儒家特色小城镇,既有儒学传统的传承,也有儒学思想的发展,属于城镇社区儒学。乡村+城镇,就是整个中国社会。乡村儒学+城镇社区儒学就是社会儒学的展开领域。中国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式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乡村儒学+城镇社区儒学就应该是互补、融合、共生、共荣,城乡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把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融为一起,推动中国社会整体文明、进步、和谐发展。
关键词
社会儒学
城镇化
儒家特色小镇
城镇社区
儒学
分类号
B26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社会儒学的三重向度——兼与杜维明对话
被引量:
3
3
作者
谢晓东
机构
厦门大学哲学系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6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亚儒学视域中的人心道心问题研究"(17BZX07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从时间上来看,社会儒学既是一种现代的儒学形态,也是一种未来的儒学形态;从空间上来看,社会儒学是以全球社会作为存在与发展场域的儒学形态。就后者而言,社会儒学与杜维明关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目标是走向全球的判断形成了某种对话。不仅如此,就本质向度而言,杜维明的理路暗合于笔者所提出的"社会儒学"概念,即:社会儒学是一种关于儒学与自由主义关系的特殊理解。于是,杜维明所代表的现代新儒学也就可以理解为社会儒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
社会儒学
时空
本质向度
杜维明l自由主义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一体的社会儒学
被引量:
3
4
作者
涂可国
机构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40,共11页
基金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伦理学比较视域中的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研究》(14BZX046)
文摘
作为一种儒学的新兴形态,社会儒学尚处于初创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其倡导者对"社会"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理论出发点和研究视角也各有不同。社会儒学须顾及源远流长的儒学历史形态,从而建构一种贯通古今中外的儒学形态。而要建构较为完善的普通社会儒学,就应明确其研究的对象、范围和内容,深入探讨儒家的社会活动论、社会理想论、社会结构论、社会关系论、社会分层论、社会规范论、社会价值论等。儒学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思想资源,儒学的社会功能仍在不断呈现,儒学的历史遗存得到保护和充实,社会儒学的学理基础扎实有力,这些为社会儒学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条件。而"返本开新"、"体用无间"和"反向格义"则是构建具有生命力的社会儒学的重要方法论路径。
关键词
多元一体
社会儒学
返本开新
体用无间
反向格义
Keywords
pluralistic and integrated
social Confucianism
returning to the root to open a new situa-tion
body and function in good relations
reverse explanation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儒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5
作者
张新国
机构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5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永嘉朱子学研究"(18CZX003)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江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创新团队研究项目"陈埴哲学研究"(JD17105)
文摘
以发展着的现代性为基准,实现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化,是阐扬儒学时代价值的必由之路。随着现代生活世界的展开,传统儒学家国关怀的思维结构存在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社会儒学以其理论的卓越性越发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当代儒学发展的新动向。社会儒学是儒家传统哲学与现代自由主义视域融合的成果。从思想机制的基本元素考量,自由主义的个体主义与儒家本体论的性善说的接榫,可以为社会儒学何以可能提供形而上学基础。这种仁学的个体主义不仅可以为社会儒学涵容私德与公德提供精神支点,也可以将社会儒学从安排人性拓展到调适物性的理论新境。
关键词
社会儒学
个体主义
形而上学基础
仁学
分类号
B26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儒学与生活儒学之关系——与谢晓东教授商榷
被引量:
3
6
作者
黄玉顺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06,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学提升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15BXW0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生活儒学涵盖人类观念的三个层级:关于生活存在的生活感悟(生活情感、生活领悟);关于形上存在者的形上学;关于形下存在者的形下学。《"社会儒学"何以可能》实际上有三个不同的"社会"概念:一是指人类群体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人类社会"。这个意义的"社会儒学"可以对应于生活儒学形下层级的"中国正义论"。二是指人类群体生活组织形式的一个特定的历史形态,即滕尼斯所提出的、与前现代的"共同体"相对的现代性的"社会",略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社会"。这个意义的"社会儒学"可对应于生活儒学的"国民政治儒学"。三是指人类群体生活组织形式的现代形态(现代社会)当中的一个部分,即与"政治国家"相对的"市民社会"。这个意义的"社会儒学"应当叫作"公民儒学",生活儒学的"国民政治儒学"亦然。
关键词
社会儒学
生活
儒学
中国正义论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的“社会儒学”怎样进行现代转换
7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6-246,共1页
文摘
韩星撰文《社会儒学的逻辑展开与现代转型》指出,近代以来,传统儒家所依托的整个社会基础都发生了动摇和坍塌,从经济基础到生产方式,从政治组织到人际关系,从个人修身到社团组织,都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革。同时,很多人以简单的直线进化论来看中国历史和儒家,认为儒学是农耕社会的产物,现在我们进入了工商社会,儒学已经过时了;还有人说儒学不能适应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不能适用于现代工商社会,等等,不一而足。
关键词
《
社会儒学
的逻辑展开与现代转型》
书评
书介绍
作者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学社会历史观的大传统及其时代价值
8
作者
杨敏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社会学史》”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儒学社会历史观的思想传统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大历史进程看,社会运行秩序及其规律性一直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先秦诸子百家从不同方面阐释了有关“天下”的思想和话语,特别是早期儒家怀抱“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力图实现“家—国—天下”的良好秩序和“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经典儒学的历史意识及其对“治乱盛衰”的关切,形成了儒学社会历史观“去乱达治”的基本命题,对中国思想史以及社会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赋予了儒学社会历史观的大传统意涵。中国式现代化从历史纵深之处走来,对于儒学社会历史观的核心关切将继续予以新的回应。
关键词
儒学
社会
历史观
“古—今”关系
“传统—现代”关系
治乱盛衰
去乱达治
Keywords
Confucianism social history view
“ancient-present”relationship
“traditional-modern”relationship
historical rise and fall
eliminating chaos and achieving governance
分类号
C91-09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学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学分析框架
被引量:
9
9
作者
陈劲松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2000年第1期77-81,,88,,共6页
文摘
儒学社会指的是这样一个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 ,国家的政治生活(其组织、运行)及个体的社会生活皆以儒学为范导 ,这个社会的总体生活皆以儒学的理念为依归。从形式上说 ,儒学社会的正式起始 ,则在儒学被确立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时 ,即在汉武帝确立“罢黩百家独尊儒术”之时 ;而其正式结束即在于“儒家法”的被终止之际。传统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前儒学社会和儒学社会两个阶段。儒学社会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分析的社会学概念 ,有其学理的根据和社会学意义。
关键词
儒学
社会
伦理理性
社会
控制
中国
传统
社会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学社会的治乱兴衰:一种精神的限制
被引量:
6
10
作者
陈劲松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文摘
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前儒学社会和儒学社会两个发展阶段。儒学社会的主导精神是儒学精神。儒学精神可以表述为:以爱为原则、以君主秩序为目的、以伦理控制为手段等三个社会学式命题。儒学精神的内在规定性是伦理理性。儒学社会是伦理控制型社会。儒学社会的治乱兴衰一定意义上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乱兴衰。本文试图考察儒学社会的治乱兴衰和这个社会的控制类型即伦理控制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儒学
社会
治
乱兴衰
限制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学社会的社会分层与社会变迁的伦理控制
11
作者
陈劲松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3期112-114,共3页
文摘
每一个社会都具有对其内在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变迁的控制样式。儒学社会中 ,这种样式即表现为伦理控制。
关键词
社会
分层
伦理控制
儒学
社会
社会
变迁
分类号
B82-09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全面评价儒学及其社会作用
12
作者
高放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4-57,共4页
文摘
儒学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思想产物,是中国封建社会主要代表地主贵族阶级利益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学既富有精华,又多有糟粕;既有积极正面意义,又有局限性和保守性。任何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认识态度都是有害的。从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对儒学思想内容及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总结,作出善断,当今尤其要彻底肃清其流毒。
关键词
儒学
儒学
精华
儒学
槽粕
儒学
的
社会
作用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开论坛
13
作者
伍龙
张荣荣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文摘
2014年10月12日,由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文化观念与核心价值)和上海市伦理学会主办的“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开论坛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关键词
"
儒学
与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
社会
发展
社会
学
分类号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学的治疗学意义与生命教育——以唐君毅《病里乾坤》为例的生命学解读
被引量:
4
14
作者
何仁富
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生命教育研究所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二级课题"学校生命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060049)
文摘
在我国,大学生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但现在却面临着许多极其复杂的生活、生命与人生的问题,如学业、就业、成长的巨大压力,情感及人际关系上的紧张,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型,生命安全的保护及生死观的问题等等。而要解决大学生这一系列的新的生死问题,应该在大学中普遍地推展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来让大学生们认识生命的真谛,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解决生命之困顿,进而提升自我生命的品质与价值。而生命教育的基础应该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进行生命教育,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它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和生命安顿之处。本组文章,从在大学中推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命教育的性质、内容与方法等问题,并提出了要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基础来进行生命教育,以解决大学生们诸多复杂的生命问题。
关键词
儒学
社会
生命教育
治疗学
传统中国
社会
唐君毅
解读
命学
乾坤
分类号
B911 [哲学宗教—宗教学]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十年文化保守主义的流变趋势及其特点
被引量:
3
15
作者
李维武
机构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61,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儒学形态与功能的近百年变化与未来展望”(项目编号:09&ZD069)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最近十年来,文化保守主义流变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哲学内核的形上儒学的新建构;二是与生活世界相联系的儒学诸形态的形成;三是文化保守主义大众化运动的推进。同时,文化保守主义也有其复杂性和局限性,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因素和影响在所难免。对于近十年来文化保守主义的流变趋势及其特点,切不可简单视之、一概而论,而需作具体分析、深入了解,既要发现其合理的、有贡献的地方,又要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批评、规范和引导。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仁学本体论
生活
儒学
民间
儒学
社会儒学
政治
儒学
分类号
C912.67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中的“传统文化构念”及其变迁
被引量:
7
16
作者
吕力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4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业企业会对CSR过度投资吗?"(71702137)
文摘
如果能用清晰的模型来解释和预测有关本土构念的变迁过程,就能准确地回答中国本土管理现象是否"确实具有本土独特性"。随着模型的建立,中国本土管理的理论框架也随之建立起来了。研究中应首先注意将"差序格局""家长式领导""关系"等构念溯源至"忠实于经典文本"的哲学本义,这样可以有效区分相应的中西构念,如"中国式关系"与"西方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明确地进行该构念的变迁研究或中西对比研究。上述变迁研究或比较研究的最终结果将说明中国本土管理现象"是否独特"以及如何发展中国本土管理理论。
关键词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
传统文化基因
儒学
社会
科学
Keywords
Chinese indigenous management research
traditional cultural genes
Confucian social science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会儒学视野中的儒家民说
涂可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社会儒学的新领域——城镇社区儒学
韩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社会儒学的三重向度——兼与杜维明对话
谢晓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元一体的社会儒学
涂可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社会儒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张新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社会儒学与生活儒学之关系——与谢晓东教授商榷
黄玉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传统的“社会儒学”怎样进行现代转换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儒学社会历史观的大传统及其时代价值
杨敏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儒学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学分析框架
陈劲松
《浙江学刊》
CSSCI
200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儒学社会的治乱兴衰:一种精神的限制
陈劲松
《浙江学刊》
CSSCI
199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儒学社会的社会分层与社会变迁的伦理控制
陈劲松
《浙江学刊》
CSSCI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如何全面评价儒学及其社会作用
高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开论坛
伍龙
张荣荣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儒学的治疗学意义与生命教育——以唐君毅《病里乾坤》为例的生命学解读
何仁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近十年文化保守主义的流变趋势及其特点
李维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中的“传统文化构念”及其变迁
吕力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