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出“述而不作”的文化怪圈——中国古代权威崇拜与社会停滞的历史反思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四达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6-99,共4页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自我标榜的文化志向,它上承三代“尊祖”、“法古”之源,下开后世“述圣”、“述孔”之流,形成了权威崇拜的文化传统,演变为帝王禁锢思想的政治工具,终于导致了民族创新能力的丧失与社会发展的停滞。反思这...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自我标榜的文化志向,它上承三代“尊祖”、“法古”之源,下开后世“述圣”、“述孔”之流,形成了权威崇拜的文化传统,演变为帝王禁锢思想的政治工具,终于导致了民族创新能力的丧失与社会发展的停滞。反思这一历史教训,走出这个文化怪圈,对今天的社会变革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而不作 历史怪圈 创新障碍 社会停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学传统与中华文化精神——对华夏文明权威迷信与创新障碍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四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3-578,共6页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华文明从先行到落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三代农耕经济与宗法社会孕育了"尊祖崇圣"的价值取向,形成了"法古述圣"的学术传统;秦汉以降更进一步扭曲为"帝王兼圣"的权力崇拜,演化为"...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华文明从先行到落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三代农耕经济与宗法社会孕育了"尊祖崇圣"的价值取向,形成了"法古述圣"的学术传统;秦汉以降更进一步扭曲为"帝王兼圣"的权力崇拜,演化为"唯古是信"的经学传统与"唯上是从"的文化精神,其本质就是权威迷信。正是这种精神传统构成了华夏文明制度的、心理的、人格的创新障碍,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长期停滞的重要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传统 文化精神 权威迷信 创新障碍 社会停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鲁迅藏书《观光纪游》追忆一段珍贵的师生情谊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然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9-90,共2页
笔者在对鲁迅藏书进行翻检、整理的过程中发现鲁迅1929年7月22日收到的李秉中自日本所寄赠《观光纪游》一书,线装、一部三本,书头卷尾分别有寄赠者李秉中的手书题跋(图片见封二、封三)。题跋内容是看到中华民族的腐朽、堕落,社会停滞... 笔者在对鲁迅藏书进行翻检、整理的过程中发现鲁迅1929年7月22日收到的李秉中自日本所寄赠《观光纪游》一书,线装、一部三本,书头卷尾分别有寄赠者李秉中的手书题跋(图片见封二、封三)。题跋内容是看到中华民族的腐朽、堕落,社会停滞不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藏书 师生情谊 观光 追忆 中华民族 社会停滞 题跋 线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