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知机器人威胁降低亲社会倾向
1
作者 许丽颖 张语嫣 喻丰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1-699,共29页
机器人进入社会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心理威胁,而这种威胁会给人际关系带来挑战。通过8个研究,结合档案数据库回溯、问卷调查、情境实验和线下调查,文章探讨了感知机器人威胁对亲社会倾向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发现:感知机器... 机器人进入社会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心理威胁,而这种威胁会给人际关系带来挑战。通过8个研究,结合档案数据库回溯、问卷调查、情境实验和线下调查,文章探讨了感知机器人威胁对亲社会倾向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发现:感知机器人威胁会降低人们的亲社会倾向(研究1~7);其机制为集体焦虑的中介作用,即感知机器人威胁会增加集体焦虑,从而降低亲社会倾向(研究2~4);此效应受到内外群体的调节,即感知机器人威胁主要会降低对于外群体成员的亲社会倾向(研究5);同时,此效应受到道德比较倾向的调节,即感知机器人威胁主要会降低下行道德比较者的亲社会倾向(研究6)。研究结果揭示了感知机器人威胁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拓展了现有关于机器人社会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倾向 感知机器人威胁 集体焦虑 外群体 道德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规格的社会倾向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绍礼 宋学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87-88,92,共3页
从社会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倾向性的角度出发,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规格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规格的意见。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规格 社会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守初中生的人际开放和社会适应的关系:亲社会倾向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曾昱 胡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77-83,共7页
采用初中生人际自立量表(ISSS-MSS)中的人际开放维度、亲社会倾向量表(PTM)和简版社会适应评估问卷(SAS-YB)对2所农村中学的留守初中生331人进行施测,探讨亲社会倾向在留守初中生人际开放特质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积极... 采用初中生人际自立量表(ISSS-MSS)中的人际开放维度、亲社会倾向量表(PTM)和简版社会适应评估问卷(SAS-YB)对2所农村中学的留守初中生331人进行施测,探讨亲社会倾向在留守初中生人际开放特质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积极适应得分与人际开放得分、PTM的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消极适应得分与人际开放得分、PTM的匿名倾向、利他倾向、依从倾向、情绪性倾向和紧急倾向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亲社会倾向在人际开放与积极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亲社会倾向在人际开放与消极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人际开放既可直接预测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也可通过亲社会倾向的中介作用预测积极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开放 社会适应 社会倾向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亲社会倾向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跨层次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琴 张骁 +1 位作者 李嘉 贺凤娟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70-1477,共8页
从领导特质视角出发,以53名团队领导和191名员工为考察对象,通过对两阶段领导-员工配对调研所获取的问卷数据进行跨层次分析,对领导者人格特质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进行考察,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着重分析并检验了领导者亲社会倾向... 从领导特质视角出发,以53名团队领导和191名员工为考察对象,通过对两阶段领导-员工配对调研所获取的问卷数据进行跨层次分析,对领导者人格特质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进行考察,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着重分析并检验了领导者亲社会倾向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领导亲社会倾向有利于加强员工的内部人身份认知,而内部人身份认知促进了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员工的内部人身份认知在领导亲社会倾向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并且员工的传统性价值观念会强化这个中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倾向 组织公民行为 内部人身份认知 传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质敬畏对亲社会倾向的正向预测:自我超越和共情的多重中介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罗利 杨东 +3 位作者 陈圣栋 高伟 陈永强 袁加锦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0-396,共7页
敬畏对内能影响个体的精神世界,实现自我超越,对外能使个体更多地关注他人;且自我超越也能促进个体对他人的共情关注。但目前还未有实证研究探讨敬畏是否能通过共情以及自我超越−共情的中介预测亲社会倾向。为检验这一假设,本研究招募了... 敬畏对内能影响个体的精神世界,实现自我超越,对外能使个体更多地关注他人;且自我超越也能促进个体对他人的共情关注。但目前还未有实证研究探讨敬畏是否能通过共情以及自我超越−共情的中介预测亲社会倾向。为检验这一假设,本研究招募了1347名大学生并测量了其敬畏特质、自我超越、共情和亲社会倾向。结果显示:(1)敬畏、自我超越、共情和亲社会倾向各维度两两相关显著;(2)敬畏直接预测亲社会倾向各维度,也能通过自我超越和共情的多重中介间接预测,且自我超越的中介效应最大。本研究从内、外因素进一步深化了对敬畏与亲社会倾向关系的认识,频繁的敬畏体验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我超越及对他人的共情关注,促进亲社会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畏 自我超越 共情 社会倾向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需要满足和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亲社会行为倾向的中介作用及共情能力的调节作用
6
作者 杨柳 高冉 +1 位作者 方平 姜媛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1-437,共7页
幸福感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吕梁市某高中高一到高三855名学生的调查施测,从社会层面探讨高中生社会需要满足对其幸福感的影响,验证亲社会行为倾向的中介作用及共情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高中生社会需要满足可... 幸福感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吕梁市某高中高一到高三855名学生的调查施测,从社会层面探讨高中生社会需要满足对其幸福感的影响,验证亲社会行为倾向的中介作用及共情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高中生社会需要满足可以正向预测其主观幸福感;(2)亲社会行为倾向在社会需要满足和主观幸福感中起部分正向中介作用;(3)共情能力调节中介模型的前后路径,对于共情能力较弱的个体,社会需要满足对其亲社会行为倾向的预测作用更高,而对于共情能力较强的个体,亲社会行为倾向对其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需要满足 主观幸福感 社会行为倾向 共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层差异职业性别隔离的影响机制——基于社会支配倾向视角 被引量:15
7
作者 乔志宏 郑静璐 +1 位作者 宋慧婷 蒋盈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1-701,共11页
从社会支配倾向的角度解释阶层差异职业性别隔离现象。研究1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性别、社会支配倾向和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男性更倾向于选择增加阶层差异的职业,而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减少阶层差异的职业。职业性别隔离存... 从社会支配倾向的角度解释阶层差异职业性别隔离现象。研究1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性别、社会支配倾向和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男性更倾向于选择增加阶层差异的职业,而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减少阶层差异的职业。职业性别隔离存在自我选择机制。研究2通过模拟招聘对社会支配倾向、性别偏见和招聘偏见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增加阶层差异的机构倾向于招聘男性应聘者,而减少阶层差异的机构倾向于招聘女性应聘者。性别偏见在社会支配倾向和招聘偏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别隔离 社会支配倾向 性别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配倾向研究述评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琼 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4-650,共7页
社会支配倾向是社会支配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反映了个体期望内群体优于和支配外群体的程度。高社会支配倾向者偏好加大不同群体间的阶层差异,并期望优势群体更多地支配劣势群体;低社会支配倾向者偏好缩小不同群体间的阶层差异以增加社... 社会支配倾向是社会支配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反映了个体期望内群体优于和支配外群体的程度。高社会支配倾向者偏好加大不同群体间的阶层差异,并期望优势群体更多地支配劣势群体;低社会支配倾向者偏好缩小不同群体间的阶层差异以增加社会平等,并期望优势群体更少地支配劣势群体。因此,社会支配倾向会影响社会不平等的程度,并可以被用来解释偏见的形成。性别和群体地位等情境因素会对社会支配倾向产生影响,而且社会支配倾向与个体间的支配也是有关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配倾向 平等 偏见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发展级联的个体内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段文婷 孙启武 +2 位作者 王铭 吴才智 陈真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3-827,共15页
认识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发展级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价值。采用个体内分析方法分析了894名初中生3年的追踪数据,并与传统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水平,亲社会行为倾向与内化问题... 认识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发展级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价值。采用个体内分析方法分析了894名初中生3年的追踪数据,并与传统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水平,亲社会行为倾向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具有中等或较弱的协同变化关系,T1亲社会行为倾向可负向预测T2内化问题,T2亲社会行为倾向可负向预测T3外化问题,具有较弱的预测作用;(2)在女生群体中,T2内化问题可正向预测T3外化问题,而在男生群体中,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没有相互预测作用;(3)亲社会行为倾向的4个因子(公开的、依从的、情绪的和利他的)可负向预测内化问题,它们仅在T2可负向预测外化问题,具有较弱的预测作用;(4)个体内分析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与传统交叉滞后分析方法不同,不同的个体内分析模型得到的研究结果也不同。结论: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发展可降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这种作用具有性别差异;个体内分析方法在青少年心理病理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行为倾向 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 随机截距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广义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发展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共情的中介作用和正念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郭英 陈灿杰 +1 位作者 胡东 袁安怡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7,共8页
采用道德认同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和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对5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道德认同的两个维度—道德认同内化和道德认同符号化均能正向预测大学... 采用道德认同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和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对5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道德认同的两个维度—道德认同内化和道德认同符号化均能正向预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2)共情在道德认同内化和符号化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正念在道德认同内化和符号化通过共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正念减弱了道德认同符号化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正向影响,增强了共情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行为倾向 道德认同内化 道德认同符号化 共情 正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比较的动力:动机与倾向性 被引量:48
11
作者 郭淑斌 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8,共5页
社会比较指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推动社会比较的因素有很多,目前受到最多关注的两种动力因素是社会比较动机和社会比较倾向性。推动社会比较的动机可分为三大类:自我评价、自我提升和自我增强。在不同动机驱动下,比较者在选择比较目... 社会比较指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推动社会比较的因素有很多,目前受到最多关注的两种动力因素是社会比较动机和社会比较倾向性。推动社会比较的动机可分为三大类:自我评价、自我提升和自我增强。在不同动机驱动下,比较者在选择比较目标和比较维度、对比较过程和比较信息的操纵等方面有差异。社会比较倾向性指进行社会比较的意愿。社会比较倾向性的个体差异会影响个体进行比较的频率和效应。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人更喜欢做比较,更容易受社会比较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 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动机 社会比较倾向 自我改善 自我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教学中的畸形社会化倾向: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旭升 吴中宇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2-84,共3页
德育效果不理想,是目前德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本文依据社会化理论,对当前学校德育教学中的畸形社会化的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分析了畸形社会化五种倾向的表现:过度社会化、滞后社会化、重复社会化、极端社会化、冲突社会化,并在... 德育效果不理想,是目前德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本文依据社会化理论,对当前学校德育教学中的畸形社会化的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分析了畸形社会化五种倾向的表现:过度社会化、滞后社会化、重复社会化、极端社会化、冲突社会化,并在分析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学 畸形社会倾向 问题 对策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羞怯对攻击的影响:安全感和社会比较倾向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峰强 赵锦哲 +2 位作者 杨华勇 玄哲理 韩磊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8-362,共5页
为考察安全感和社会比较倾向在羞怯与攻击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安全感量表和攻击问卷对54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羞怯、攻击和社会比较倾向三者之间呈显著两两正相关,且三者分别与安全感... 为考察安全感和社会比较倾向在羞怯与攻击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安全感量表和攻击问卷对54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羞怯、攻击和社会比较倾向三者之间呈显著两两正相关,且三者分别与安全感呈显著负相关;(2)羞怯对攻击的直接效应显著;(3)安全感和社会比较倾向在羞怯与攻击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怯 攻击 安全感 社会比较倾向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比较倾向与心理控制源对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亚林 景奉杰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7,共9页
冲动性购买是现实生活中相当普遍的现象,本文利用问卷调研手段,选择以冲动性购买的满意度为视角,探讨了社会比较倾向,心理控制源对冲动性购买的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社会比较倾向者较低社会比较倾向者具有较低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冲动性购买是现实生活中相当普遍的现象,本文利用问卷调研手段,选择以冲动性购买的满意度为视角,探讨了社会比较倾向,心理控制源对冲动性购买的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社会比较倾向者较低社会比较倾向者具有较低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内控人格特质者较外控人格特质者具有较低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而且社会比较倾向与心理控制源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存在交互作用,强化了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比较倾向 心理控制源 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比较倾向和群体认同对群际信任的影响——对品牌群危机过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国亮 卫海英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61,共11页
不同于以往对于品牌危机及其溢出效应的机理解释,文章关注于品牌群危机中的社会心理过程,依据群际关系理论,分析了危机中消费群体的社会比较倾向和群体认同对群际信任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产品伤害或服务失败事件的启动下,消费群体... 不同于以往对于品牌危机及其溢出效应的机理解释,文章关注于品牌群危机中的社会心理过程,依据群际关系理论,分析了危机中消费群体的社会比较倾向和群体认同对群际信任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产品伤害或服务失败事件的启动下,消费群体成员的社会比较倾向和群体认同都会提高群体相对剥夺感,由此激化消极群际情绪特别是愤怒情绪,并破坏群际信任,引发群际关系冲突。社会比较过程成为除了群体认同之外,可以解释集体行动的另一理论路径。所得结论有助于拓展品牌群危机研究的理论边界,并启示管理方发展应对策略时应注意其中的社会心理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比较倾向 群体认同 相对剥夺 群际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发展特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谷传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198-202,共5页
对189名3~6年级小学儿童进行半结构的故事情境访谈,从独创性、适当性、有效性、流畅性、变通性、好奇性、挑战性和冒险性八个指数,考察了儿童在同伴交往、师生交往和亲子交往三种典型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发展。结果显示:(1)小学... 对189名3~6年级小学儿童进行半结构的故事情境访谈,从独创性、适当性、有效性、流畅性、变通性、好奇性、挑战性和冒险性八个指数,考察了儿童在同伴交往、师生交往和亲子交往三种典型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发展。结果显示:(1)小学儿童的流畅性、变通性、好奇性、挑战性、冒险性与其实际的年龄呈显著正相关;(2)5、6年级儿童的流畅性和变通性显著地高于3年级,在三种情境中表现出类似特点,4年级前后可能是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发展的转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创造性倾向 发展 小学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校外活动的社会化倾向及引导
17
作者 万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6,共3页
为了探索中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变化的轨迹,今年上半年,笔者就中学生校外活动的情况,对本市十多个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学生的校外活动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变化是已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社会化的特征。... 为了探索中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变化的轨迹,今年上半年,笔者就中学生校外活动的情况,对本市十多个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学生的校外活动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变化是已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社会化的特征。中学生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中形成个性,学习社会经验,遵守社会规范,扮演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虽然中学生的社会化并未完全定型,但其趋势是明显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倾向 校外活动 中学生 引导 思想变化 社会经验 社会规范 社会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标准选择倾向、社会匹配在个体社会分化中的作用
18
作者 雷洪 郑丹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3-79,共7页
社会个体资源 (本 )是导致个体社会分化的基础 ,社会标准选择倾向是导致个体社会分化的依据 ,社会匹配是导致个体社会分化的关键。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 ,应建立合理的社会匹配机制 ,确定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标准选择倾向 。
关键词 社会标准 社会匹配机制 社会差异 个体社会分化 社会标准选择倾向 社会个体资源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视野中的社会不和谐倾向及应对
19
作者 赵东坡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4-5,共2页
市场经济的二重功能、资源约束、垄断经营本身的经济性质蕴含着社会的不和谐倾向,本文提出,国家必须以宏观的政策引导和相应的调控给予限制和矫正,才能较为顺利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社会不和谐倾向 应对 经济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年龄差异:共情关怀和人际信任的链式中介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健松 王逸雯 +1 位作者 许志斌 申荷永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51,共8页
全球老龄化浪潮正在来临,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年龄差异受到广泛关注。基于第六次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集,运用39887个全球成年样本对全球人口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年龄差异进行检验,并探究年龄通过共情关怀和人际信任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机制。... 全球老龄化浪潮正在来临,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年龄差异受到广泛关注。基于第六次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集,运用39887个全球成年样本对全球人口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年龄差异进行检验,并探究年龄通过共情关怀和人际信任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年龄显著正向影响亲社会行为倾向,共情关怀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人际信任在年龄和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起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对考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年龄差异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关怀 人际信任 社会行为倾向 年龄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