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信用治理制度化建设的构建依据与实践运行逻辑
1
作者 朱博宇 黄璜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4,共7页
区别于传统“法治”与“德治”二元分立的运行视角,社会信用体系作为一类更为全面的调整人类“经济—社会”行为活动、建构新型社会秩序的治理机制,其制度化建设的构建依据遵循“合法性”生成与发展的运行机理。在其现实性上,体现为规... 区别于传统“法治”与“德治”二元分立的运行视角,社会信用体系作为一类更为全面的调整人类“经济—社会”行为活动、建构新型社会秩序的治理机制,其制度化建设的构建依据遵循“合法性”生成与发展的运行机理。在其现实性上,体现为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认知性要素的实践统一。其中,社会信用治理的规制性制度要素,通过编制激励清单,形塑新型的社会信用监管机制;社会信用治理的规范性制度要素,通过计量“数字人像”,形塑新型的社会信用自治机制;社会信用治理的认知性制度要素,通过培育信用人格,形塑新型的社会信用自律机制;并经由信用积分制的运行载体、数字关联制的运行方式和算法行政的运行工具,创新了当代中国社会信用治理制度化建设的实践运行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治理 规制性要素 规范性要素 认知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治理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叶陈毅 黄灿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0,共8页
市场经济本质即信用经济,针对其深入发展过程中屡禁不止的企业败德现象,社会信用治理及其制度建设已成为治理失范行为的新方式。选取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258个地级市信用数据,实证检验社会信用治理对企业研发... 市场经济本质即信用经济,针对其深入发展过程中屡禁不止的企业败德现象,社会信用治理及其制度建设已成为治理失范行为的新方式。选取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258个地级市信用数据,实证检验社会信用治理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社会信用治理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主要作用路径为缓解融资约束和抑制非效率投资。补充检验发现,企业的儒商精神内核与外部信用环境建设相辅相成、互补互促,使信用治理对研发投入的溢出效应表现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治理 研发投入 融资约束 非效率投资 儒商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逻辑、挑战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邢源恒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社会信用治理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探寻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为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社会信用治理将突破传统市域社会治理的治理结构分散、长效治理机制缺失以及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等困... 社会信用治理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探寻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为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社会信用治理将突破传统市域社会治理的治理结构分散、长效治理机制缺失以及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等困境。面对社会信用制度保障不健全、权利保护不到位以及平台标准有待完善的挑战,提出加强信用治理联动机制建设、积极转换社会信用治理方式、打造市域社会信用治理平台等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 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识社会信用体系的性质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钧跃 《征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共7页
对不同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进行区分,分别定义了政府和市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并给出了划分标准。无论是政府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是市场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均有明显的利弊,都不适合于我国直接采用。在对治理型社会信用... 对不同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进行区分,分别定义了政府和市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并给出了划分标准。无论是政府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是市场性质的社会信用体系,均有明显的利弊,都不适合于我国直接采用。在对治理型社会信用体系进行简单探讨的基础上,提议在“十四五”规划期调整现行体系的设计和推进方向,包括将广义社会信用体系进行技术性拆分等若干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社会信用体系 体系性质 政府体系 市场体系 治理社会信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