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自然信息交换与社会信息交流
- 1
-
-
作者
程妮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
出处
《现代情报》
2002年第8期28-28,30,共2页
-
文摘
文章分别阐述了自然信息交换和社会信息交流 ,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自然信息交换
社会信息交流
信息交换
-
分类号
G203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我谈语文规范化
- 2
-
-
作者
道布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2-2,共1页
-
文摘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交错聚居,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交往非常密切,已经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亲密关系。反映在语言文字使用上,一方面,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多数人,现在仍然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要交际工具;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又都程度不同地掌握了汉语,有的民族如回族、满族已经通用汉语文,有的民族如土家族、畲族、羌族绝大部分人都通晓汉语,其他民族也都各有一部分人掌握了汉语。
-
关键词
本民族语言
语言文字
社会主义国家
标准化工作
现代化建设
流行词语
交际语
社会信息交流
汉字注音
共同基础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戏剧艺术传播过程的心理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苏琪
-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37-39,共3页
-
文摘
以社会信息交流为研究对象的传播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已被运用到人的各种活动领域,其关于传播过程的理论,对研究戏剧艺术运动过程有着相当的参考价值。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戏剧艺术的传播过程作一浅显的分析。我们知道,戏剧艺术是通过群体媒介与其接受对象发生关系的。要展开戏剧活动,就必须有演员和观众。演员,即使只有一个,他也是演出者集合的代表,这个集合包括剧作家、导演、舞美工作者及演员等。观众,也同样是一群人的集合。现实中的客观事物升华为艺术形象。
-
关键词
戏剧艺术
传播过程
接受对象
艺术形象
艺术运动
社会信息交流
心理分析
审美价值
审美心理定势
政治见解
-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