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也纳的居住文化与社会住宅传统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莹 朱隆斌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9-104,共6页
维也纳90多年的社会住宅传统和政策体系,为维也纳居民提供了可负担和高质量的住房,也造就了维也纳独特的居住文化和特征:高租房率、高社会住房居住率、高度的居住融合、历史住区的保护性更新以及面向未来的持续创新。植根于社会住宅传... 维也纳90多年的社会住宅传统和政策体系,为维也纳居民提供了可负担和高质量的住房,也造就了维也纳独特的居住文化和特征:高租房率、高社会住房居住率、高度的居住融合、历史住区的保护性更新以及面向未来的持续创新。植根于社会住宅传统的居住文化成为维也纳城市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也是维也纳长期保持全球最佳宜居都市的重要因素。其社会住宅的传统和政策经验,以及成功的实践案例,对于众多致力于宜居环境和居住文化建设的城市,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 文化 维也纳 社会住宅 传统 融合 宜居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隔离现象的内在机制探索与对策研究——法国大型社会住宅建设对中国大型保障房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2
2
作者 陆超 庞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56,共5页
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为解决住房危机曾进行大规模社会住宅建设。受《雅典宪章》功能分区思想影响,法国的社会住宅建设采取郊区化的"大型社会住宅区"模式,导致严重的居住隔离现象,其消极影响延续至今。本文尝试探索法国的社会... 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为解决住房危机曾进行大规模社会住宅建设。受《雅典宪章》功能分区思想影响,法国的社会住宅建设采取郊区化的"大型社会住宅区"模式,导致严重的居住隔离现象,其消极影响延续至今。本文尝试探索法国的社会住宅建设中居住隔离现象产生的内在机理,回顾此后法国政府为消除居住隔离所采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对中国如何在大型保障性房建设中避免居住隔离现象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隔离 雅典宪章 功能分区 大型社会住宅 保障性住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法国社会住宅建设中的公共干预方式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慧勤 《上海城市规划》 2009年第2期57-60,共4页
以法国大力推行社会住宅建设为背景,分析了当前国际性的住宅危机和供需状况,以及社会住宅的融资方式和公共资助体系。随着社会住宅政策的不断演变,法国的公共干预模式也进行了调整和完善,逐渐由公共部门主导向公私合作方向发展,进而在... 以法国大力推行社会住宅建设为背景,分析了当前国际性的住宅危机和供需状况,以及社会住宅的融资方式和公共资助体系。随着社会住宅政策的不断演变,法国的公共干预模式也进行了调整和完善,逐渐由公共部门主导向公私合作方向发展,进而在协议区开发模式下鼓动私人部门的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住宅 建设 融资 公共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变迁下上海社会住宅政策的发展阶段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治军 邹林芳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1期102-105,111,共4页
以保障房名义出现的社会住宅成为当前国内建设的热点,因而对其政策的分析和总结很有必要。首先从国家层面总结了社会住宅的发展阶段,并按时间节点分析了其产生的影响。其次论文分析了上海的案例,认为其社会住宅政策自1978年以来的发展... 以保障房名义出现的社会住宅成为当前国内建设的热点,因而对其政策的分析和总结很有必要。首先从国家层面总结了社会住宅的发展阶段,并按时间节点分析了其产生的影响。其次论文分析了上海的案例,认为其社会住宅政策自1978年以来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住房的福利化阶段、住房商品化初期的发展阶段、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阶段以及社会住宅再次成为发展的重点阶段。最后论文通过上海与国家的社会住宅发展阶段和时间节点相对比,认为上海社会住宅的发展体现了地方执行政策的滞后性、跳跃性、特定政策的强化效应以及政策之间的替代和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住宅 政策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住宅社区营造的经验与启示——以台北市“社会住宅青年创新回馈计划”为例
5
作者 王峥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1,共7页
社会住宅因其社会福利属性带来的弱势群体聚居现象,常引发周边邻里的排斥而被标签化。为避免社会排斥,除了提升社会住宅的硬件条件外,还可采取混合居住模式,但居民的多元异质却造成社区融合的不易。针对这些问题,台北市“社会住宅青年... 社会住宅因其社会福利属性带来的弱势群体聚居现象,常引发周边邻里的排斥而被标签化。为避免社会排斥,除了提升社会住宅的硬件条件外,还可采取混合居住模式,但居民的多元异质却造成社区融合的不易。针对这些问题,台北市“社会住宅青年创新回馈计划”在社会住宅中开展针对性的社区营造活动,成效显著。从该计划的参与主体、运行机制、营造策略、现有成效及呈现问题等多个角度进行解析,研究其推动社区营造的过程,总结出弹性政策与制度创新、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灵活多样的互动机制和互惠共享的价值导向等4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大陆的混合居住社区推动社区营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住宅 混合居住 社区营造 青年创新回馈计划 台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与展望:中国住宅社会学百年历程
6
作者 陈俊峰 曾泉海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4,227,共11页
作为对住宅研究与社会学研究互动、交叉融合之下诞生的新兴学科,住宅社会学的研究范畴注重从社会基础和社会关系角度,研究人、住宅和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住宅社会学发轫于1920年代国内社会学者围绕中国住宅问题进行的科学研... 作为对住宅研究与社会学研究互动、交叉融合之下诞生的新兴学科,住宅社会学的研究范畴注重从社会基础和社会关系角度,研究人、住宅和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住宅社会学发轫于1920年代国内社会学者围绕中国住宅问题进行的科学研究,整体经历了1920年代到1950年代的学科缘起与萌芽、198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学科起步与探索、21世纪初以来的学科成长与建设三个发展阶段,在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从整体上看,中国住宅社会学研究的水平同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中国住宅社会学研究应加强对国外住宅社会学研究历史与进展的总结与反思,深入探讨中国住宅社会学理论进展与核心议题,构建中国住宅社会学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体系,紧紧围绕中国住宅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等核心方面持续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 住宅社会 脉络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社会保障住宅分配制度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5
7
作者 朱秋霞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88,共4页
该文介绍了德国社会保障住宅分配制度的发展过程:从政府限制房租,到提供实物住房,最后以提供货币补贴为主。主要经验是降低制度成本,保证公平和提高受助家庭自由度。教训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长期以后容易管理不善,成为地方财政负担。... 该文介绍了德国社会保障住宅分配制度的发展过程:从政府限制房租,到提供实物住房,最后以提供货币补贴为主。主要经验是降低制度成本,保证公平和提高受助家庭自由度。教训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长期以后容易管理不善,成为地方财政负担。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中国保障住宅分配的建议。主要政策工具应该是住房补贴,受助人群应该包括有子女的农民工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住宅 受助人群 廉租房 住房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社会政策浅论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1期59-64,共6页
在由国家保障居民住宅供给的住宅政策向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住宅社会政策转变的过程中,探讨住宅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如住宅社会政策的定义、一般特征,住宅社会政策的地位、作用和制订住宅社会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建立和完善... 在由国家保障居民住宅供给的住宅政策向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住宅社会政策转变的过程中,探讨住宅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如住宅社会政策的定义、一般特征,住宅社会政策的地位、作用和制订住宅社会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建立和完善住宅社会政策提供理论思维,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策 住宅问题 住宅领域 住宅政策 妥善解决 国民 党和国家 社会稳定 社会住宅 党和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自由权到住宅社会权之流变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108,共7页
满足公民基本居住需要的住宅权是一项基本权利。面对因住宅价格和质量标准而制约公民住宅权实现的社会现实,有必要在理论上进行检视并提供解决思路。在自由权和社会权划分的理论基础上,我国《宪法》第39条规定的"住宅不受侵犯"... 满足公民基本居住需要的住宅权是一项基本权利。面对因住宅价格和质量标准而制约公民住宅权实现的社会现实,有必要在理论上进行检视并提供解决思路。在自由权和社会权划分的理论基础上,我国《宪法》第39条规定的"住宅不受侵犯"具有社会权色彩。而且从权利社会基础和宪法解释功能的双重视角看,住宅社会权在实践中应被侧重。住宅社会权的权利功能以积极受益权为主,消极受益权为次,以国家给付义务的存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国家权力的规范效力,并具特定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自由权 住宅社会 权利功能 规范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泊”的社会结构与“城市落脚”——一项关于北京流动人口住房样态的住宅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壮 李升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90-101,147,148,共14页
从住宅社会学视角出发,超大城市流动人口住房样态关联其社会结构诸多要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北京调查数据分析,描述北京流动人口住房样态状况,聚焦社会结构不同维度对流动人口住房样态影响。研究表明:从住房结果... 从住宅社会学视角出发,超大城市流动人口住房样态关联其社会结构诸多要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北京调查数据分析,描述北京流动人口住房样态状况,聚焦社会结构不同维度对流动人口住房样态影响。研究表明:从住房结果看,流动人口获得由政策制度支持的集体消费性住房比例较低,表明城市住房制度排斥性特征;从影响因素看,社会结构各方面因素都会显著影响到流动人口的住房样态。研究指出,超大城市流动人口住房样态的形成不仅受流入地住房制度性排斥,而且流动人口的社会结构特征会通过私人消费或集体消费机制作用于其住房样态选择,由此需要关注由流动人口构成的“漂泊社会结构”下的住房分化。为消除由社会结构因素造成的住房不平等,提出创新政府住房再分配机制、完善市场租赁和购买机制、优化流动人口社会结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社会 社会结构 住房样态 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在社会学视野中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南岸 许野轼 《社会》 1987年第5期12-14,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好转,现在,人们吃、穿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但是住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尤其是大城市的住房紧缺还很严重,住房问题不仅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联合国人类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好转,现在,人们吃、穿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但是住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尤其是大城市的住房紧缺还很严重,住房问题不仅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为提醒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尽快解决各自面临的住房问题,把1987年确定为“国际住房年”。为响应联合国倡导的这项全球性活动,本刊在这期上特辟“国际住房年与住宅社会学专栏”这里选登的两篇文章从理论和经验调查的不同角度,探讨了在社会学视野中的住宅问题,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人类居住 大城市 住宅 生产力水平 社会学视野 住宅社会 住宅问题 不同角度 住房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社会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住区规划
12
作者 张巍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3期38-41,共4页
住宅社会经济学是一门在居住环境和住房问题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社会经济学分支学科,她用社会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住区的历史、地位、作用和住区与社会方面的相互关系。住宅社会经济学是一门... 住宅社会经济学是一门在居住环境和住房问题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社会经济学分支学科,她用社会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住区的历史、地位、作用和住区与社会方面的相互关系。住宅社会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边缘学科,涉及建筑学、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社会经济学 可持续 住宅 规划设计 密集化 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规划 住区建设 住区规划 居住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社会学研究课题之我见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金楼 《社会》 1983年第4期38-39,共2页
住宅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住宅的历史、地位、作用和住宅与社会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住宅社会学是介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的内容较广泛,涉及的问题较庞杂。主要研究... 住宅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住宅的历史、地位、作用和住宅与社会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住宅社会学是介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的内容较广泛,涉及的问题较庞杂。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住宅与城市规划,住宅与人口、家庭,住宅与政策、管理,住宅与制度改革等。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上述问题,就可为制订城市住宅方针、政策和规划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为家庭的发展,满足居民物质上、心理上和社交上的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住宅问题不仅是国内而且是世界性的社会经济问题。住宅建设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反过来又影响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能把它看作“非生产性”投资。为此,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出住宅与社会各方面内在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指导实践,丰富理论,制订正确的方针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解决好住宅问题,从而逐步解除人民群众住房问题上的后顾之忧,以利于国家兴旺发达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改革 国民经济发展 非生产性 住宅社会 住宅建设 方法研究 相互关系 研究课题 住宅问题 科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住宅社会学的研究方向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金楼 《社会》 1987年第1期34-35,共2页
住宅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住宅社会学是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住宅的历史、地位、作用和住宅与社会诸方面的相互关系,是介于建筑学、城市学、城市规划学、人口学、家庭学、管理学、文化学、建筑美学、经济学、宗教... 住宅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住宅社会学是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住宅的历史、地位、作用和住宅与社会诸方面的相互关系,是介于建筑学、城市学、城市规划学、人口学、家庭学、管理学、文化学、建筑美学、经济学、宗教学、人类学、历史学、环境生态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以社会同住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社会学的。简言之,住宅社会学就是研究住宅与社会的“关系学”。住宅社会学是有特定研究领域的。它以城市建设系统的子系统的一个分子为命题,起着改造社会和建设社会的历史功能的社会工程的作用。因此,住宅社会学研究工作者应该为社会发展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学 住宅社会 社会问题 效益理论 家庭学 应用社会 研究方向 相互关系 社会心理学 居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社会学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在沪召开
15
作者 方户 《社会》 1987年第6期35-35,共1页
中国城市住宅问题研究会住宅社会学学术委员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6月8日至11日在沪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沈阳、武汉、成都、长春、兰州、合肥、上海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文学院以及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上海社科... 中国城市住宅问题研究会住宅社会学学术委员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6月8日至11日在沪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沈阳、武汉、成都、长春、兰州、合肥、上海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文学院以及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上海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部门经济研究所等专家、学者、高级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近七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住宅社会 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住宅 部门经济 社会学研究 人口学研究 学术委员会 社科院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住宅社会学研究会成立
16
作者 方户 《社会》 1986年第5期24-24,共1页
1986年5月28日,我国第一个住宅社会学学术团体——上海市住宅社会学研究会宣告成立。上海市各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单位、各有关学会、各新闻单位、规划设计、房产管理、建筑施工研究单位和市工、青、妇以及各区域建办等有... 1986年5月28日,我国第一个住宅社会学学术团体——上海市住宅社会学研究会宣告成立。上海市各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单位、各有关学会、各新闻单位、规划设计、房产管理、建筑施工研究单位和市工、青、妇以及各区域建办等有关单位一百五十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会上许多同志发言,分别就“七·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社会 上海市 规划设计 高等院校 自然科学研究 施工研究 房产管理 社会科学 住宅建设 学术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港两地经济型住宅区园林绿化建设初探——以天耀邨和金沙洲社区为例
17
作者 陈秀玲 陈国彬 《广东园林》 2013年第4期17-20,共4页
文章通在景观营造、植物应用等方面对天耀部和金沙洲社区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经济型住宅区绿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总的来说,经济型住宅区的两大特点是经济性和适用性,其园林绿化建设应该结合宅旁绿地、公共绿地等布置小沙地、游戏... 文章通在景观营造、植物应用等方面对天耀部和金沙洲社区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经济型住宅区绿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总的来说,经济型住宅区的两大特点是经济性和适用性,其园林绿化建设应该结合宅旁绿地、公共绿地等布置小沙地、游戏器械、座椅及凉亭等低造价的小品和设施,为居民提供游戏场所、休息场地,增加居民之间的室外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 种植设计 经济型住宅 社会住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住房租赁合同中出租人的解除权限制——兼评《住房租赁和销售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0-170,共11页
不定期住房租赁合同中因出租人享有任意解除权,承租人的住宅社会权及其他经济利益难以得到可靠保障。城市化进程下出租人与承租人的地位不平等状况逐渐加大,切实保障以新市民为主体的承租人“住有所居”是保障城市化顺利进行的应有之义... 不定期住房租赁合同中因出租人享有任意解除权,承租人的住宅社会权及其他经济利益难以得到可靠保障。城市化进程下出租人与承租人的地位不平等状况逐渐加大,切实保障以新市民为主体的承租人“住有所居”是保障城市化顺利进行的应有之义。对住房租赁合同中出租人的解除权加以适当限制,是从宪法引据而来的住宅社会权通过所有权限制路径遁入私法的温和式法制调整模式。借鉴德国法经验,现行法制存在“附期限解除+立即解除”二元解除模式解释适用的空间。通过“正当事由”和“重大事由”的区分适用,实现出租人的处分自由与承租人的权益保障之衡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住宅社会 二元解除模式 正当事由 重大事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