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君才 颜永容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11期79-82,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多层次、全方位发生了变化。旧的、一元的社会价值观念已不复存在。古今中外各种社会价值观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土壤中互相渗透、冲突、吸收和融合。现阶段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多层次、全方位发生了变化。旧的、一元的社会价值观念已不复存在。古今中外各种社会价值观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土壤中互相渗透、冲突、吸收和融合。现阶段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还只是初步的,新的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为核心价值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构建已成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价值观念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来建础 《学术界》 CSSCI 1996年第1期12-14,共3页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来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之作深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故本文作探索。一、价值观念与社会价值观念及其体系价值作为哲...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来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之作深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故本文作探索。一、价值观念与社会价值观念及其体系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体系 价值取向 精神文明建设 价值导向 社会群体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价值误区 社会主义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价值观念变革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双元 郑远民 +1 位作者 蒋新苗 杜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2期28-37,共10页
社会价值观念变革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李双元,郑远民,蒋新苗,杜剑在社会价值观念变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道德与法律的导向和调控功能,而且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利用其互动机制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念变革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李双元,郑远民,蒋新苗,杜剑在社会价值观念变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道德与法律的导向和调控功能,而且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利用其互动机制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价值观体系。既要克服那种轻视乃至忽视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价值观念 价值取向 道德与法律 变革过程 效率价值 法律法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条件 诚实信用 义与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希腊社会价值观念考评
4
作者 高飞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4期21-25,共5页
古希腊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价值观念,探明这些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助于我们对西方价值观念达到客观的历史把握。 一、天人相合相分。 我们在考察古代希腊人对于“天”“人”之间价值关系的观念时,首先... 古希腊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价值观念,探明这些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助于我们对西方价值观念达到客观的历史把握。 一、天人相合相分。 我们在考察古代希腊人对于“天”“人”之间价值关系的观念时,首先,必须注意区分天人关系概念内涵的两个层次:一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人与物质的“天”的关系;二是人与神的关系,即人与精神的“天”的关系。其次,必须注意到天人关系具有前后变化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天人关系以“天人相合”为表征,后一阶段的天人关系逐渐显露出“天人相分”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希腊 社会价值观念 物的尺度 个体自由 古希腊人 主权在民 天人关系 古希腊神话 普罗泰戈拉 自然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价值观念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安应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24-29,共6页
本文首先对价值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剖析,指出两者之间除了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之外,还表现着“作用──反馈──修正──升华”的关系模式,论述了这种关系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价值观念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建设... 本文首先对价值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剖析,指出两者之间除了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之外,还表现着“作用──反馈──修正──升华”的关系模式,论述了这种关系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价值观念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建设、与社会经济行为校正、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以及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等问题,作了多视角、多层次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念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行为 社会价值观念 经济基础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经济制度 经济活动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利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60年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探要 被引量:7
6
作者 邱仁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4-30,共7页
价值观念来源于价值意识又高于价值意识,它是价值意识经验形态的理论化提升。价值观念的外部冲突与内部冲突是促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的两种基本模式。新中国60年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经历了初始、探索、拓展三个阶段,这一变迁历史启... 价值观念来源于价值意识又高于价值意识,它是价值意识经验形态的理论化提升。价值观念的外部冲突与内部冲突是促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的两种基本模式。新中国60年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经历了初始、探索、拓展三个阶段,这一变迁历史启示我们: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就必须使党的核心价值观念不断创新发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与社会多元价值观念之间的共生关系;必须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核心价值观念 新中国60年 价值冲突 阶段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领中国社会的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向玉乔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70,共6页
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当今中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提炼需要遵循社会主义原则、普遍有效性原则、通俗易懂性原则和现实针对性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可以... 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当今中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提炼需要遵循社会主义原则、普遍有效性原则、通俗易懂性原则和现实针对性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人本、民主、公正和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具有价值导向、价值评价、价值激励、价值整合、价值支持等主要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人本 民主 公正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导向中几个问题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新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14,共10页
应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予以区分。"主流价值观边缘化"的警示,反映了社会现实中所涌动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激化趋势,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这种激化趋势的忧患意识。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导向过程的认同和共识中存在... 应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予以区分。"主流价值观边缘化"的警示,反映了社会现实中所涌动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激化趋势,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这种激化趋势的忧患意识。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导向过程的认同和共识中存在着一元与多样、一元与多元的关系,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在这些关系中发挥作用,从而使其在所形成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中凸显出来。这就要求在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导向中,加强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开放性,使之能够从外部"摄取自由能量"。应该用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对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中体现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状况进行批判,使"熵值"控制在一定的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导价值观念 认识论和本体论意蕴的“真” 意识中的“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惠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7,共10页
立基于马克思原著,说明马克思通过"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新的思维方式,创立了崭新的自由观,其基本内涵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社会经济条件是自由的基础,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最高价值理想,实践性、... 立基于马克思原著,说明马克思通过"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新的思维方式,创立了崭新的自由观,其基本内涵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社会经济条件是自由的基础,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最高价值理想,实践性、总体性、存在论意义和价值论意义的统一是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特征。文章认为自由是中国梦内蕴的核心价值,并具体分析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与倡导"自由"为核心价值理念之内在联系。针对当前人们对政治自由的误读,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集体自由与个人自由、观念自由与行动自由、自由的限制等诸关系作了具体澄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引领 被引量:3
10
作者 龙佳解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现代大学由实证主义知识观占统治地位,大学教育目的简化为仅向学生传授支配世界的知识技能,人的生活被化约为运用知识技能去控制世界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给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属于"拯救的知识",可... 现代大学由实证主义知识观占统治地位,大学教育目的简化为仅向学生传授支配世界的知识技能,人的生活被化约为运用知识技能去控制世界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给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属于"拯救的知识",可用来遏制实证主义知识观泛滥,给大学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提供了多元价值观念背景下的认同基础,构建大学人正确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有望实现对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必须尊重高等教育规律,满足大学人的发展需求,并转变为制度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视域中的依法治校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玉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46,共3页
民主自由、公平正义、人道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依法治校的内在理据。实现依法治校应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此外还须将民主自由、公平正义、人道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高校法制主体的管理理念,使依法治校由可能... 民主自由、公平正义、人道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依法治校的内在理据。实现依法治校应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此外还须将民主自由、公平正义、人道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高校法制主体的管理理念,使依法治校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由制度建设转化为文化形态、由隐性需要转化为显性实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依法治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的变革及调控
12
作者 郑远民 周忠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6-29,共4页
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的变革及调控郑远民,周忠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激剧的变革。在这中间,道德和法律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发挥它们正确的引导和调控功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一、... 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的变革及调控郑远民,周忠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激剧的变革。在这中间,道德和法律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发挥它们正确的引导和调控功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及道德调控社会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价值观念 转型时期 法的价值取向 道德与法律 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观念 市场经济条件 法律调整 法律法规 经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变革与建设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永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49-54,61,共7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变革与建设王永昌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得以确立完善,这使我国社会开始真正步入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整个社会主活正经历着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变革与建设王永昌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得以确立完善,这使我国社会开始真正步入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整个社会主活正经历着空前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广泛而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价值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价值观念 价值取向 传统价值观 价值观建设 经济条件下 市场经济活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价值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4
作者 朱廉宝 严亮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5-6,共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价值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朱廉宝,严亮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一个顺应时代潮流而又为社会普遍认同的鲜明的价值导向。实践证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由此催生和与此相伴随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价值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朱廉宝,严亮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一个顺应时代潮流而又为社会普遍认同的鲜明的价值导向。实践证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由此催生和与此相伴随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总体上是顺应了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建设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价值观念 社会变革 时代潮流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被引量:24
15
作者 程浩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3,共6页
"以三个倡导"这种开放性的表述鲜明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三组价值观念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理性探索、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既有理论的延续性,又有现... "以三个倡导"这种开放性的表述鲜明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三组价值观念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理性探索、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既有理论的延续性,又有现实针对性,需要准确认知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个自觉行动的过程,需要从理论建设、制度设计、实践转化、宣传教育等方面系统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观念调查及理论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继同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4年第3期55-66,共12页
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既是核心社会价值观,又是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面临的战略抉择。本研究报告是笔者2002年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大学生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观念实证调查的结果。研究的初步发现是,北京地区大学生的社会平等观念强烈,社会公... 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既是核心社会价值观,又是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面临的战略抉择。本研究报告是笔者2002年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大学生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观念实证调查的结果。研究的初步发现是,北京地区大学生的社会平等观念强烈,社会公平观念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公平观念 价值观念 社会平等 社会价值观念 群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人生价值观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德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2-7,共6页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三种类型的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文章着重阐明社会主义社会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三种类型的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文章着重阐明社会主义社会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因而也是迄今历史上最正确、最科学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念 价值观比较 基本特征 比较研究 三种类型 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 每个人 社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价值中性的神话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醒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78-82,共5页
科学价值中性(Value neutrality of science)问题,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早就受到海外学术界的关注与探讨。有人认为,科学价值中性指科学活动在道德方面和社会方面是不受价值约束的(Value-free)。科学寻求自然规律,... 科学价值中性(Value neutrality of science)问题,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早就受到海外学术界的关注与探讨。有人认为,科学价值中性指科学活动在道德方面和社会方面是不受价值约束的(Value-free)。科学寻求自然规律,这些规律不管其发现者的国籍、种族、宗教或阶级地位,都是可靠的。虽然科学由于一系列的、对从未得到的客观真理的逼近而进展,但科学定律和事实具有不可改变的质。无论谁作测量光速的实验,光速都是相同的。正因为情况如此,虽然社会对科学的运用可以有善恶,但科学家只是一个标准的公民,并不对这些使用负有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中性 科学认识 纯科学 科学家 客观性 价值判断 价值因素 社会价值观念 研究课题 科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价值理性的异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新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2,共12页
与“目的合乎理性”相对应的“价值合乎理性”要求主体把自觉确立或形成的社会价值观念作为目的设定及其实在化的“最后基准点”。价值合乎理性不内含康德的道德律或善良意志,既不能否定其理性意蕴,也不能等同于理性或以人为中心的理性... 与“目的合乎理性”相对应的“价值合乎理性”要求主体把自觉确立或形成的社会价值观念作为目的设定及其实在化的“最后基准点”。价值合乎理性不内含康德的道德律或善良意志,既不能否定其理性意蕴,也不能等同于理性或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价值理性在运作中确立或形成作为社会行为“最后基准点”的社会价值观念,在目的设定中“有意识地突出行为的最后基准点”,并把此贯彻于目的实在化的过程中。人文精神是价值世界构建活动在社会意识中经过历史积淀所形成的追求自由的主体意识,通过作为载体之一的价值理性,在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相互作用中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发挥“宇宙的无限权力”。价值理性异化的本质在于,作为“用”的价值理性在运作中背离了作为“体”的人文精神。价值理性运作中的异化机制包括在确立或形成“最后基准点”中异化、在目的设定中异化和在目的实在化中异化。价值理性异化与工具理性异化相互转化,然而由于目的作为规律决定着方法以及需要从价值理性异化的批判中消除产生工具理性异化的根据,因此价值理性异化更为根本。作为价值理性异化的历史案例,极端大日耳曼主义的膨胀,以及其作为纳粹德国种种目的设定及其实在化的“最后基准点”,对当今社会价值理性异化现象的分析有重要启示意义。用人文精神的“原则”对价值理性异化加以批判,不仅要坚持道德批判,更要坚持历史批判,即揭示其内在否定环节。坚持用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的“原则”对价值世界构建发展中价值理性异化呈现的新特征不断批判,有赖于人民主体不断地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理性异化 社会价值观念 最后基准点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土伦理的转型——评王露璐著《新乡土伦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淑芹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7-137,共1页
中国现代化所实现的社会转型,不仅是社会体制、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变,在根本上,更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由之,中国乡土伦理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最终实现。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中国现代化 乡土伦理 伦理问题 乡村 王露 社会价值观念 社会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