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终极价值目标的确立与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韩东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3-36,共4页
从人的生活质量入手 ,富裕、和谐、自由堪称人类社会的三大终极价值目标。三大终极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并推共进。但由于在现实中不可能完全做到并推共进 ,因而常常有优选其中哪一项的问题。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目标优先选择策略是“优先... 从人的生活质量入手 ,富裕、和谐、自由堪称人类社会的三大终极价值目标。三大终极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并推共进。但由于在现实中不可能完全做到并推共进 ,因而常常有优选其中哪一项的问题。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目标优先选择策略是“优先富裕 ,兼顾和谐与自由”。这一价值策略尽管明显优于计划经济社会对和谐的优先选择 ,从而更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但仍有自己的问题。其中最大缺陷就是在人生追求和精神领域会造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社会终极价值目标 价值策略 优选原则 激励偏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价值目标确立的依据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石文斌 《湖湘论坛》 2012年第4期24-28,共5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深化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有自己的价值目标,即社会主义生态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生态价值目标的确立有其外在和内在的依据;应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核心推进其在我国的实现。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生态价值目标 依据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目标的人民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史家亮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共5页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坚持把"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价值目标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理论,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人的自由...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坚持把"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价值目标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理论,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落实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坚持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目标的人民性。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人民性价值目标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目标 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复归与重塑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庆五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1,共8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重新确立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同时,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探索社会主义价值性的进程。首先,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既是对过去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认识上脱离实际的根本否定,又拉开了新时期我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重新确立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同时,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探索社会主义价值性的进程。首先,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既是对过去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认识上脱离实际的根本否定,又拉开了新时期我党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重新探索的序幕;其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把过去被颠倒的社会主义价值秩序重新颠倒过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回归的第一步;再次,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两个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确立,科学地、有序地建构起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内在结构,完成了新时期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内容的重塑;其四,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邓小平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一届三中全会 共同富裕 什么是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价值观的嬗变及其原因
5
作者 石作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0-35,共6页
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反思人与自然关系、权衡社会长远利益与... 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反思人与自然关系、权衡社会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而作出的价值选择,是以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价值 社会发展模式 社会价值目标 当代中国 可持续 发展战略 人的发展 经济发展 现代化建设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终极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韩东屏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7,共4页
就马克思主义而言,真正需要我们始终坚持的东西其实只有一个,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终极价值。这种新的解释不会像传统解释那样,既不易说清,也无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终极价值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指认有理论与现实方面的依... 就马克思主义而言,真正需要我们始终坚持的东西其实只有一个,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终极价值。这种新的解释不会像传统解释那样,既不易说清,也无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终极价值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指认有理论与现实方面的依据。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可由健寿、富裕、和谐、自由这四大社会终极价值目标标示。有了它们,如何发展社会的问题立刻就会变得简明起来,这就是采用唯好主义的方式:怎么有利于社会终极价值目标的实现,我们就应怎么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场 观点 方法 社会终极价值 社会终极价值目标 唯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的价值重构
7
作者 王庆五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6,共4页
社会主义的价值性,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建构在以社会经济和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深入分析而得出的一种结论,即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为合理、更加... 社会主义的价值性,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建构在以社会经济和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深入分析而得出的一种结论,即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为合理、更加公正、更有效率的社会。邓小平建设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邓小平理论 发展生产力 价值结构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面向21世纪 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 思想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8
作者 孙代尧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29-30,共2页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孙代尧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关系问题,是当前需要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市场经济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带来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甚至可能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价值目标的实现带来负...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孙代尧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关系问题,是当前需要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市场经济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带来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甚至可能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价值目标的实现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看到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与社会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人的依赖关系 价值取向 人的独立性 民主政治 集体主义 发展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发民 高锋 阎树群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9,共5页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杨发民,高锋,阎树群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一个顺应时代潮流而又为社会普遍认同的鲜明价值导向。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杨发民,高锋,阎树群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一个顺应时代潮流而又为社会普遍认同的鲜明价值导向。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实践表明,我国社会结构特别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价值导向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价值主体 人民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民群众 “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体育与人的社会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德佩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7-19,94,共4页
社会化是指人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对人的社会化(尤其是基本期社会化)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体育游戏以其时间、空间和强烈的吸引力等多方面的优势,教化儿童理解并遵守规范,培养儿童的社会角色感和社会价值目... 社会化是指人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对人的社会化(尤其是基本期社会化)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体育游戏以其时间、空间和强烈的吸引力等多方面的优势,教化儿童理解并遵守规范,培养儿童的社会角色感和社会价值目标,也为儿童完善基本生活技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游戏 社会 基本生活技能 体育运动 儿童 社会价值目标 社会角色 生物人 户外游戏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目标失落的必然结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敏恒 《社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9-29,共1页
人们对于失去目标是难以忍受的,哪怕这个目标是暂时的失去,它会导致人们在现实中放弃对生活价值的追求。这正是当代青年“混”字背后的一个原因——目标的失落。在改革的过程中,当传统的旧的社会价值体系被打破时,青年以其持有的价值超... 人们对于失去目标是难以忍受的,哪怕这个目标是暂时的失去,它会导致人们在现实中放弃对生活价值的追求。这正是当代青年“混”字背后的一个原因——目标的失落。在改革的过程中,当传统的旧的社会价值体系被打破时,青年以其持有的价值超前特性,迅速地接受社会中那些还只是隐隐若现的价值日际。这时,尽管社会价值目标依然存在,但在青年的心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青年 社会价值体系 社会价值目标 失落 目标实现 生活价值 必然 主体意识 不可避免 主体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与基本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东屏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31-33,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实现社会持续平稳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后者才是根本目的。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制度,同时也要启动美德或博爱之心。前者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后者则能提...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实现社会持续平稳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后者才是根本目的。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制度,同时也要启动美德或博爱之心。前者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后者则能提升和谐社会的境界,让整个社会充满祥和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关系 理想 终极价值 社会终极价值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价值下滑与受众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平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3期78-80,共3页
传播、价值下滑与受众姜平章这里所说的传播是专指当今的大众传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区别,除了方式的不同而外,还有其他显著的区别,它明确的社会价值目标便是区别之一。而大众传播的价值是在与受众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这就带来... 传播、价值下滑与受众姜平章这里所说的传播是专指当今的大众传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区别,除了方式的不同而外,还有其他显著的区别,它明确的社会价值目标便是区别之一。而大众传播的价值是在与受众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这就带来了一系列值得研究的问题。传播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价值目标 受众选择 大众传播 人的关系 双向性作用 生存状态 正常状态 人文精神 传媒 写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价值的否定与过渡——中世纪基督教的“至善”价值述评
14
作者 胡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84-88,共5页
对于基督教价值与西方启蒙价值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偏重于双方的“截然对立说”。本文力图立足于历史的“实然”角度阐明,基督教的社会文化价值目标——追求“至善”:实现此岸德性与彼岸幸福的配称一致,一方面是对晚期希腊罗马哲学的... 对于基督教价值与西方启蒙价值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偏重于双方的“截然对立说”。本文力图立足于历史的“实然”角度阐明,基督教的社会文化价值目标——追求“至善”:实现此岸德性与彼岸幸福的配称一致,一方面是对晚期希腊罗马哲学的启蒙价值向度的否定性继承,另一方面又是过渡到近代启蒙价值的必经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至善 社会文化价值目标 天恩与人性 自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人生价值观
15
作者 邹先松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6期42-44,共3页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下,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根本观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值价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会有什么样的自我形象。大...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下,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根本观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值价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会有什么样的自我形象。大学阶段,对于步入大学的青年来说,是确立科学人生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人生价值 社会价值目标 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事业 人生观 接班人 社会主义国家 大学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私营经济剥削现象的价值分析
16
作者 毛三元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5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剥削现象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价值分析 资本主义 营经济 科学社会 发展生产力 历史辩证法 价值体系 社会生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于当今世界文明的伟大探索──试论当代中国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超越
17
作者 王庆五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认识 人类文明 资本主义 邓小平 “左” 社会主义的认识 发展生产力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点哲学思考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中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3,共11页
市场经济具有主体性和反主体性双重效应。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无可回避的选择。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而传统社会和文化背景又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苦于市场经济的不发达。就主体性效应而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 市场经济具有主体性和反主体性双重效应。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无可回避的选择。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而传统社会和文化背景又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苦于市场经济的不发达。就主体性效应而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就反主体性效应来说,它们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特殊使命。应当克服和避免固守于社会主义抽象理念而拒斥市场经济和夸大市场经济作用而无视社会主义原则能动制约的错误倾向,既使市场经济的主体性效应升华为广义的人文精神,又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严格限制在纯经济领域,最大限度地抵制人的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原则 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充分发展 负面效应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制度 人类社会发展 物质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观变革多元趋向与一元导向
19
作者 冯文凡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9-41,共3页
价值观变革多元趋向与一元导向○冯文凡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基本观点,是人们对什么是最重要、最值得追求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价值观联系着人的直觉,影响着人的信念和选择标准,在一... 价值观变革多元趋向与一元导向○冯文凡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基本观点,是人们对什么是最重要、最值得追求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价值观联系着人的直觉,影响着人的信念和选择标准,在一定客观现实基础上,也决定着人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变革 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价值创造 人民群众 集体主义 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照竞争的要求设计目标体制和改革战略
20
作者 翁君奕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12期25-25,共1页
竞争是一种复杂的市场现象。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社会文化等等都直接影响着竞争。从经济角度考察,我们可以把支配竞争的变量划分为三个层次。1.基因性变量:企业经营目标。我国企业改革说到底是要找到一个既确立利润最大化目标又符合合... 竞争是一种复杂的市场现象。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社会文化等等都直接影响着竞争。从经济角度考察,我们可以把支配竞争的变量划分为三个层次。1.基因性变量:企业经营目标。我国企业改革说到底是要找到一个既确立利润最大化目标又符合合理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企业制度。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战略 社会文化 利润最大化目标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竞争 直接影响 三个层次 经济制度 经济政策 国企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