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子宫颈癌疾病负担及子宫颈癌筛查与管理质量分析
1
作者 孙畅 MUSTAFE Abdalle Abdi +2 位作者 刘冰青 马袁英 吕卫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1-288,共8页
目的:基于最新全球数据描述全球和中国子宫颈癌流行病学负担,探究子宫颈癌筛查覆盖水平与疾病管理质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和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子宫颈癌筛查研究数据,计算疾病负担年龄标化指标,采用... 目的:基于最新全球数据描述全球和中国子宫颈癌流行病学负担,探究子宫颈癌筛查覆盖水平与疾病管理质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和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子宫颈癌筛查研究数据,计算疾病负担年龄标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获取疾病管理质量指数(QCI),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检验QCI与子宫颈癌筛查覆盖率的相关性,并探索关联性在不同社会发展水平国家和不同年龄段女性中的分布特征。结果:不同社会发展水平国家的子宫颈癌疾病负担和管理质量水平不均衡,中国各项子宫颈癌疾病负担指标与中高社会人口指数国家的平均水平相近;全球子宫颈癌QCI为22.22(10.50,35.43),我国子宫颈癌QCI为26.30;全球子宫颈癌筛查覆盖率为42%(12%,86%),中国子宫颈癌筛查覆盖率为31%。调整各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后,子宫颈癌筛查覆盖水平与QCI呈正相关关系(β=0.27,P<0.01),此种关联在低、高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均存在,关联效应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关联效应在所有年龄段女性中均存在,且在25~30岁年轻女性中更强(β=1.48,P<0.05)。结论:子宫颈癌疾病负担及疾病管理质量在不同社会发展水平国家间均存在不均衡现象,中国在子宫颈癌疾病负担管理质量和子宫颈癌筛查率方面仍均有较大提升空间。扩大子宫颈癌筛查覆盖率可能是提高子宫颈癌疾病负担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尤其是在年轻女性中实施筛查可能带来更大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疾病负担 管理质量指数 子宫颈癌筛查 社会人口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D数据库分析与预测中国鼻咽癌疾病负担
2
作者 宋业勋 刘霞静 +1 位作者 张永全 李和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5-683,共9页
目的:鼻咽癌发病位置隐匿导致早期诊断率低,且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GBD)数据库分析中国鼻咽癌的疾病负担,为鼻咽癌的精准防控提供流... 目的:鼻咽癌发病位置隐匿导致早期诊断率低,且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GBD)数据库分析中国鼻咽癌的疾病负担,为鼻咽癌的精准防控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选取年龄标化发病率、病死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率作为疾病负担的评价指标,按照不同年龄、性别、社会人口学指数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同时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和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分析模型(Bayesian age-period-cohort,BAPC)将年龄标化发病率预测至2050年。结果:2021年中国鼻咽癌年龄标化发病率、病死率、DALY率分别为3.4/10万、1.5/10万、48.7/10万,均高于同期全球水平。在所有年龄段,中国男性年龄标化发病率、病死率、DALY率均高于女性。中国鼻咽癌的疾病负担从1990至2021年随着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的增高逐渐降低。中国归因于饮酒、吸烟、职业甲醛暴露的鼻咽癌疾病负担占比均高于全球水平,且在男性中尤为显著。模型预测中国及全球男性、女性、全人群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均提示从2022至2050年呈上升趋势。结论:既往30年中国鼻咽癌的疾病负担随着SDI的升高逐渐降低,但仍高于同期全球水平。同时,中国鼻咽癌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在未来30年呈上升趋势。中国仍需进一步增加医疗资源的投入以应对鼻咽癌的防控与诊疗,尤其针对高风险男性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疾病负担 社会人口指数 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分析模型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6年不同发展水平国家≥70岁人群疾病负担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韦湘 宁佩珊 +1 位作者 程勋杰 胡国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200,共8页
目的:分析1990—2016年全球不同发展水平国家≥70岁老年人口的疾病负担差异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中社会人口学指数将全球195个国家分为高、偏高、中等、偏低和低5个发展水平。利用2016... 目的:分析1990—2016年全球不同发展水平国家≥70岁老年人口的疾病负担差异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中社会人口学指数将全球195个国家分为高、偏高、中等、偏低和低5个发展水平。利用2016年GBD研究课题组估算数据,评价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间≥70岁人口在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上的差异及变化趋势,估算DALY排名居前十位的疾病及危险因素造成的健康损失比重。结果:1990—2016年间,5类发展水平国家≥70岁人口的标化DALY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高、偏高、中等、偏低和低5类发展水平国家DALY/10万人下降幅度分别为23.9%,21.3%,23.4%,18.8%和16.3%。1990年,低和较低发展水平国家≥70岁年龄标化DALY率分别为高发展水平国家的1.67倍和1.49倍,2016年分别为1.83倍和1.59倍,差距扩大。标化DALY率下降主要来自于过早死亡寿命损失年的降低。2016年,低和较低发展水平国家≥70岁人口面临着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均高发的疾病模式;环境污染和不良卫生条件相关的危险因素在低和较低发展水平国家中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结论:1990—2016年间,尽管5类发展水平国家的疾病负担均有所下降,但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下降幅度低于发展水平偏高的国家,加剧了高发展水平国家和低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老年人健康差距。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应根据当前面临的主要疾病和危险因素采取措施,缩小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老年人的健康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口指数 老年人口 疾病负担 健康不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