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何时对消费者品牌态度更重要——影响消费者归因的边界条件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田虹 袁海霞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108,共8页
本文运用Bootstrap法,基于归因理论与启发—系统式模型(HSM)对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社会事业亲和力、利他性归因与消费者品牌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社会事业亲和力调节了功能匹配与形象匹配对利他性归因的影响,社会事业... 本文运用Bootstrap法,基于归因理论与启发—系统式模型(HSM)对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社会事业亲和力、利他性归因与消费者品牌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社会事业亲和力调节了功能匹配与形象匹配对利他性归因的影响,社会事业亲和力与形象匹配的强强联合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质疑,而功能匹配则相反;社会事业亲和力调节了社会责任匹配性通过利他性归因的中介作用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的影响,社会事业亲和力较高时,功能匹配条件下的中介作用更显著,而形象匹配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匹配 形象匹配 社会事业亲和 利他性归因 消费者品牌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公民社会的理想
2
作者 徐贲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6,共1页
公民社会是一种道德社会秩序,因为在公民社会中人与人平等、自由、尊重地相互对待和交往。这就是具有经典意义的公民社会理念。经典公民社会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在中国建设公民社会的意义在于,在坚持公民社会争取公民权利、公民社会活动... 公民社会是一种道德社会秩序,因为在公民社会中人与人平等、自由、尊重地相互对待和交往。这就是具有经典意义的公民社会理念。经典公民社会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在中国建设公民社会的意义在于,在坚持公民社会争取公民权利、公民社会活动自主、独立的同时,应当充分重视社会亲和力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以人的自由和保护弱者为本的承诺和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理想 社会理念 人的自由 社会亲和 社会秩序 中国建设 公民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善事业的伦理根基和理性建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郑雄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5-91,共7页
慈善是一种德性,是一种为公众谋福利的行为,已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种救助救济行为。它是个体"利他"倾向的人性光彩,亦是社会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天然纽带和共同责任;个人拥有向他人或社会各部门请求援... 慈善是一种德性,是一种为公众谋福利的行为,已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种救助救济行为。它是个体"利他"倾向的人性光彩,亦是社会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天然纽带和共同责任;个人拥有向他人或社会各部门请求援助的权利,同时也负有提供援助的人道责任。慈善是一种社会爱心事业,需要创新激励机制和运行模式,培植慈善公益组织,合理开发社会慈善资源;也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慈善观念,发展优质的慈善文化,动员个体、企业和公民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成为慈善事业的"主人",共同汇成一股"社会亲和"的力量,推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事业 伦理根基 生态模型 共同行动 社会亲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