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交往网络的变与不变 被引量:1
1
作者 卢春龙 王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2,共8页
源自西方的社会资本概念、测量及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场景分析时,往往与共识性本土资源发生冲突,产生严重的解释问题,因而引发了众多学者对中国政治学本土话语体系建设中概念应用和建构问题的反思。社会科学中的概念是感知、构想、体验的... 源自西方的社会资本概念、测量及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场景分析时,往往与共识性本土资源发生冲突,产生严重的解释问题,因而引发了众多学者对中国政治学本土话语体系建设中概念应用和建构问题的反思。社会科学中的概念是感知、构想、体验的三者有机统一,以社会资本研究为例,一些学者基于中国场景提出了更适合中国社会资本研究的亲人群、熟人群、生人群的概念化和测量方式,并证实了不同形式的社会交往网络带来不同的政治影响。本研究使用一个全国性样本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支持了三种社会交往网络对政府信任与社会宽容具有不同作用,表明社会资本的三分法概念化和测量方式更符合中国本土概念和话语建构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交往网络 社会资本 本土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规训与媒介融合下的网络社会交往异化拓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海琳 曾媛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34,179,共11页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和哈贝马斯交往异化理论对网络社会背景下的网络社会异化现象分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延续并拓展对异化的主体分析与媒介分析有利于深化对网络化时代异化新形态的理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网络社会日益分化,“网络精英...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和哈贝马斯交往异化理论对网络社会背景下的网络社会异化现象分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延续并拓展对异化的主体分析与媒介分析有利于深化对网络化时代异化新形态的理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网络社会日益分化,“网络精英”“网约劳工”“普通网民”“数字难民”四类网络主体在流量变现、平台算法、数据生产与数字鸿沟规训下呈现能动性退化、隐性控制、自主性减弱、数字区隔等异化表征。新时期媒介融合进一步深刻影响了网络化时代的交往形式、交往空间与交往体验,媒介融合在延展交往形式、拓展交往空间、丰富交往体验的同时,也对真实性、正当性、真诚性交往原则产生破坏,致使网络社会人际交往陷入新的异化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网络社会交往 主体规训 媒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国际海水浴场冬泳爱好者社会交往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国圣 李辉 程绍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71,共9页
冬泳爱好者,作为一个特殊休闲趣缘群体,较少引起休闲学术界的关注,尤其对其社会交往网络知之甚少。以威海国际海水浴场冬泳队为例,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社会网络的方法研究了47位冬泳队员的社会交往(咨询、友谊、信息与信任)网络及... 冬泳爱好者,作为一个特殊休闲趣缘群体,较少引起休闲学术界的关注,尤其对其社会交往网络知之甚少。以威海国际海水浴场冬泳队为例,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社会网络的方法研究了47位冬泳队员的社会交往(咨询、友谊、信息与信任)网络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社会交往网络对冬泳参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冬泳队员的社会交往网络在性别、工作状态、游泳时间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只有个别群体内部实际交往次数与预期次数之间有显著差异;职业、年龄段在社会交往方面有显著差异;(2)冬泳队员的咨询、友谊、信息与信任交往网络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3)咨询交往与信息交往显著地影响冬泳队员的冬泳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泳爱好者 社会交往网络 影响因素 冬泳参与度 威海国际海水浴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交行为会增加孤独感吗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宗奎 王超群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81-91,共11页
关于网络社会交往与孤独感的关系,早期研究认为网络交往使个体现实交往减少从而会增加个体的孤独感,之后研究者分别从网络使用降低孤独感和孤独个体更加偏爱网络交往两个方面对增加孤独感的观点提出质疑。未来有必要关注网络交往对于社... 关于网络社会交往与孤独感的关系,早期研究认为网络交往使个体现实交往减少从而会增加个体的孤独感,之后研究者分别从网络使用降低孤独感和孤独个体更加偏爱网络交往两个方面对增加孤独感的观点提出质疑。未来有必要关注网络交往对于社交技能不良个体和老年人孤独感干预的特殊意义,并从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本质差异出发考察网络社交行为对个体不同领域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探讨孤独个体偏爱网络社交行为的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交往 孤独感 人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伦理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有富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8-91,共4页
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伦理的博弈特征以及网络伦理博弈出现的负面现象.然后提出了网络伦理的内容及构建方法.
关键词 网络伦理 博弈 网络伦理主体 网络社会基础 网络社会交往 网络伦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羞怯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被引量:27
6
作者 罗青 周宗奎 +2 位作者 魏华 田媛 孔繁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51-1659,共9页
羞怯是在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或意识到社会评价的情境中个体的紧张和不适的一种性格特征。羞怯会阻碍人际交往,互联网的出现可以弥补羞怯的个体在面对面交往时的紧张或不适。互联网的使用对羞怯个体会有双重影响,积极方面的影响可以降... 羞怯是在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或意识到社会评价的情境中个体的紧张和不适的一种性格特征。羞怯会阻碍人际交往,互联网的出现可以弥补羞怯的个体在面对面交往时的紧张或不适。互联网的使用对羞怯个体会有双重影响,积极方面的影响可以降低羞怯水平,消极方面的影响会使羞怯个体网络成瘾。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羞怯与互联网使用之间的中介或调节变量,考察羞怯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深入了解二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怯 互联网 网络社会交往 网络成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