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互赖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运行机制与路径优化
1
作者 李祥 王金玉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4-62,共9页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是“双向奔赴”,具有价值整合的必要性和赋能实践的可能性。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高职院校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基本定位在于内聚核心目标,形成积极互赖,同时强化心理过程,避免消极互赖和无互赖。高职...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是“双向奔赴”,具有价值整合的必要性和赋能实践的可能性。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高职院校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基本定位在于内聚核心目标,形成积极互赖,同时强化心理过程,避免消极互赖和无互赖。高职院校基于基本定位,从“为什么”的驱动机制、“怎么做”的实施机制、“谁来做”的协调机制、“保底线”的约束机制等四个方面生成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运作机制。但是,高职院校与乡村之间因共识不足、能力错配、条件堕距和政策失衡,彼此之间存在互赖困境,高职院校难以深度融入乡村场域。因此,要从目标互赖、合作互赖、资源互赖、管理互赖的维度施策,协同推动积极互赖的愿景生成,提升高职院校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赖理论 高职院校 乡村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互赖理论对合作学习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43
2
作者 郑淑贞 盛群力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40,共7页
社会互赖理论主要研究个体间在合作性和竞争性社会情境中相互影响时的行动效率、内在心理过程、互动方式及结果。它通过积极互赖、消极互赖和无互赖等三种形式,分别产生促进性互动、反向互动和无互动,从而导致相应的结果。要使合作学习... 社会互赖理论主要研究个体间在合作性和竞争性社会情境中相互影响时的行动效率、内在心理过程、互动方式及结果。它通过积极互赖、消极互赖和无互赖等三种形式,分别产生促进性互动、反向互动和无互动,从而导致相应的结果。要使合作学习实施卓有成效,教师在教学设计整个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学生之间产生积极互赖,尽可能地减少甚至避免消极互赖和无互赖。积极互赖的运作是通过加强个人责任感来实现,而促进性互动则是强调社交技能和小组反思。因此,社会互赖理论研究在互赖形态设计、个人责任设计、互动方式设计、社交技能设计和小组反思设计等五个方面,为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提供了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赖理论 合作学习设计 积极 消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互赖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构建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韩利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7-41,共5页
构建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的基本要求。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构建存在兼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团队发展目标关联性不高、对高职院校的组织认同感较低、相关管... 构建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的基本要求。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构建存在兼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团队发展目标关联性不高、对高职院校的组织认同感较低、相关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高职院校应通过培养共同体领导核心、搭建有效合作平台、完善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激励机制、构建合作共享的组织文化等多种途径打造专兼职教师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赖理论 高职院校 专兼职教师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互赖理论视角下博士研究生协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雷云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30,共4页
博士研究生协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学生个体打破封闭的学习方式。在社会互赖理论视角下审视博士研究生协作—学习共同体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同学之间存在学习拒斥心理并产生恶性的学习竞争。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提出以目标导向、交... 博士研究生协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学生个体打破封闭的学习方式。在社会互赖理论视角下审视博士研究生协作—学习共同体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同学之间存在学习拒斥心理并产生恶性的学习竞争。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提出以目标导向、交流互动、制度保障、文化熏陶为操作方向的"四位一体"的博士研究生协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转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赖理论 积极 协作—学习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互赖理论视角下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琳 樊向前 许国动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99,共7页
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训结合”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社会互赖视角,在明确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资源脱离岗位工作内容、课... 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训结合”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社会互赖视角,在明确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资源脱离岗位工作内容、课程实施受到教学团队的限制、课程评价与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等问题。研究发现,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目标互赖、课程资源互赖、课程教学互赖和课程管理互赖四位一体的实践路径,可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赖理论 现代学徒制 课程建设 校企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基于社会互赖的视角 被引量:19
6
作者 郑淑贞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9年第4期29-34,共6页
社会互赖理论主要研究个体间在合作性和竞争性的社会情境中相互影响时的行动效率、内在心理过程、互动方式及结果。社会互赖理论作为合作学习发展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研究和实践中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结合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梳理和分... 社会互赖理论主要研究个体间在合作性和竞争性的社会情境中相互影响时的行动效率、内在心理过程、互动方式及结果。社会互赖理论作为合作学习发展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研究和实践中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结合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梳理和分析社会互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模型与贡献、研究特征与结果等方面,对促进合作学习在我国卓有成效地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赖理论 合作学习 竞争学习 单干学习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共长:虚拟教研室教师共同体构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挺 李素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3-79,91,共8页
作为“智能+”时代基层教学组织创新形式的虚拟教研室,其功能发挥取决于通过成员的积极互动结成教研与发展的教师共同体。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审视,虚拟教研室的互赖结构包括目标、行动、心理过程、互动方式和结果五个要素,以及负责人... 作为“智能+”时代基层教学组织创新形式的虚拟教研室,其功能发挥取决于通过成员的积极互动结成教研与发展的教师共同体。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审视,虚拟教研室的互赖结构包括目标、行动、心理过程、互动方式和结果五个要素,以及负责人、载体、制度和经费四个支持条件。当前虚拟教研室建设存在目标不统一引发消极互赖的个体竞争、互动沟通交流缺位引发无互赖的个体单干等内部阻因和负责人履职不到位导致示范引领作用不足、制度不完善导致成员动力不足等外部阻因。统一目标的构建、互动与沟通的加强、负责人示范引领作用的强化和制度与经费支持的完善是促进虚拟教研室教师共同体共生共长的关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教师共同体 社会互赖理论 共生共长 基层教学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