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浙商的市场主体性和社会主体性 |
吕福新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2
|
社会科学主体性的理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叙事 |
周晓虹
彭圣钦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变奏——基于对“实践”与“劳动”概念内在关系的考察 |
白刚
王世强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主体性与对象性 |
孙晓文
|
《现代哲学》
|
1987 |
0 |
|
|
5
|
构建具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饱和经验训练的视角 |
贺雪峰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
6
|
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理论辨析 |
沈亚生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
7
|
回归社会的数字治理——对一个案例的转型社会学考察 |
闫泽华
王天夫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5
|
|
|
8
|
清末以来东太湖流域移民的生存经验与地方认同 |
周波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寻找社会治理与舆论治理的最佳切口 |
张涛甫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0
|
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五个前提 |
赵凯荣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
11
|
“文以气为主”的美学意蕴 |
邵波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
12
|
算法逻辑下的数字劳动权益及治理转型 |
闫泽华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9
|
|
|
13
|
论中国社区治理——从威权式治理到参与式治理的转型 |
周庆智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6
|
|
|
14
|
断裂、悬浮与诗性:新世纪工业题材电影废墟美学研究 |
陈卫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