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2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论——评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阐释 被引量:3
1
作者 俞良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63,共6页
斯大林在有关著作中正确地理解了列宁的世界革命论,即主张俄国以及欧洲各国一起进行革命的理论,认为俄国革命会促进西方革命,西方革命会支持俄国革命。他正确地理解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理论,... 斯大林在有关著作中正确地理解了列宁的世界革命论,即主张俄国以及欧洲各国一起进行革命的理论,认为俄国革命会促进西方革命,西方革命会支持俄国革命。他正确地理解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理论,认为前一革命可以转变为后一革命,后一革命可以顺便解决前一革命的问题。可是他主观地阐释了列宁关于一个国家内无产阶级革命基本步骤的思想,误解了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容易发生革命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列宁 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 帝国主义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讲座 第五章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论
2
作者 李达 《江汉论坛》 1958年第6期36-45,共10页
一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无产阶級革命論十九世紀中叶,世界无产阶級革命运动在欧洲揭开了序幕。馬克思、恩格斯和他們的战友們所組織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这个革命运动的策划者和領导者;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起草的“共产党宣言”是这个革命的周... 一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无产阶級革命論十九世紀中叶,世界无产阶級革命运动在欧洲揭开了序幕。馬克思、恩格斯和他們的战友們所組織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这个革命运动的策划者和領导者;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起草的“共产党宣言”是这个革命的周詳的理論和实践的党綱。在这里,我不能述說創始者們关于无产阶級革命理論的全部內容,只想就共产党宣言和他們的其他文献,把这个革命理論的几个基本部分,扼要地作如下的說明。 1.革命理论、革命政党对于无产阶极革命的重要作用根据恩格斯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不断革命 共产主义者同盟 克思主义 工人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人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革命论 革命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讲座——第五章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论(续)
3
作者 李达 《江汉论坛》 1958年第7期36-44,共9页
二列宁对于馬克思主义革命学說的新貢献 1 列宁为建立革命的馬克思主义政党而进行的斗爭列宁进行革命活动的时代是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使資本主义矛盾达到极点,因而引起世界革命潮流的高漲。在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有下列三个矛盾。... 二列宁对于馬克思主义革命学說的新貢献 1 列宁为建立革命的馬克思主义政党而进行的斗爭列宁进行革命活动的时代是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使資本主义矛盾达到极点,因而引起世界革命潮流的高漲。在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有下列三个矛盾。第一个矛盾是无产阶級和資产阶級的矛盾。在帝国主义国家中,壟断资本的压迫和剝削更加百倍令人难受,因而使得无产阶級革命达到成熟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 帝国主义国家 革命形势 列宁主义 民主革命 被压迫民族 政党 世界革命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杜君 张学凤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9,127,共6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动顺应农村形势与任务的发展变化,很快适应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该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蕴涵着经验、教训,更留给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动顺应农村形势与任务的发展变化,很快适应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该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蕴涵着经验、教训,更留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所犯的错误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启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5,共1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 党史部门 第二卷 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逻辑及其历史演进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建忠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7,共6页
社会主义革命不仅是政治革命,而且是更为根本的经济革命和社会革命。它源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并以生产的社会化为前提条件,整个过程是"国有化"和"社会化"的有机统一,最终目标是为了... 社会主义革命不仅是政治革命,而且是更为根本的经济革命和社会革命。它源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并以生产的社会化为前提条件,整个过程是"国有化"和"社会化"的有机统一,最终目标是为了建立社会所有制。它们之间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的理论体。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不足,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越位"、"缺位"、"错位"、"不到位"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反思历史,吸取教训,纠正各种理论的误读和实践的偏差,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 生产社会 国有化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并未改变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观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淑丽 李心怡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观是一致的。在革命的前提问题上,他们都认为,无须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但必须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才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在革命的进程问题上,他们都认为,无产阶级政治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获得胜... 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观是一致的。在革命的前提问题上,他们都认为,无须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但必须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才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在革命的进程问题上,他们都认为,无产阶级政治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获得胜利,但要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则至少需要各先进国家无产者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思想史 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问题的旧议与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放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共11页
国内学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的学术争论由来已久,虽然多数学者对于这一问题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观点共识,但仍有部分学者在这一问题上持有不同的意见,使得这一问题仍有巨大的学术探讨空... 国内学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的学术争论由来已久,虽然多数学者对于这一问题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观点共识,但仍有部分学者在这一问题上持有不同的意见,使得这一问题仍有巨大的学术探讨空间。近年来,杨贵颖、李心华的新著《"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比较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论述,阐发了一系列新观点,并与俞良早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理论分歧,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革命是否划分为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两个阶段,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一国建设"论与"一国建成"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因此,重新梳理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 十月革命 “同时胜利”论 “一国胜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建社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2-17,共6页
8 0年的辉煌 ,80年的艰辛 ,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 ,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革命战争年... 8 0年的辉煌 ,80年的艰辛 ,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 ,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革命战争年代 ,毛泽东同志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 ,走上了幸福的道路 ;正当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进入和平与发展的年代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创造了中国改革先农村后城市的伟大壮举 ,领导中国人民干四化、奔小康 ,走上富裕的道路 ;就在中国人民满怀信心 ,迎接新世纪之时 ,江泽民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命题 ,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是支撑新世纪中国的“强国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村改革 "三个代表" 革命道路 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90周年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辉明 《学习论坛》 2007年第9期5-10,共6页
关键词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发展 历史经验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纪念 社会主义制度 人类历史 重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遵循——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继东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1期58-70,共13页
作为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文献不仅标志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确立并特别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一重要原则,并开启了走出一... 作为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文献不仅标志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确立并特别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一重要原则,并开启了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的宏伟篇章。这篇光辉文献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而且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历史性著作,更对新时代沿着正确道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论十大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重要指导作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工业化道路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视野中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逻辑及其历史演进--与张建忠商榷
12
作者 韩培花 李梦芬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逻辑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表现是两个密切联系又完全不同的范畴,理论逻辑表现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机制,而历史表现则是事物发展的实际演进过程。在二者的关系中,理论逻辑是规律,历史演进是现象,现象体现着规律,规律决...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逻辑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表现是两个密切联系又完全不同的范畴,理论逻辑表现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机制,而历史表现则是事物发展的实际演进过程。在二者的关系中,理论逻辑是规律,历史演进是现象,现象体现着规律,规律决定现象的发展走势,但二者绝不是等同的,不能混为一谈。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对社会主义革命的逻辑分析应该从全球的视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形式,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发展进程则是在发达国家、落后国家的政治革命、经济革命、社会革命等不同层次的不平衡式发展中达到基本平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社会主义革命 理论逻辑 历史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课程的整合——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合并开设刍议
13
作者 黄建华 赵平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3年第11期19-20,共2页
目前高等学校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方面,或开设有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必修课,或开设有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三门必修课.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理论课程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课程设置 思想政治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大国的意义
14
作者 陈健 张旭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一国革命胜利和建成社会主义是有前提条件的,要先在大国进行革命与建设,在大国建成社会主义基础上再推进多国社会主义实践。大国是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大国有足够的人口、经济、军事力量和国土空间打破帝国主义的干涉和封锁,并... 一国革命胜利和建成社会主义是有前提条件的,要先在大国进行革命与建设,在大国建成社会主义基础上再推进多国社会主义实践。大国是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大国有足够的人口、经济、军事力量和国土空间打破帝国主义的干涉和封锁,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国的优势在于更有条件利用自身的规模经济优势,更容易形成超大规模市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更有坚实基础。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俄国和中国是两个主导型大国,中国走出了一条更典型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大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大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三世界共产党(改革派)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15
作者 陆轶之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4-59,共6页
第三世界国家共产党改革派是共产党中的一个派别,该党派根据自己的思想理论指导,认为在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党应以和平手段实现社会替代,通过议会竞选、多党竞争等手段,争取执政和参政权力... 第三世界国家共产党改革派是共产党中的一个派别,该党派根据自己的思想理论指导,认为在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党应以和平手段实现社会替代,通过议会竞选、多党竞争等手段,争取执政和参政权力,通过多元民主和多种经济形式发展国家政治和民族经济,大力扩大党的影响,积累党的实力,最终寻找机会对资产阶级战而胜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世界国家 非执政共产党 改革派 社会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16
作者 赖琼琚 《理论月刊》 2002年第7期50-51,共2页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目前尚不具备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客观条件。但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依然存在和发展,它只有通过社会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才能得到解决。因此,社会主义革命仍然具有客观必然性,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和历...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目前尚不具备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客观条件。但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依然存在和发展,它只有通过社会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才能得到解决。因此,社会主义革命仍然具有客观必然性,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和历史进程将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革命 暴力革命 和平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人和知识分子的再发现: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早期的社会主义革命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晓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59,共5页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在早期是一名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拥有激进的阶级革命立场。尽管当时英国社会主义面临工人革命性丧失、政党迷失、革命理论缺乏的困境,但麦金太尔分别从工人阶级联合、革命领导组织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在早期是一名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拥有激进的阶级革命立场。尽管当时英国社会主义面临工人革命性丧失、政党迷失、革命理论缺乏的困境,但麦金太尔分别从工人阶级联合、革命领导组织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生命力出发,对英国未来的阶级革命之路进行论证。同时他还提出知识分子应当打破理性枷锁,肩负应有的责任,摆脱迫于现实的功利性,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创造新的理论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 社会主义革命 工人阶级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晓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9,共6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以及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从实际出发制定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制度,探索确立了体现民主集中制精神的统一高效、分部分级的干部管...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以及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从实际出发制定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制度,探索确立了体现民主集中制精神的统一高效、分部分级的干部管理体制机制,不拘一格地选拔任用干部,多渠道和多形式地培养训练干部,使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以及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干部工作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设想——兼评对“同时发生”、“同时胜利”的不同观点
19
作者 王洪福 孙玉春 《社会主义研究》 1982年第2期13-20,26,共9页
近两年来,一些文章就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胜利”问题进行了再探讨,其中有的文章对长期流行于我国理论界的一个传统观点,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所有或大多数国家“同时胜利”的命题提出了质... 近两年来,一些文章就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胜利”问题进行了再探讨,其中有的文章对长期流行于我国理论界的一个传统观点,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所有或大多数国家“同时胜利”的命题提出了质疑。可是,这些文章没有联系马恩的世界革命理论,只是孤立地去谈“发生”和“胜利”的问题,把问题局限于“同时发生”、“同时胜利”,还是“单独发生”、“一国胜利”。这就不仅使问题无法搞清楚,甚至会出现某些混乱。因此,阐明马恩对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设想,即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 同时胜利 建设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 列宁 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革命 世界性 共产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和特点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景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58-64,共7页
一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到新阶段——帝国主义阶段。沙皇俄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虽然都是比较落后的,但是自从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尽管还存在着大量... 一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到新阶段——帝国主义阶段。沙皇俄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虽然都是比较落后的,但是自从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尽管还存在着大量农奴制残余,资本主义还是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到八十年代,俄国已经出现了卡特尔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帝国主义战争 资本主义经济 无产阶级专政 农奴制残余 资本主义国家 沙皇俄国 列宁 新阶段 帝国主义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