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次分配的道德支撑:个体道德自觉、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共同体
1
作者 刘硕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9-140,共12页
第三次分配的现实本质是以公益慈善方式对资源财富的分配,亦是对初次分配、再分配的重要补充,更是在道德力量作用之下的分配。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次分配的道德支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体道德自... 第三次分配的现实本质是以公益慈善方式对资源财富的分配,亦是对初次分配、再分配的重要补充,更是在道德力量作用之下的分配。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次分配的道德支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体道德自觉、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共同体。道德自觉是个体对道德的一种内在的、主动的认知和实践,个体层面的道德自觉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由于个体有限理性且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个人主义,对个体的道德自觉的产生具有抑制和扭曲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是第三次分配的根本保障,将为个体道德自觉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而公益慈善组织等社会共同体,作为重要组织载体和实施平台,是个体道德自觉汇聚而成的文明结晶,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实践层面的具体展现和生动诠释,更是承担第三次分配的强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道德支撑 个体道德自觉 社会主义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奠基性贡献
2
作者 金德楠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毛泽东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伟大奠基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面对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解体与近现代各类道德哲学的传播,毛泽东自觉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近现代中国的道德问题相结合,并在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 毛泽东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伟大奠基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面对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解体与近现代各类道德哲学的传播,毛泽东自觉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近现代中国的道德问题相结合,并在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形成了完整的道德思想体系,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作出了奠基性贡献。这种贡献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率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分析中国革命中的道德议题;二是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国家和社会的道德建设的价值主题;三是科学阐释了一系列指导党、国家和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范式。这三个方面不但呈现出毛泽东道德思想的总体框架,而且标志着毛泽东实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奠基,从根本上促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为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既承继中华优秀道德文明又吸收西方道德价值精粹的主动性道德建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马克思主义 为人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作者 李光耀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68-71,共4页
该文认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主要是由“核心”、“原则”、“基本要求”、“教育”、“人际关系”等构成的,其基础和关键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因为: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规范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思想道德建设 基本要求 个人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思想 精神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科学建构——学习六中全会《决议》的一点体会
4
作者 温克勤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1期1-5,共5页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方法途径。它提出并深刻阐述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廓清了长期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各种错误论点,对于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伦理...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方法途径。它提出并深刻阐述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廓清了长期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各种错误论点,对于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在新时期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体系还是"重建"、"重构"新的道德体系伦理道德问题向来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社会变动时期道德生活的变化最为灵敏,其复杂性也表现得更为突显。我国在粉碎"四人帮"和进入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伦理道德领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集体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人民服务 新时期 十四届六中全会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运行机制的认同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萍 郝亚飞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4,共6页
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有效推行必须借助一系列运行机制,社会道德规范体系运行机制一方面具有历史继承性,另一方面又应当服务于当下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也不例外。以往人们主要从调控角度看待道德规范体系运... 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有效推行必须借助一系列运行机制,社会道德规范体系运行机制一方面具有历史继承性,另一方面又应当服务于当下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也不例外。以往人们主要从调控角度看待道德规范体系运行机制,我们主张开展道德规范体系运行机制认同研究,为此,既要关注普通社会成员个体的道德意识表达,还要重视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代表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权威并切实影响到广大民众的政府部门及其各级领导,应成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运行机制认同的重要践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道德规范体系 道德规范体系运行机制 道德社会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文化与社会主义道德诚信 被引量:16
6
作者 宫源海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4-78,共5页
诚信,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中华民族主体性文化的价值追求。本文以道德诚信为中心内容,在论述主体性文化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弘扬中华民族主体性文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 主体性文化 诚信 社会主义道德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支柱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明新 谢丽琴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150-155,共6页
市场经济作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非凡的活力。但市场经济 并不能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道德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 主义道德具有相容性和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市场经济作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非凡的活力。但市场经济 并不能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道德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 主义道德具有相容性和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 求,进而也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应澄清集体主义原则不适 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模糊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理直气壮.名正言顺地加强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焦国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的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普遍富裕起来的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已成当务之急。这一体系应当是包含了道德思想体系、规范体系以及包括器物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的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普遍富裕起来的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已成当务之急。这一体系应当是包含了道德思想体系、规范体系以及包括器物在内的运行支撑体系的有机整体。它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优良文化基因,适合中国国情和民众道德生活,逻辑结构上完整而自洽,能深入人心且行之有效,并能够与经济、政治和法律体系密切配合的。它的研究域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历史形成与现有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运行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学理争鸣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社会认同以及中华传统道德体系及其现代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研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章海山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3-27,共5页
广东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章海山国人对广东的道德现状及道德建设的评价贬褒不一,我认为尽管广东在道德的某些方面、某些领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是严重的,但从总体上看广东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成绩是主要的,新型道德风... 广东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章海山国人对广东的道德现状及道德建设的评价贬褒不一,我认为尽管广东在道德的某些方面、某些领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是严重的,但从总体上看广东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成绩是主要的,新型道德风气正在形成,积累了不少道德建设的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体系 道德规范 市场经济 经济伦理 行政伦理 广东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倬 韦正翔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3,共5页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存在着本质区别。宗教道德是调整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则是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属于世俗道德 ;宗教道德体现的是神道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则是一种人道主义 ;宗教道...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存在着本质区别。宗教道德是调整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则是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属于世俗道德 ;宗教道德体现的是神道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则是一种人道主义 ;宗教道德通过神的力量发挥其社会作用 ,社会主义道德则通过社会舆论和人的良心发挥其社会作用。在理论上明确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伦理 宗教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道主义道德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地位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楠森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8-31,共4页
论人道主义道德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地位黄楠森人道主义作为一个道德原则自80年代初的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以来,已得到社会的认同,人们认为它可以被容纳进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称做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但人道主义道德原... 论人道主义道德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地位黄楠森人道主义作为一个道德原则自80年代初的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以来,已得到社会的认同,人们认为它可以被容纳进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称做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但人道主义道德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十多年来没有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道德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人道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延斌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51,共5页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当前我国道德建设中的一个紧迫任务。现阶段道德体系的建设应循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人类道德文明相融合这一基本理路进行。要建构科学合理的道德体系 ,...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当前我国道德建设中的一个紧迫任务。现阶段道德体系的建设应循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人类道德文明相融合这一基本理路进行。要建构科学合理的道德体系 ,需要坚持体系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将完善法律体系与完善道德体系结合起来 ,将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与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民族传统美德 道德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内法规的伦理基础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叶中 陈若琪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共13页
党内法规的伦理基础是党内法规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中国共产党立规、执规的正当性基础。从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既严守党内法规又遵循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员的基本责任、“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是中... 党内法规的伦理基础是党内法规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中国共产党立规、执规的正当性基础。从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既严守党内法规又遵循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员的基本责任、“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显著特点和突出优势等可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内法规的伦理基础。这就决定了党内法规制度具有以党员义务为优先、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既包含行为规则也包含道德要求、立规语言具有通俗性等特征。为更好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党内法规的支撑作用,应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与党内法规的协调转换、完善思想道德领域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针对不同类型主体提出不同层级的道德要求,以确保社会主义道德贯穿于党内法规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 伦理基础 党内法规的道德 以德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经济向度的伦理辩护 被引量:3
14
作者 傅鹤鸣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7,共6页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根据不是道德观念的革新,而是道德生活世界的建造。因此,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现代构建,基础性条件在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到场。没有个人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意义上...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根据不是道德观念的革新,而是道德生活世界的建造。因此,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现代构建,基础性条件在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到场。没有个人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意义上的经济解放,就不可能有个人在道德意义上的自我解放。而个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意义上获得真正的经济解放,必然性前提是个人必须获得具有我国特色的、确定性的、明晰的现代产权,这是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经济向度进行伦理辩护的逻辑起点。最后,本文进一步指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应属现阶段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经济向度中的分配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社会主义道德文化 经济向度 伦理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启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11,共7页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片面的倾向 ,作者提出了新的见解 ,认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片面的倾向 ,作者提出了新的见解 ,认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个丰富的、发展的、多方面的体系 ,既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道德”体系 ,又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和“个人品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市场经济道德体系 组织生产关系 共产主人道德 个人品德体系 社会道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市场经济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简宪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年第4期17-18,共2页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中,不论是把市场经济道德等同于社会主义道德,还是用社会主义道德代替市场经济道德,或者是把它们完全割裂对立起来,都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中,不论是把市场经济道德等同于社会主义道德,还是用社会主义道德代替市场经济道德,或者是把它们完全割裂对立起来,都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富恒 臧乐源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8-93,共6页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包括:1.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2.作为普遍性、全民性规范的“五爱”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3.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特殊道德规范。4.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内部的各种具体道德规范。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具...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包括:1.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2.作为普遍性、全民性规范的“五爱”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3.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特殊道德规范。4.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内部的各种具体道德规范。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两个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集体利益 “五爱” 个人利益 社会生活 集体主义精神 国家利益 有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程、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东琳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7期33-36,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积累宝贵经验,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特点表现为:从群体主义走向个体主义、从一元价值到多元融合、从伦理本位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积累宝贵经验,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特点表现为:从群体主义走向个体主义、从一元价值到多元融合、从伦理本位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从自发的认知到观念与现实的"虚实"结合。它给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启示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实现道德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互动融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社会道德建设体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强调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与时俱进原则,不断吸收人类优秀的道德文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基本特点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延斌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11-16,共6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作了一系列坚持不懈的探索,这种探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成;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以及倡行何种道德。探索是在曲折中发展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作了一系列坚持不懈的探索,这种探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成;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以及倡行何种道德。探索是在曲折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有经验也有教训。现阶段建立、发展和完善我国新型道德体系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是:注重贴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实际;牢牢把握现阶段我国道德体系建构的基本依据和理路;吸取道德体系建设上的“左”的教训,坚持道德体系的理想性与现实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注重将道德体系建设与思想体系、法律规范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始终突出“以立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坚持体系建设的相对稳定性和与时俱进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探索历程 建构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为人民服务及其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爱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16,22,共4页
为人民服务既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伦理概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历史、现实依据和层次性要求,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核心的功能和作用集中表现在它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指导、对... 为人民服务既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伦理概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历史、现实依据和层次性要求,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核心的功能和作用集中表现在它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指导、对其他道德规范的整合以及对推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从“应然”到“实然”、从不自觉到自觉转化的价值动因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