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王峰明同志同我们的分歧 被引量:2
1
作者 荣兆梓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共14页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两部分。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与阶级剥削相分离,这是公有资本概念的事实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资本都是马克思所未曾预见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的创造。公有资本概念的引入要求政治经济学的“术语革命”,一个包含了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在内的资本一般概念必须重新定义。公有资本形态在改革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探索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理论依据之一。改革中的国有企业不仅在商品市场出售全部产品,而且要通过市场获取所有的生产要素;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在“国家辛迪加”的行政指挥链上下移权力,到通过产权改革建立国有股份公司的不同阶段。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创新,以及公有资本概念的导入和深化直接相关。在以上一系列理论问题上,王峰明同志同笔者都存在重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 公有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马克思资本观与社会主义现实的关系?——再评所谓的“公有资本论”
2
作者 王峰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63,共21页
不能把价值增殖与价值(或货币)的单纯量的增加混为一谈。二者虽然都表现为价值量的增多,但一方面,价值增殖基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目的。因此,不能把资本的增殖性和剥削性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无论在个体... 不能把价值增殖与价值(或货币)的单纯量的增加混为一谈。二者虽然都表现为价值量的增多,但一方面,价值增殖基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目的。因此,不能把资本的增殖性和剥削性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无论在个体私有经济还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由于不存在剥削关系,所以既不存在价值增殖,更不存在仅仅具有增殖性而不具有剥削性的所谓公有资本,尽管存在着价值(或货币)的单纯量的增加。社会主义需要利用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和资本关系发展生产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品、市场和资本可以内生于公有制经济。由此造成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层面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并存和基于市场机制的竞争,而非“制度”层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和资本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同样,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旨在吸收和借鉴资本的文明面,发挥其在发展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而非把公有制经济变性为资本经济,把公有制经济不同形式中作为货币的货币变性为作为资本的货币,产生所谓的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只有立足于马克思的资本观,才能真正看清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进程并有效应对各种困难、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资本 私有资本 马克思资本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原始积累与经济体制转型——社会主义中国资本原始积累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裴江滨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0,共5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资本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要经济手段,资本从何而来,如何产生?由此引入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概念,及其阶段的界定、形式的划分、产生的社会影响与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资本原始积累 改革 二元经济 权力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哈林对“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的批判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兆儒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5-27,共3页
布哈林对"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的批判,砸碎了托洛茨基"超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基石,捍卫和发展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加深了人们对工农联盟重大意义的认识。弄清此问题,可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关键词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 新经济政策 工农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基于《资本论》主线视角的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何爱平 徐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8,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使“中国式现代化”由政策话语正式升级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术范畴,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使“中国式现代化”由政策话语正式升级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术范畴,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选择。《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剩余价值”作为《资本论》的主线,在范围、结构、属性和目的四个维度分别呈现出线索性、枢纽性、宣示性和导引性的理论特质。文章以此为参照系考察发现:“中国式现代化”在范围上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能够明晰历史线索、聚焦研究对象和主题;在结构上作为中心范畴,以其蕴含的综合性内涵和逻辑性思维特征将经济运行各个方面的理论成果联结成为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在属性上凸显出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科的价值立场和制度背景;在目的上作为揭开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题眼,有助于推进学说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能够充分发挥学科主线的作用与意义,新时代的理论研究应沿着这一主脉络不断丰富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逻辑主线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原始积累
6
作者 王勋铭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1-36,共6页
原始积累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或阶段,这是因为,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渡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转变,而原始积累恰恰促进了这几个转变。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原始积累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争取社会主义与解放党的历史演变、核心主张与前景展望
7
作者 张镭宝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8,共9页
争取社会主义与解放党是当代美国政治中一个具有激进色彩的左翼政党,也是美国左翼政治版图中的重要力量。自2004年成立以来,该党经历了反战旗帜下的整合、金融危机后的转型以及激进浪潮中的崛起等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变特征... 争取社会主义与解放党是当代美国政治中一个具有激进色彩的左翼政党,也是美国左翼政治版图中的重要力量。自2004年成立以来,该党经历了反战旗帜下的整合、金融危机后的转型以及激进浪潮中的崛起等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变特征。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该党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就,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其核心主张主要体现为革命政治纲领、激进的社会主义经济方案、生态社会主义设想以及国际立场等内容。展望未来,作为身处“资本主义中心”地带的激进左翼政党,争取社会主义与解放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前景,短期内该党难以取得革命性成就,但其通过不间断的努力斗争仍有可能在未来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取社会主义与解放党 左翼政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
8
作者 姜兆儒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9-111,共3页
本文以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新经济学》为蓝本 ,结合苏联的工业化实践 ,通过对“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定义、方法及“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的层层剖析 ,揭示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 ,是一条旨在为实施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方针... 本文以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新经济学》为蓝本 ,结合苏联的工业化实践 ,通过对“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定义、方法及“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的层层剖析 ,揭示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 ,是一条旨在为实施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方针积累资金而制造的所谓“经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 《新经济学》“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模式”与社会主义农村的原始积累
9
作者 孙飞翔 《浙江学刊》 1987年第1期88-91,共4页
自从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不少地区出现了一系列新经济现象,其中数以个体经济为主体,甚至还包括相当一部份雇工经营现象的“温州模式”影响最为深远。本文准备从商品经济产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出发,通过分析经济运动与现实社... 自从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不少地区出现了一系列新经济现象,其中数以个体经济为主体,甚至还包括相当一部份雇工经营现象的“温州模式”影响最为深远。本文准备从商品经济产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出发,通过分析经济运动与现实社会运动的相互关系,试图对我国社会主义已经经历和将要经历的过程作出某些新的判断,并说明“温州模式”的历史意义和我们当前应采取的某些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模式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 商品经济 资本原始积累 个体经济 我国农村 资本主义 历史阶段 历史意义 雇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资本理论建构——科学认识和把握习近平关于资本的重要论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梓睿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05,共6页
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要素,具有多重属性和功能。习近平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本的特性及行为规律、资本的双重作用、... 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要素,具有多重属性和功能。习近平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本的特性及行为规律、资本的双重作用、规范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释,建构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资本理论。建构这一理论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叙事逻辑,并运用比较方法、辩证方法,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内涵,又从实践上有效引导了我国各种形态的资本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理论 理论内涵 理论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视资本主义及其技术手段的社会主义运用: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绍东 刘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1,共12页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核心特征是劳动者在资本的监督和控制下开展生产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监视资本主义”成为现实。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区分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活动,考察了资本监视劳动手段的新发展。结论认为...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核心特征是劳动者在资本的监督和控制下开展生产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监视资本主义”成为现实。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区分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活动,考察了资本监视劳动手段的新发展。结论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资本对劳动过程的监视手段更加隐蔽,监视范围更加广泛,在这种无孔不入的监视中,劳动者不得不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甚至社会大众的日常数字活动也在监视中成为剩余价值的新来源。技术本身并不具备社会属性,监视技术可以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其社会主义运用将极大地提高整合“分散知识”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扫清人类掌握“总体知识”的障碍,为建设大数据时代的“全息社会主义”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视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数字劳动 数字活动 全息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社会主义资本修复辩证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俞使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依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而提出的重要论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地缘格局的新变化赋予了新质生产力更为深刻的时空内涵。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是超越资本逻辑、突破新帝国主义,实现社...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依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而提出的重要论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地缘格局的新变化赋予了新质生产力更为深刻的时空内涵。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是超越资本逻辑、突破新帝国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资本修复的关键因素,而社会主义资本修复又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大卫·哈维揭示了资本主义为实现对其过度积累危机的缓解,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时间修复与空间修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双重维度上的深化,加剧了世界不均衡发展态势。因此,应加快新质生产力和社会主义资本修复的协同发展,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拓宽社会主义资本修复时空场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世界和平发展增加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社会主义资本修复 协同发展 和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积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13
作者 朱延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8年第2期35-40,87,共7页
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必须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总体的判断。我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如果这一观点可以成立,那么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基本任务就会有更... 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必须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总体的判断。我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如果这一观点可以成立,那么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基本任务就会有更深刻、更清晰的了解。本文试图对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原因、实质和內容进行一点初步的探讨,并由此推导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上的三大任务,作为参加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 主要特征 物质生产力 自然经济 劳动者 商品化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积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14
作者 正润 《社会科学(甘肃)》 1988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朱延福在《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著文认为,在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初期都有一个积累阶段,这个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从理论上讲,它应该在社会主义的“史前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完成,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朱延福在《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著文认为,在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初期都有一个积累阶段,这个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从理论上讲,它应该在社会主义的“史前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完成,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没有能够完成这一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原始积累 历史任务 资本主义社会 大学学报 国家建设 史前时期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的洪水期前的条件”——对马克思的“资本的原始积累”问题再考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亮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9,共8页
西方学术界始终逗留于“资本的现代史”视野去谈论解放、主体,一直无法寻找突破资本主义围城的出口,最终徘徊于资本逻辑派与劳动逻辑派两种话语之间。当然,这一困境也影响了汉语学术界的讨论。之所以如此,在于研究者遗忘了对“资本的形... 西方学术界始终逗留于“资本的现代史”视野去谈论解放、主体,一直无法寻找突破资本主义围城的出口,最终徘徊于资本逻辑派与劳动逻辑派两种话语之间。当然,这一困境也影响了汉语学术界的讨论。之所以如此,在于研究者遗忘了对“资本的形成史”的研究。通过厘清“资本的原始积累”的三重内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资本主义科学认识论起点、新社会制度创造历史前提,可以看到,马克思的“资本的原始积累”所分析的“资本的形成史”,着重强调了资本主义本质中的“分离”与“颠倒”,以及为如何瓦解资本主义提供出路的方向,这些内涵无疑为摆脱当下资本主义批判仅仅局限于“资本的现代史”的拜物教视野、实现从批判理论提升到解放理论的研究路向提供必要的思想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的形成史 资本的现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所谓原始积累”章的多维解读
16
作者 周可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0,共10页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章在内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与前面的章节有显著差异,以至于很多研究者视其为《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异类”。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一章曾一度被第二国际理论家所忽视,但自20世纪以来,国内外研...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章在内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与前面的章节有显著差异,以至于很多研究者视其为《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异类”。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一章曾一度被第二国际理论家所忽视,但自20世纪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对“所谓原始积累”章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包括发生学解读、哲学解读和政治学解读等,从不同维度挖掘这一章的丰富内涵。这些解读表明,深入研究“所谓原始积累”章不仅有助于拓展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深化对马克思历史哲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以及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政治思想,而且还揭示了“所谓原始积累”章是《资本论》第一卷这一“艺术的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异类”特质蕴含着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原始积累 马克思 第二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存在及其运动逻辑 被引量:2
17
作者 屈旻 陈建兵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8,共4页
资本范畴和资本分析方法是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重要工具。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客观存在与国际垄断资本的压力,共同导致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存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 资本范畴和资本分析方法是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重要工具。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客观存在与国际垄断资本的压力,共同导致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存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全球化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形态及其运动逻辑。社会主义社会资本运营和资本监管是资本运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环节,科学、合理的资本运营和资本监管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社会主义 资本运营 资本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资本要素的双重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德友 兰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80,共6页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现实要求,凸显了资本的存在价值。资本丰富了当前我国社会生产要素的配置,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过程中证明着自身的存在价值。不断扩张的资本要素,发挥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功能,但我们也应高度警惕由其增殖...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现实要求,凸显了资本的存在价值。资本丰富了当前我国社会生产要素的配置,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过程中证明着自身的存在价值。不断扩张的资本要素,发挥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功能,但我们也应高度警惕由其增殖本性引发的负面效应。但与资本主义不同,社会主义能以制度体制和观念上的优越性,为抑制资本要素的负面效应,释放资本要素的巨大能量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资本要素 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道路探析——基于资本批判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邱卫东 曾晓玲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4,97,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了一条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充分利用资本来为社会主义"共富"目标服务的财富之路。但在该财富道路朝着上述战略目标前行的过程中,整个社会上也始终或隐或现地存在着本质上乃是要不要利用资本以及怎样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了一条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充分利用资本来为社会主义"共富"目标服务的财富之路。但在该财富道路朝着上述战略目标前行的过程中,整个社会上也始终或隐或现地存在着本质上乃是要不要利用资本以及怎样利用资本来进行财富生产和发展等事关当代中国走向的分歧争论。因此,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的基本原理,在全面系统地反思该财富道路的开创历程、并揭示"无剩余不追求"的资本秉性与"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该财富道路在前行中所遭遇矛盾挑战的本体论根源的同时,进一步通过对在结合既有实践反思中形成的"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哲学寓意的剖析,本质地澄清该财富道路在不断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根本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财富道路 资本批判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区别的当代演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金成 张金金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47,共6页
从价值目标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体现在"有无剥削"和"何种平等"两个方面。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代,这两大区别的重心呈现为从"有无剥削"向"何种平等"转移的态势。这一转变在一... 从价值目标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体现在"有无剥削"和"何种平等"两个方面。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代,这两大区别的重心呈现为从"有无剥削"向"何种平等"转移的态势。这一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剥削 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