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的冲突与摩擦
1
作者 潘熙宁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6-21,共6页
十多年的经济改革,给我国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是有口皆碑的。然而也要看到,十三年的经济改革绝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一路凯歌行进。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新观念与旧思想、... 十多年的经济改革,给我国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是有口皆碑的。然而也要看到,十三年的经济改革绝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一路凯歌行进。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新观念与旧思想、新机制与旧体制等一系列的冲突与摩擦,造成改革的反复,甚至进一步退二步的现象也时有出现。因此,深入分析十几年来改革中的冲突与摩擦,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承受力 承包制 得利益 尊重群众 财政包干 首创精神 放权让利 行政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学习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是私有制积极扬弃”的思想
2
作者 徐亮夫 杨承训 韩俊卿 《中州学刊》 1983年第1期18-24,共7页
马克思在早期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下面简称“积极扬弃” )尽管当时他在表述上还采用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一些哲学术语,但这一辩证法思想却贯穿于马克思的全部经济著作中。他关... 马克思在早期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下面简称“积极扬弃” )尽管当时他在表述上还采用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一些哲学术语,但这一辩证法思想却贯穿于马克思的全部经济著作中。他关于未来科学共产主义的一系列论述,都渗透着并且根源于“积极扬弃”的革命辩证法。一百多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特别是十月革命以来六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反复证明这一思想的正确性,并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丰富了它的内容。今天我们在建设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时候,结合我国的实际,学习和运用这一重要观点和方法,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特别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来说,应当把它作为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扬弃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科学共产主义 私有制 列宁 马克思 重要原则 经济政策 旧制度 革命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思想和方略
3
作者 刘银生 张寿亭 《学习论坛》 1998年第12期9-14,共2页
我国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一五”期间依据建国初期的经济政治条件,比照苏联的经济模式建立起来的。在“一五”末期,其诸多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当时党中央已察觉,并为改革这种经济体制作过艰辛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刘少奇在探索中提... 我国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一五”期间依据建国初期的经济政治条件,比照苏联的经济模式建立起来的。在“一五”末期,其诸多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当时党中央已察觉,并为改革这种经济体制作过艰辛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刘少奇在探索中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改革思想和方略,有着独特的贡献。在纪念刘少奇百年诞辰之际,我们学习和研究其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重要思想和方略,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体制改革 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按劳分配 生产资料 分配问题 试办托拉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弊端·探索·夭折——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少晖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66-71,共6页
弊端·探索·夭折——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陈少晖当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步入实质性的攻坚阶段。虽然道路曲折,困难重重,但却目标坚定,成绩卓然。这次改革,就其历史的现实性来说,虽然是... 弊端·探索·夭折——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陈少晖当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步入实质性的攻坚阶段。虽然道路曲折,困难重重,但却目标坚定,成绩卓然。这次改革,就其历史的现实性来说,虽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但它的孕育、躁动却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人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攻坚阶段 50年代 中国改革 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与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生活的主旋律
5
作者 徐景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5-15,共1页
要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的全面振兴,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有必要重新认识我国现阶段改革与开放的社会属性与目标模式。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关键词 我国现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经济生活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改革开放 主旋律 经济 目标模式 所有制结构改革 社会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体制改革系统工程与社会主义民主
6
作者 翁其银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3期16-20,共5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不仅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变化,而且引起人们政治生活的变化。当前,人们思想比较活跃,考虑着许多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关系到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不仅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变化,而且引起人们政治生活的变化。当前,人们思想比较活跃,考虑着许多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关系到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本文拟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考察和研究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 系统工程 正确认识 纵深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 人民群众 系统论 上层建筑 政治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7
作者 潘焕昭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17-23,共7页
毛泽东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依据;毛泽东关于可以发展私营经济的谈话,实际上包含着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初步构想,毛泽东详尽分析了社会主义... 毛泽东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依据;毛泽东关于可以发展私营经济的谈话,实际上包含着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初步构想,毛泽东详尽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利益结构和决策结构,论述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利益结构与决策结构的一系列观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在今天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利益结构 决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树斌 《经济问题》 1987年第4期12-15,共4页
1、国有经济实行集体租赁制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占有制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而国有国营制又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成份。所以,对国有国营制的改革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目前,对于国有国营经... 1、国有经济实行集体租赁制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占有制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而国有国营制又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成份。所以,对国有国营制的改革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目前,对于国有国营经济的改革设想很多。其中主要有经济责任制、经济承包制、股份制和租赁制四种形式。对于前两种形式,我认为,适合于中央管的一些超级企业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国营 超级企业 租赁制 劳动者 股份制 国家 国营经济 生产资料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善之路——兼评科尔奈等否定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可改革性”的观点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凌云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2期21-23,共3页
80年代末以来,以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奈(JANOS KORNAI)为代表的一些东欧经济学家开始怀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Reformability)。他们认为,传统的苏联型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框架之内是不可改革的,唯一出路是放弃社... 80年代末以来,以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奈(JANOS KORNAI)为代表的一些东欧经济学家开始怀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Reformability)。他们认为,传统的苏联型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框架之内是不可改革的,唯一出路是放弃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观点所反映的思想倾向,是片面夸大社会主义改革中的挫折,进而丧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它所包含的政治主张,是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对其中包涵的诸多理论迷误,必须逐一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传统经济体制 科尔奈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 制度完善 改革措施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与市场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吉瑞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6年第3期40-45,共6页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是在公有制的基本框架下,引进被传统体制排斥的商品货币关系,以市场体系为基础建立新模式。与此相适应,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学者现在大都把经济运行的原则即决策、信息、动力、协调等机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是在公有制的基本框架下,引进被传统体制排斥的商品货币关系,以市场体系为基础建立新模式。与此相适应,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学者现在大都把经济运行的原则即决策、信息、动力、协调等机制作为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模式 完善市场体系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基本框架 市场关系 新模式 市场机制 改革目标模式 相适应 公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省市社科界人士聚集义乌 探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
11
作者 蹇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2期18-18,共1页
由义乌市委和市政府、金华市社会主义改革研究会、金华社会科学论坛杂志、义乌天鹅宾馆发起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于3月18日至3月21日在义乌市举行。会议邀请了北京、上海、江西、江苏、浙江五省市社科界的学者、教授以及... 由义乌市委和市政府、金华市社会主义改革研究会、金华社会科学论坛杂志、义乌天鹅宾馆发起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于3月18日至3月21日在义乌市举行。会议邀请了北京、上海、江西、江苏、浙江五省市社科界的学者、教授以及有关社科杂志的代表;金华市的理论工作者和金华、义乌两市的企业界有关人士参加了会议;永康县的有关领导和兰溪市有些企业的厂长、经理,为会议的议题所吸引也赶来参加。会议代表有150多名,成员的构成冲破了传统惯例,既有学者、教授,又有厂长、经理,既有理论工作者,又有实际工作者,相互沟通,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社科界 五省市 义乌市 理论工作者 金华市 社科杂志 私营经济 传统惯例 兰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中
12
作者 于光远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6期56-59,共4页
经济体制这件事情很重要,而在今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实践。现在我国全党和全国人民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在提高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在讨论中,经济体制的总的方案在研究和拟定中,一句话,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 经济体制这件事情很重要,而在今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实践。现在我国全党和全国人民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在提高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在讨论中,经济体制的总的方案在研究和拟定中,一句话,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准备中。我们搞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有全面的考虑,要有计划地进行。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事情,不应该等到把理论问题都弄清楚,总的改革方案定下来,大家的思想完全一致后才行动。我们要抓紧时间来实践社会经济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 理论问题 改革 改革方案 实践 社会主义事业 新事物 行动 全面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13
作者 洪银兴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8年第4期80-80,共1页
李乾亨、杨瑞龙同志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是一本比较经济理论和比较经济体制的专著。作者在书中不仅较为深入地比较了社会主义各国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经济改革理论和各自的经济体制理论... 李乾亨、杨瑞龙同志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是一本比较经济理论和比较经济体制的专著。作者在书中不仅较为深入地比较了社会主义各国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经济改革理论和各自的经济体制理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分析 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出版社 苏联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典型意义 经济理论 改革理论 比较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克和科尔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之比较
14
作者 朱宗炎 祝国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32-39,共8页
锡克和科尔内各自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本文试比较这两个目标模式之异同。一、“市场机制和宏观分配计划相结合”模式和“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
关键词 改革目标模式 市场机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 指令性计划 发挥作用 经济运行 宏观经济 国民收入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15
作者 聂月岩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5期1-5,共5页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开始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同年召开的苏共20大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和批判,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这历史转折关头...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开始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同年召开的苏共20大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和批判,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这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总体结构及运行机制等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艰辛的开拓,提出了“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允许企业有一点“独立王国”及“两参一改三结合”等重要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和一些原则仍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经济思想 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资本主义 两个积极性 建设社会主义 基本精神 经济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改造 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规律
16
作者 吴光辉 《河北学刊》 1984年第6期19-22,共4页
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是怎样的关系? 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中,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看法是不尽相同的,而且有重... 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是怎样的关系? 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中,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看法是不尽相同的,而且有重大的分歧。有的说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有的说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计划经济,有的说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计划经济,有的说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有的说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由于大家的看法不一,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所要遵循的理论原则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如何准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特征,就成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首要问题。我们认为,要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一定要对社会主义经济进行全面分析。我这里说的全面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要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等方面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都是讲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之内的问题,但它们是属于不同层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规律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认识社会主义 劳动者 运动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任务
17
作者 姜树蔚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46,共5页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任务,明确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任务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和改革探索意义重大。本文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必须是内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的矛盾。社会主义经济的...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任务,明确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任务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和改革探索意义重大。本文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必须是内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的矛盾。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制度是一方面废除了剥削制度,另一方面还普遍存在私人利益,基本生产关系是一种没有剥削的私人利益关系。废除剥削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而在公有制与私人利益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这一矛盾即公有制与私人利益的矛盾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任务,它要求一方面维护公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 私人利益 公有制 社会经济形态 剥削制度 发展社会生产力 基本任务 基本性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析“社会主义经济异化论”
18
作者 马振国 徐志敬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2期58-61,共4页
近几年来,在理论界掀起了一股“异化热”。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所讲的异化概念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而且也可以运用它来解释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许多现象。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有政治上、思想上的异化,而且也有经济上的异化,并且... 近几年来,在理论界掀起了一股“异化热”。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所讲的异化概念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而且也可以运用它来解释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许多现象。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有政治上、思想上的异化,而且也有经济上的异化,并且说当前的经济改革正是为了克服这种异化。这就不仅涉及到对马克思所讲的异化概念的理解,而且涉及到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以及当前经济改革的实质。为此,本文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劳动异化 异化现象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马克思主义 异化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异化劳动 私有制 客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光远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
19
作者 刘世定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3年第4期4-8,共5页
于光远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基人之一,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他的学术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概括地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 于光远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基人之一,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他的学术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概括地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二、所有制实现论和所有制选择的生产力标准;三、由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市场经济主体论;四、按劳分配的不同形式及社会公平与效率研究;五、经济效果(益)学和以个人使用价值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效果观;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复杂对应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理论研究;八、从中国现实出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倡导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消费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灾害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光远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中国 经济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所有制 政治经济社会主义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阶段所有制的多样性与商品经济的必然性
20
作者 冯玉忠 《社会科学辑刊》 1980年第5期62-67,共6页
目前,学术界正在探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论点。我认为,首先必须解决社会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问题,否则难以解放思想,打破框框,选择良方。一社会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是什么?社会主义到底是不是商品... 目前,学术界正在探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论点。我认为,首先必须解决社会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问题,否则难以解放思想,打破框框,选择良方。一社会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是什么?社会主义到底是不是商品经济社会?半个多世纪以来,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没有解决。理论上的反复和实践上的摇摆,使我们蒙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损失是巨大的。历史的经验应该汲取。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就产生了鄙视、否定和排斥商品经济的理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主义阶段 所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生产 市场调节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社会形式 计划调节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