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有制形式和社会化生产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被引量:1
1
作者 房良钧 《现代哲学》 1985年第0期65-68,共4页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应该采取怎样的表述才较为具体和精确,这是不少同志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很不成熟,期待读者的指正。一旧过程结束和新过程开始,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建立,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应该采取怎样的表述才较为具体和精确,这是不少同志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很不成熟,期待读者的指正。一旧过程结束和新过程开始,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建立,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结束基础上产生的新矛盾。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化生产 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资本主义私有制 相适应 资本主义灭亡 生产力发展 生产社会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经济体制的矛盾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向东 《现代哲学》 1985年第0期68-69,共2页
在人类社会的矛盾系统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三介基本的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是处于社会矛盾系统最高层次的矛盾,它决定着社会矛盾系统中各个层次的矛盾运动,其作用... 在人类社会的矛盾系统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三介基本的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是处于社会矛盾系统最高层次的矛盾,它决定着社会矛盾系统中各个层次的矛盾运动,其作用空间之大、时间之长是一切其他矛盾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深入研究并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社会矛盾系统 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力 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正确处理 现代化建设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3
作者 云惟经 《现代哲学》 1986年第2期51-52,共2页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述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提出了多种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1.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2.社会化生产发展的水平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模、程度、形式及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述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提出了多种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1.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2.社会化生产发展的水平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模、程度、形式及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3.生产社会化的具体状况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形式之间的矛盾;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化生产 发展不平衡 社会化程度 生产关系 生产发展 社会生产力 公有制为主体 生产社会 集体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
作者 陈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5年第3期45-50,共6页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光辉著作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毛主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的逻辑向度
5
作者 贾立勤 张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1,共4页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探析其主体指向、价值取向和方法走向等逻辑向度,对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探析其主体指向、价值取向和方法走向等逻辑向度,对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主体向度看,解决“跟着中国共产党干”的指向问题;从价值向度来看,解决“为人民而干”的立场问题和根本遵循;从方法向度来看,解决“苦干实干巧干”的实践举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逻辑向度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
6
作者 许家进 盛辉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5年第1期85-88,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想取得成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重要前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想取得成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重要前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本文从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挖掘了一些课程思政实施实例,旨在为其他大学英语教师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指导思想、具体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贡献
7
作者 刘宏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2-35,共4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贡献刘宏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是...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贡献刘宏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邓小平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唯物史观 科学技术 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传播”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引领力的学理与态势研究
8
作者 廖佚 《辽宁丝绸》 2025年第1期177-178,共2页
解析了“智能化”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以及“智能传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应用情况,对“智能传播”视域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探析,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两方面对当前态势进行了研判。
关键词 智能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学理 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产力角度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优越性
9
作者 王炼钢 《南腔北调》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优越性充满期待,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认识其优越性提供了丰富素材。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优越性是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需要,是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凝聚全国人...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优越性充满期待,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认识其优越性提供了丰富素材。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优越性是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需要,是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凝聚全国人民力量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行动自觉的需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方面的优越性体现在:积极主动解放生产力,生产力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更快、水平更高,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更人性、手段更多样、方法更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道路自信 优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法典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10
作者 陈丽洪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为民法典的立法目的之一,是我国德法并重治国之道的重要体现。结合民法典的核心理念,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民法典的立法编纂在民法基本原则... 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为民法典的立法目的之一,是我国德法并重治国之道的重要体现。结合民法典的核心理念,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民法典的立法编纂在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规则等方面有机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司法实践活动实施民法典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法体现 司法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本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10,共4页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本质李俊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①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就必须认识社会主义内在矛盾的特殊性。正如毛泽东所说:...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本质李俊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①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就必须认识社会主义内在矛盾的特殊性。正如毛泽东所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本质 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的发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形式探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铭仁 张世贵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18,9,共5页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形式探析高铭仁,张世贵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形式的问题,是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中没有触及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仅从矛盾普遍性的意义上肯定了“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形式探析高铭仁,张世贵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形式的问题,是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中没有触及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仅从矛盾普遍性的意义上肯定了“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表现形式 共产主义 自由全面发展 具体表现 资本主义 社会形态 主要矛盾 第一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社会主义的回潮:事实、认识与启示——基于俄罗斯联邦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治战略研究中心调查数据的分析
13
作者 武卉昕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俄罗斯联邦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治战略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了俄罗斯社会主义回潮的事实。该调查表明,2022年,48%的俄罗斯被访者希望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希望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被访者占比只有12%。富足的物质生活、正义的政治生活... 俄罗斯联邦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治战略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了俄罗斯社会主义回潮的事实。该调查表明,2022年,48%的俄罗斯被访者希望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希望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被访者占比只有12%。富足的物质生活、正义的政治生活和高尚的道德生活是俄罗斯民众对“社会主义”的当前理解。在全面私有化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中、非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导向下、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失落中都能看到社会主义回潮的动因。俄罗斯社会主义回潮是俄罗斯人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双重丰盈,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机理与路径: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4
作者 单周翔 宋兆铭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3期57-59,共3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价值观不仅是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而且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融合,可以有效促进新时代大...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价值观不仅是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而且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融合,可以有效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这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至关重要。为了深化这一融合,必须在思想层面明确教学价值导向,在教学层面重构课程体系并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在师资层面上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还应通过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教学方法的创新、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师资力量的加强,以及跨学科合作的拓展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军事理论课程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反复与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艳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118,共6页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能否承认及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受苏联社会经济形势和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制约,20世纪上半叶,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经历了承认——...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能否承认及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受苏联社会经济形势和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制约,20世纪上半叶,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经历了承认——否认——勉强承认的思想反复。这启示我们,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要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动态统一,警惕经济利益差别转化为对抗性矛盾,防止经济领域内的矛盾扩大化为社会领域内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国实践
16
作者 柴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2,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揭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是建成文化强国的显著优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遵循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两创”和坚定人民立场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揭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是建成文化强国的显著优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遵循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两创”和坚定人民立场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必须落实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等重点任务,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砥砺奋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显著优势 原则遵循 现实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实现路径——以“制度过程”为分析框架
17
作者 赵凌云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中,可以提炼出“制度过程”这一概念和分析框架。制度过程,即制度实践过程,包括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制度运转、制度优势转化、制度评价五个环节组成的完整周期。用这一概念和分析框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中,可以提炼出“制度过程”这一概念和分析框架。制度过程,即制度实践过程,包括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制度运转、制度优势转化、制度评价五个环节组成的完整周期。用这一概念和分析框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过程,可以辨识出三个完整的制度过程。三个制度过程接续递进,创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过程创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完善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过程,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分析的一个“标识性”概念和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过程 制度实践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18
作者 张蓓蓓 安巧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5,49,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主引擎”,奏响宣传展示“主旋律”,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凯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理论建构
19
作者 刘永梅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1,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但由于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思想的滞后性,人们在道德观念上和社会生活中均出现了一些乱象。唐凯麟对此做了深入思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但由于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思想的滞后性,人们在道德观念上和社会生活中均出现了一些乱象。唐凯麟对此做了深入思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理论建构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从对商品生产的伦理二重性的分析出发,扬弃市场经济的利己性和谋利性,从利他性和服务性引申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是为人民服务;他从上述二重性关系及协调的分析中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并指出坚持集体主义是坚持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核心;他针对市场经济建立之初的乱象提出要建构市场经济的市场理性,并进而深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土文化基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弘扬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观念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凯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 市场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的系统性论析
20
作者 吕晓琴 吴学琴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优越性的先进制度,而建构一套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廓清制度认知误区,提升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话语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提高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是消除“他者”制度偏见,增强制度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优越性的先进制度,而建构一套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廓清制度认知误区,提升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话语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提高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是消除“他者”制度偏见,增强制度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结构阐释性话语呈现制度的层级构成优势;以价值衡量性话语展现制度的评价标准优势;以方向统领性话语突显制度的领导主体优势;以实然描述性话语彰显制度的运行效能优势;以应然规范性话语昭示制度的自我完善优势。进一步建构和完善我国制度优势话语体系,需聚焦体系化建构与学理性阐释,优化话语内容体系;注重标识性概念打造与创新性议题设置,优化话语表达体系;统筹纵向性分析与横向性对比,优化话语叙事体系;彰显民族性特色与世界性意义,优化话语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优势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