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7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的逻辑向度
1
作者 贾立勤 张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1,共4页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探析其主体指向、价值取向和方法走向等逻辑向度,对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探析其主体指向、价值取向和方法走向等逻辑向度,对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主体向度看,解决“跟着中国共产党干”的指向问题;从价值向度来看,解决“为人民而干”的立场问题和根本遵循;从方法向度来看,解决“苦干实干巧干”的实践举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逻辑向度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
2
作者 许家进 盛辉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5年第1期85-88,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想取得成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重要前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想取得成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重要前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本文从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挖掘了一些课程思政实施实例,旨在为其他大学英语教师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指导思想、具体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传播”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引领力的学理与态势研究
3
作者 廖佚 《辽宁丝绸》 2025年第1期177-178,共2页
解析了“智能化”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以及“智能传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应用情况,对“智能传播”视域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探析,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两方面对当前态势进行了研判。
关键词 智能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学理 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产力角度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优越性
4
作者 王炼钢 《南腔北调》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优越性充满期待,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认识其优越性提供了丰富素材。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优越性是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需要,是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凝聚全国人...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优越性充满期待,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认识其优越性提供了丰富素材。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优越性是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需要,是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凝聚全国人民力量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行动自觉的需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方面的优越性体现在:积极主动解放生产力,生产力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更快、水平更高,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更人性、手段更多样、方法更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道路自信 优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法典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5
作者 陈丽洪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为民法典的立法目的之一,是我国德法并重治国之道的重要体现。结合民法典的核心理念,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民法典的立法编纂在民法基本原则... 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为民法典的立法目的之一,是我国德法并重治国之道的重要体现。结合民法典的核心理念,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民法典的立法编纂在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规则等方面有机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司法实践活动实施民法典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法体现 司法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社会主义的回潮:事实、认识与启示——基于俄罗斯联邦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治战略研究中心调查数据的分析
6
作者 武卉昕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俄罗斯联邦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治战略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了俄罗斯社会主义回潮的事实。该调查表明,2022年,48%的俄罗斯被访者希望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希望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被访者占比只有12%。富足的物质生活、正义的政治生活... 俄罗斯联邦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治战略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了俄罗斯社会主义回潮的事实。该调查表明,2022年,48%的俄罗斯被访者希望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希望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被访者占比只有12%。富足的物质生活、正义的政治生活和高尚的道德生活是俄罗斯民众对“社会主义”的当前理解。在全面私有化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中、非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导向下、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失落中都能看到社会主义回潮的动因。俄罗斯社会主义回潮是俄罗斯人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双重丰盈,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君如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15,共2页
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于2017年10月26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党史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现将座谈会发言摘登如下。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党史学会 社会主要矛盾 座谈会 精神 学习 党史人物研究 党史研究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机理与路径: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8
作者 单周翔 宋兆铭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3期57-59,共3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价值观不仅是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而且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融合,可以有效促进新时代大...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价值观不仅是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而且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融合,可以有效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这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至关重要。为了深化这一融合,必须在思想层面明确教学价值导向,在教学层面重构课程体系并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在师资层面上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还应通过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教学方法的创新、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师资力量的加强,以及跨学科合作的拓展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军事理论课程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国实践
9
作者 柴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2,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揭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是建成文化强国的显著优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遵循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两创”和坚定人民立场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揭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是建成文化强国的显著优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遵循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两创”和坚定人民立场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必须落实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等重点任务,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砥砺奋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显著优势 原则遵循 现实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论断与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青松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4-9,共6页
“八大”的历史性贡献是根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决策。“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内容和实质的论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它的现实意义在于给邓小平形成社会主... “八大”的历史性贡献是根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决策。“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内容和实质的论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它的现实意义在于给邓小平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很大的启迪。邓小平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联系起来考察,在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找到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根本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八大” 主要矛盾 邓小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实现路径——以“制度过程”为分析框架
11
作者 赵凌云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中,可以提炼出“制度过程”这一概念和分析框架。制度过程,即制度实践过程,包括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制度运转、制度优势转化、制度评价五个环节组成的完整周期。用这一概念和分析框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中,可以提炼出“制度过程”这一概念和分析框架。制度过程,即制度实践过程,包括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制度运转、制度优势转化、制度评价五个环节组成的完整周期。用这一概念和分析框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过程,可以辨识出三个完整的制度过程。三个制度过程接续递进,创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过程创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完善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过程,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分析的一个“标识性”概念和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过程 制度实践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12
作者 张蓓蓓 安巧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5,49,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主引擎”,奏响宣传展示“主旋律”,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凯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理论建构
13
作者 刘永梅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1,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但由于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思想的滞后性,人们在道德观念上和社会生活中均出现了一些乱象。唐凯麟对此做了深入思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但由于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思想的滞后性,人们在道德观念上和社会生活中均出现了一些乱象。唐凯麟对此做了深入思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理论建构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从对商品生产的伦理二重性的分析出发,扬弃市场经济的利己性和谋利性,从利他性和服务性引申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是为人民服务;他从上述二重性关系及协调的分析中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并指出坚持集体主义是坚持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核心;他针对市场经济建立之初的乱象提出要建构市场经济的市场理性,并进而深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土文化基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弘扬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观念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凯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 市场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的系统性论析
14
作者 吕晓琴 吴学琴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优越性的先进制度,而建构一套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廓清制度认知误区,提升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话语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提高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是消除“他者”制度偏见,增强制度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优越性的先进制度,而建构一套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廓清制度认知误区,提升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话语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提高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是消除“他者”制度偏见,增强制度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结构阐释性话语呈现制度的层级构成优势;以价值衡量性话语展现制度的评价标准优势;以方向统领性话语突显制度的领导主体优势;以实然描述性话语彰显制度的运行效能优势;以应然规范性话语昭示制度的自我完善优势。进一步建构和完善我国制度优势话语体系,需聚焦体系化建构与学理性阐释,优化话语内容体系;注重标识性概念打造与创新性议题设置,优化话语表达体系;统筹纵向性分析与横向性对比,优化话语叙事体系;彰显民族性特色与世界性意义,优化话语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优势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联动培育模式探索
15
作者 刘兴华 王梦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联动培育模式是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依托由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生活课堂形成的环形载体,合理搭配培育内容和方法以达精准施策的目的。目前,该模式建设的思路是,注重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联动培育模式是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依托由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生活课堂形成的环形载体,合理搭配培育内容和方法以达精准施策的目的。目前,该模式建设的思路是,注重能力提升,构建“三课”进阶式培育路径;聚焦难点问题,制定“三课”一题同解培育方案;致力方法创新,探索“三课”交叉学科赋能培育方法。这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能够有力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三课”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研究》2025年选题指南
16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2025年本刊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突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全面性学理研究和阐释,深入研究和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本刊常设栏目和“宏观性、大视野... 2025年本刊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突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全面性学理研究和阐释,深入研究和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本刊常设栏目和“宏观性、大视野、学理性”选文用文风格,现发布2025年参考选题。欢迎广大作者围绕参考选题进行研究,积极向本刊投稿!凡本刊参考选题范围内的来稿,在通过本刊匿名审稿后将优先刊用,优稿优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劳动者为本:罗伯特·欧文在新拉纳克的空想社会主义实验
17
作者 高雪枫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深刻体会到工业资本主义的内生性矛盾,不仅对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窘境表示同情和关切,还将这种同情和关切转化成了社会改革行动。在新拉纳克,欧文主持打造了一个从生产到生活的一体化社区,设法在物质上和精神...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深刻体会到工业资本主义的内生性矛盾,不仅对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窘境表示同情和关切,还将这种同情和关切转化成了社会改革行动。在新拉纳克,欧文主持打造了一个从生产到生活的一体化社区,设法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劳动者的生存条件进行改善,其价值取向可以被概括为“以劳动者为本”。对欧文而言,基于新拉纳克实验的劳动共同体计划,能够有效化解工业资本主义衍生的诸多社会问题,也因此昭示了人类文明形态的一个未来发展方向。欧文的这一初阶探索,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资源。然而,欧文为劳动者承诺的“新道德世界”终究只是空想,一则他无视阶级斗争的社会历史发展,奢望“一下子就把国家置于共产主义的境界”;二则他不相信无产阶级的历史主体作用,而是替他们做安排。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以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局限性的克服,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才得以真正出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 新拉纳克 以劳动者为本 新道德世界 空想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新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荣剑 陆建人 《现代哲学》 1988年第3期1-5,共5页
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科学地深入地系统地研究这一理论,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任务、确定奋斗的目标,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 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科学地深入地系统地研究这一理论,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任务、确定奋斗的目标,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研究这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主要矛盾 生产力水平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正确认识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主体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9
作者 陈金龙 蔡馥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坚守文化主体性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前提。文化主体性主要体现为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独特创造以及文化主体的精神合力,分别构成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认知基础、力量根基、实践要求和精神支撑。认清文... 坚守文化主体性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前提。文化主体性主要体现为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独特创造以及文化主体的精神合力,分别构成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认知基础、力量根基、实践要求和精神支撑。认清文化主体性作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机理,有助于理解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将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也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思想的理论特色
20
作者 王进芬 王婧锐 《理论视野》 2025年第2期5-11,共7页
列宁的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思想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务实性、创新性、方向性等理论特色,主要表现在以“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为目标;从客观实际出发揭示落后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强调不以书本而是根据生动实... 列宁的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思想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务实性、创新性、方向性等理论特色,主要表现在以“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为目标;从客观实际出发揭示落后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强调不以书本而是根据生动实践来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在同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斗争中指明俄国正确发展方向。深刻把握这些理论特色,对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俄国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