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易艳华 罗文东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22,共5页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类矛盾和基本矛盾,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上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定为我国政治...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类矛盾和基本矛盾,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上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定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属性和重要作用,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新特点,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原则和方法,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认识,应反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属性,揭示其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应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揭示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应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揭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原则。如何认识和处理生产的自主性与生产资料社会占有这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摆在全世界的共产党和劳动人民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法则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类和发展动力
2
作者 张翼星 《学术论坛》 1987年第1期11-15,共5页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是一个发展着的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诸多矛盾如何进行分类,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两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而又有待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着眼于社会主义社...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是一个发展着的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诸多矛盾如何进行分类,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两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而又有待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着眼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点,运用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矛盾结构体系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发展动力 理论问题 社会发展 直接动力 主要矛盾 个问题 现实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认识之正误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吉悌 《学术界》 CSSCI 1999年第4期2-9,共8页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卓越贡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但是随着国际、国内...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卓越贡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探索并未深化下去,反而在认识上逐渐陷入误区。研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认识之正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 基本矛盾 主要矛盾 矛盾 认识误区 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 条道路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三类社会矛盾初探
4
作者 王向群 《社会主义研究》 1986年第2期31-37,共7页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上的社会矛盾我们该如何认识?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是否把这方面的社会矛盾概括无遗?进一步思考、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很有意义。
关键词 非对抗性矛盾 敌我矛盾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矛盾 阶级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 敌人 完全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政治逻辑与社会冲突治理:两类矛盾学说的历史实践 被引量:22
5
作者 冯仕政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68,共23页
毛泽东的两类矛盾学说一直是当代中国社会冲突治理的指导思想。从历史上看,该学说在实践中有平和、暴烈和柔弱等三种反差极大的表现。本文致力于将这些表现统一起来解释,以探寻该学说在实践中发生变异的规律。本文认为,中国政治体系构... 毛泽东的两类矛盾学说一直是当代中国社会冲突治理的指导思想。从历史上看,该学说在实践中有平和、暴烈和柔弱等三种反差极大的表现。本文致力于将这些表现统一起来解释,以探寻该学说在实践中发生变异的规律。本文认为,中国政治体系构造和运作的基本逻辑是人民政治逻辑。基于该逻辑,国家一方面享有极大的专断权力,另一方面对政治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这使国家对权力的行使具有显著的策略主义特征。两类矛盾学说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平和、暴烈和柔弱等三种面相,虽然差异极大,但本质上都是人民政治逻辑在不同政治形势下的具体展现,即都是国家以人民政治逻辑赋予的专断权力为基础,再斟酌具体的政治形势予以策略性调整的结果。在当前,如果不注意反思和克服人民政治逻辑的固有局限,中国的社会冲突治理将难以走出革命复生革命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治 公民政治 矛盾学说 社会冲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初探
6
作者 朱奎保 施亚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6,共6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初探朱奎保,施亚东我国正处在由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个新时期,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的“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 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初探朱奎保,施亚东我国正处在由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个新时期,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的“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主要矛盾 毛泽东思想 利益矛盾 邓小平 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哲学界探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
7
作者 贵均 惟经 《学术研究》 1983年第2期134-136,共3页
近年来,广东哲学界开展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探讨研究。为了将这个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现将有关论点简介于后,供参考。一、关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意义。同志们认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 近年来,广东哲学界开展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探讨研究。为了将这个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现将有关论点简介于后,供参考。一、关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意义。同志们认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①它体现了把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当作根本任务的正确思想。②只有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才能更好地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社会性质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过去哲学界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落后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④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内容、特点、性质、解决方法、发展规律,就能够把它作为分析解决现实的各种具体矛盾的方法论指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主义事业。⑤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历史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 非对抗性矛盾 矛盾问题 社会主义时期 哲学界 矛盾 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理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和社会主义体制改革
8
作者 黄文松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46-53,共8页
一、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第一次论述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他们在这一章中,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 一、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第一次论述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他们在这一章中,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指出人们要解决吃住穿问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基础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体制改革 生产力的发展 基本原则 改革开 发展生产力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何贻纶 李方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21-27,共7页
建国初期,刘少奇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思路、价值取向、正确处理工业化过程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改进经济管理体制、工业化与民主法制建设关系等作了深入而富有预见性的探索。
关键词 刘少奇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若干理论 工业化过程 新民主主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毛泽东 民主化 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工人阶级内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突发性群体事件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周敏 《学习论坛》 2005年第5期8-10,共3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要求,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对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协...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要求,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对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如何从理论上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从实践上切实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重大问题。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突发性群体事件 社会转型期 人民的根本利益 认识 笔谈 社会发展 系统工程 社会和谐 发展阶段 人民内部 关系 必然 警觉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11
作者 黄铁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6-13,共8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是对初级阶段的初步认识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党先后三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但尚未从理论上作出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是对初级阶段的初步认识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党先后三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但尚未从理论上作出全面而深刻的阐述。第二阶段,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对初级阶段的深化认识阶段。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十四大又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加以阐发,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三阶段,从十四大到十五大,是对初级阶段的认识飞跃阶段。十五大的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社会主要矛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个基本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 党的基本路线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贡献
12
作者 黄铁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6-10,共5页
党的十五大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在理论上有一系列突破和贡献 :深刻论述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不可逾越性 ;对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 ;对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了全面概括 ;进一步精辟阐述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小平理论 个基本点 社会生产力 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十个要点
13
作者 郎兴彦 王训礼 王丽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27-29,共3页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十个要点郎兴彦,王训礼,王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次大会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改革攻...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十个要点郎兴彦,王训礼,王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次大会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主要矛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完善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个基本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和处理现阶段两类社会矛盾问题——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
14
作者 鲁修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27-33,共7页
社会主义社会是由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诸要素按一定方式和规律高度组织起来的一个自我调节的、复杂的有机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虽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在一定范围内的敌我矛盾也是不容... 社会主义社会是由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诸要素按一定方式和规律高度组织起来的一个自我调节的、复杂的有机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虽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在一定范围内的敌我矛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对社会主义现阶段两类社会矛盾的认识和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 人民内部矛盾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社会 矛盾问题 生产关系 敌我矛盾 社会矛盾 矛盾 人民民主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志根 《理论月刊》 CSSCI 1995年第12期4-7,共4页
略论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吴志根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它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顺乎国情、顺乎民意的英明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和... 略论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吴志根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它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顺乎国情、顺乎民意的英明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个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经济建设 资本主义 主要矛盾 思想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学的若干课题
16
作者 杨海坤 《社会科学研究》 1985年第2期92-93,共2页
社会主义政治学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研究哪些课题?下面提出初步的看法。一、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两类矛盾学说。在剥削阶级被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的总趋势越来越缓和,但... 社会主义政治学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研究哪些课题?下面提出初步的看法。一、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两类矛盾学说。在剥削阶级被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的总趋势越来越缓和,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阶级斗争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什么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将具有什么新的特征。这是当前政治学研究中迫切需要探讨的课题。二、研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和实践。这是社会主义政治学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社会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内部矛盾 核心问题 矛盾 长期存在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八大”揭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
17
作者 阳贻浩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05-107,共3页
党的“八大”揭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阳贻浩具有重大而又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揭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初步提出了一条正确的建... 党的“八大”揭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阳贻浩具有重大而又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揭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初步提出了一条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以及一系列至今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八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同志 邓小平同志 周恩来 阶级斗争 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开放
18
作者 魏启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5-45,共1页
人类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不断地在改革创新中前进的历史。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是一次又一次反复地变革自然、改造社会、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主义作为一个与以往一切社会不同的社会制度,仍是人... 人类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不断地在改革创新中前进的历史。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是一次又一次反复地变革自然、改造社会、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主义作为一个与以往一切社会不同的社会制度,仍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了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中国 发展的关键 我国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的历史 中国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制度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历史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世界观的高度解决社会主义信念问题
19
作者 林志 沙守玲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8-62,共5页
善于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当前,全党干部都在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贯彻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如何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解决社会主义信念问题,是摆... 善于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当前,全党干部都在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贯彻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如何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解决社会主义信念问题,是摆在理论战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基本矛盾 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优越性 社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社会主义异化”的错误观点
20
作者 孙立柱 《理论学刊》 1984年第1期19-23,共5页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了许多年,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也遇到过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失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象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优越,就是这些不同认识经常争论的重要问...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了许多年,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也遇到过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失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象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优越,就是这些不同认识经常争论的重要问题,而近几年来对于“社会主义异化”的宣扬和批评,则是这种争论的一个高潮。它关系到对我国社会根本制度的看法和态度,很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异化 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矛盾现象 社会生活 资本主义社会 重要问题 社会主义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