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监督体制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富海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18,共8页
文章从分析我国政治体制入手,认为我国的监督体制偏重于事后监督,难以在腐败行为发生之前进行控制。监督工作缺乏明确的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监督机构不能保持相对独立,监督主体的地位低于监督客体的地位,受制于监督客体。自上而... 文章从分析我国政治体制入手,认为我国的监督体制偏重于事后监督,难以在腐败行为发生之前进行控制。监督工作缺乏明确的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监督机构不能保持相对独立,监督主体的地位低于监督客体的地位,受制于监督客体。自上而下的监督代替了平行制约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造成不少监督环节的空档和误区;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造成不少环节的"弱监"和"虚监";重视监督违法违纪,疏忽监督失策。追惩性的事后监督难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完善社会主义监督体制要做到:一、强化对权力的约束,以权力制约权力;二、完善司法体制,实现以法治国;三、发扬人民民主,保障公民权力,实行人民监督;四、加强制度建设;五、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监督体制 民主监督 舆论监督 监督客体 社会主义国家 监督机构 国家权力机关 监督 自上而下 监督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腐败与社会主义监督体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富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当前腐败与社会主义监督体制研究孙富海早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就提出过在今后五年内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任务。可十多年过去了,尽管我国为反腐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变... 当前腐败与社会主义监督体制研究孙富海早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就提出过在今后五年内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任务。可十多年过去了,尽管我国为反腐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变本加厉。根治我国的腐败现象,必须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监督体制 舆论监督 腐败现象 领导干部 民主监督 监察委员会 监督机构 司法监督 监督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作家社会主义监督的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俞良早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5,共6页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时提出,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里,必须由民众对公职人员实行选举制、监督制和随时可以撤换的制度,以防止他们演变成骑在人民头上的官僚。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了加强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的思想。在中...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时提出,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里,必须由民众对公职人员实行选举制、监督制和随时可以撤换的制度,以防止他们演变成骑在人民头上的官僚。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了加强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的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深刻的社会主义监督必要性的理论,提出了全面的系统的监督途径的思想,这就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经典作家 社会主义监督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理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监督制权机制的五种手段
4
作者 彭未名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8-48,共1页
所谓监督制权,即对国家权力的监控制约,也就是为保证国家权力与其责任相符并在其正常范围内和正确轨道上合理有效运行而对其施加的某些必要的管理、监控和约束。监督制权机制,是作为对国家权力实施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制... 所谓监督制权,即对国家权力的监控制约,也就是为保证国家权力与其责任相符并在其正常范围内和正确轨道上合理有效运行而对其施加的某些必要的管理、监控和约束。监督制权机制,是作为对国家权力实施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制约监控的体制、制度、规范、功能、效益等要素的总和;是通过建立和健全选举、限任、分工、监督、罢免等制度而形成的综合治理国家政权结构的系统;是在国家权力各要素——权力的主体、实体、目的、手段和结果——联系、运行的每个环节和每个层面上,都实行相应的管理、监控,并使之法制化、合理化、有效化,从而给予人民以监督制约国家权力的纵横交错的涉及各个领域的立体的、交叉的权力运作网络体系的动态调控;是一个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维护人民利益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为最高目标的条块纵横制约、互相交错监督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以下五个相辅相成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权机制 社会主义监督 国家权力 以法制权 监控 监督制约 党的领导 动态调控 纵横制 权力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监督的理论基石──学习邓小平关于实行民主监督的一贯主张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志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既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又要有监督、有制约,这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作者认为,邓小平提出并坚持这一重要主张,既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作出重大贡献,又为社会主义监督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关键词 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监督 廉洁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腐败的选择:监督机制的建构与完善——《社会主义监督机制研究》评介
6
作者 杨宏禹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8-42,共2页
目前,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正在深入展开,其力度令人振奋和欣慰。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不但需要坚强的意志,而且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由河南省委党校李兴中副教授主编、众多学者专家和实际工作者集体撰著的《社会主义监督机制研究》... 目前,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正在深入展开,其力度令人振奋和欣慰。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不但需要坚强的意志,而且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由河南省委党校李兴中副教授主编、众多学者专家和实际工作者集体撰著的《社会主义监督机制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作为河南省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的成果,正适合了这种要求。 《社会主义监督机制研究》是一本立意高、观点鲜明的理论专著。反腐败,怎么反?必须抓住问题的实质。江泽民在1986年8月曾对纪检战线的工作人员讲过这样一番话:“任何一个机器都有两个系统,一个动力系统,一个制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机制 社会主义监督 机制研究 根治腐败 社会主义国家 监督思想 制动系统 反腐败斗争 马克思主义 监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列宁社会主义监督理论的探讨
7
作者 黄百炼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4期35-35,共1页
全文试图运用多学科知识,通过对十月革命后列宁国家和社会管理活动历史的、系统的分析,澄清人们过去在列宁监督思想上的各种片面理解,使我们对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意义、思想核心及主要内容有比较完整、准确的理解,以促进我们在改革... 全文试图运用多学科知识,通过对十月革命后列宁国家和社会管理活动历史的、系统的分析,澄清人们过去在列宁监督思想上的各种片面理解,使我们对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意义、思想核心及主要内容有比较完整、准确的理解,以促进我们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监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监督理论 列宁 监督思想 国家和社会 思想核心 面理 独特性创造 对列 多学科知识 民主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研究社会主义监督问题的力作
8
作者 张湘霓 《河南社会科学》 1994年第3期59-60,共2页
一部研究社会主义监督问题的力作张湘霓李兴中同志主编的《社会主义监督机制研究》,是河南省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我作为课题评审组成员,曾经参加了该项目招标的论证评审。当时,虽然为李兴中同志对课题设计周详而严谨... 一部研究社会主义监督问题的力作张湘霓李兴中同志主编的《社会主义监督机制研究》,是河南省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我作为课题评审组成员,曾经参加了该项目招标的论证评审。当时,虽然为李兴中同志对课题设计周详而严谨的论证所折服,投了赞成票,但又感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监督 监督问题 舆论监督 研究社会 监督制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机制研究 实践经验 监督体系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的逻辑构成及其定位 被引量:14
9
作者 罗洪洋 殷祎哲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5,共8页
法治监督体系是一个由宪法监督为核心的,统摄执法监督体系、司法监督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等子体系所构成的严密的、完整的、动态的监督体系。这些子体系可归属到国家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和执政党的权力监督体系范畴之下,具有集合性和... 法治监督体系是一个由宪法监督为核心的,统摄执法监督体系、司法监督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等子体系所构成的严密的、完整的、动态的监督体系。这些子体系可归属到国家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和执政党的权力监督体系范畴之下,具有集合性和整体性、严密性和有序性、复合性和多主体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等特征。探究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进路,既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监督的理论体系的构建,又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法治监督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 法治体系 逻辑构成 功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改革中加强监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0
作者 连俊沛 《党校教学》 1989年第1期19-23,共5页
在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情况下,加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极为重要,而且十分紧迫。我们必须提高对监督重要性的认... 在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情况下,加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极为重要,而且十分紧迫。我们必须提高对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把加强监督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从实际出发,切实采取措施,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监督。列宁指出:“监督是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调整好’,使它能正确地进行工作所必需的主要条件。”(《列宁选集》第3卷第258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监督 社会主义监督 监督机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法律监督 工作人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群众监督 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监督:构建和谐社会中维护公民权利的基础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云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Z期21-22,共2页
公众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以社会公民为主体的公众监督更是实现以公开、公平、公正为价值目标的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观指导下实现... 公众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以社会公民为主体的公众监督更是实现以公开、公平、公正为价值目标的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观指导下实现公众监督制度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监督 社会主义监督 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 和谐观 人民群众 政治民主 政治前途 本质认识 公共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和完善我国监督制度的原则
12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16-16,共1页
改革和完善我国监督制度的原则河南省委党校陈党来稿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监督的威力和效能,在监督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民主性和群众性。监督的民主性和群众性,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 改革和完善我国监督制度的原则河南省委党校陈党来稿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监督的威力和效能,在监督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民主性和群众性。监督的民主性和群众性,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为了保证权力行使者始终不渝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和完善 监督制度 监督机构 社会主义监督 监督 民主性 监督人员 公共权力 民主监督机制 国家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督:民主政治的选择
13
作者 曾建平 张彬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15-19,共5页
监督:民主政治的选择曾建平,张彬监督机制是对法律、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具有制约力量的机构和制度的总和。它是一定政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监督机制,是民主政治得以实现、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之一。本文拟结合社会主... 监督:民主政治的选择曾建平,张彬监督机制是对法律、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具有制约力量的机构和制度的总和。它是一定政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监督机制,是民主政治得以实现、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之一。本文拟结合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我国的监督历史和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监督体制 监督机制 监察委员会 专门监督机构 监督系统 列宁 权力客体 监督委员会 国家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监督不再两难
14
作者 邹胜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6,共1页
关键词 行政权力 校长负责制 监督客体 行政管理 监督主体 监督权力 外科手术 党支部领导 社会主义监督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监督机制的主要缺陷与改革思路
15
作者 陈党 《河南社会科学》 1994年第3期40-42,共3页
现行监督机制的主要缺陷与改革思路陈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社会主义监督机制,对于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现行监督机制的主要缺陷与改革思路陈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社会主义监督机制,对于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监督机制在其内部结构和运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监督机制 主要缺陷 监督机构 社会主义监督 监督系统 监督主体 监督 党和国家机关 监督客体 监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内部审计 提高经济效益
16
作者 奚淑琴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2期94-96,共3页
随着改革、开放、扩权的逐步深入,相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审计工作如何开展,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浅见。审计是社会主义经济监督的一种形式。它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在不受任何... 随着改革、开放、扩权的逐步深入,相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审计工作如何开展,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浅见。审计是社会主义经济监督的一种形式。它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在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下,由审计机关采用专门的方法对各级财政、金融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有关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进行审核、监督。在切实审核、深入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产品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审计 外部审计 管理费用 社会主义经济监督 费用审计 内部审计工作 审计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