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略论社会主义的本质
- 1
-
-
作者
李平安
史国瑞
刘世文
阎树群
-
机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9,29,共6页
-
文摘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对70多年以来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改革开放14年来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也是对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发展。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资本主义
邓小平同志
消灭剥削
生产力的发展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公有制: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2
-
-
作者
胡连生
刘建明
-
机构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12,共3页
-
文摘
近几年来,理论界关于公有制不属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是社会主义一般特征的议论不断出现。此种观点的主要根据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没有提到公有制。主要论证方式是认为:本质和特征是社会主义的两个层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而公有制则连同按劳分配、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属于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上述观点是不能让人接受的。一、从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来看,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研究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的本质
公有制
社会主义本质
共同富裕
邓小平同志
消灭剥削
一般特征
消除两极分化
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分类号
F12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论社会主义的本质
- 3
-
-
作者
薛汉伟
-
机构
北京大学马列研究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6,共6页
-
文摘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我们试图联系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联系邓小平同志的其它有关论断,来考察这个论断。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的本质
姓社姓资
共同富裕
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
共产主义
增订本
马克思恩格斯
目的本身
实际目标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效率、公平
- 4
-
-
作者
臧乃康
-
机构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3-27,共5页
-
文摘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效率、公平臧乃康(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副教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命题,也是新社会主义观的核心。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要求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传统社会主义
效率优先
社会主义的本质
共同富裕
社会公平
经济公平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兼顾公平
效率与公平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本质
- 5
-
-
作者
吴俊贤
-
机构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5-38,共4页
-
-
关键词
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动力
劳动者
生产力主体
社会主义的本质
人的解放
人的劳动
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完整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 6
-
-
作者
邹放鸣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13-17,共5页
-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
“斯大林模式”
马克思主义
完整准确
社会主义的特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上层建筑
资本主义
共同富裕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党的建设
- 7
-
-
作者
冯卓然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
出处
《人民论坛》
1995年第3期17-18,共2页
-
文摘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我们党存在的理山和价值。邓小平指出:“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
-
关键词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的本质
消灭剥削
社会主义道路
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
共同富裕
邓小平
解放生产力
消除两极分化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质
- 8
-
-
作者
徐璞英
-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图书馆
-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2-25,共4页
-
文摘
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浅层到深层的不断深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从哪个视角上分析,都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才能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不断深化,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才能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它是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主义的产物 空想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看成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热衷于在头脑中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把它从外面强加给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贡献在于他们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而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本点,是他们坚持实事求是,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他所主张的“新思潮的优点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想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论
实事求是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的本质
资本主义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消除两极分化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本质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张书印
-
机构
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委党校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7-58,共2页
-
文摘
1、在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公有制是被他们当作本质和根本的东西来强调的。他们之所以这样,有如下的理由:因为按照他们的理论设想,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充分发展基础之上而产生的社会制度。这个社会的根本物质内容——高度发展的社会化生产力,已经在资本主义的母体中发育成熟,它只有与公有制这种社会形式统一起来才能有继续发展的可能。在内容已经具备的情况下,将与内容相适应的形式提到第一或本质的地位来强调,显然有着理论上的合理性。但是,就现在看来,马克思等创始人的理论预见显然早了些,当时只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并没有失去继续发展的可能性。而且,马克思也无法见到,二十世纪以后出现的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按理想的顺序。
-
关键词
公有制
社会主义的本质
自由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社会
继续发展
“本质论”
社会化生产力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辩证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 10
-
-
作者
赵南行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8-9,共2页
-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认识社会主义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实践
什么是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改造
-
分类号
D18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看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朱宝信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
文摘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看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朱宝信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八十年代中期着实喧嚷了好久,但随着社会“动乱”的出现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某种停滞,又着实沉寂了多年。只是到了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提出新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之后,在再次涌...
-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
社会主义本质论
发展生产力
官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行政权力
行政官员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自由化的“易帜”和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
- 12
-
-
作者
李长征
-
机构
人民出版社
-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3期18-20,共3页
-
文摘
民主社会主义是起源于十九世纪初的一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潮。尽管民主社会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和表现,但就理论基础、思想体系、政治主张等方面看,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原则区别,把他们混淆起来或用前者替代后者是错误的和有害的。然而,近年来我国有人公开传播民主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与此相关的荒谬观点和错误主张,已经在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为帮助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民主社会主义,引导人们坚定地走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本刊发表刘国光、项启源、李长征、杨承训等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和年轻学者笔谈五篇,以飨读者。
-
关键词
资产阶级自由化
民主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思潮
四项基本原则
-
分类号
D091.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模式
- 13
-
-
作者
郑志全
-
机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5年第9期39-43,共5页
-
文摘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模式郑志全(一)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从最高层次上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共性和发展趋势。邓小平同志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确理解这个科学概括,关键是要掌握社...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的本质
实现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精神文明建设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同志
经济体制改革
-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 14
-
-
作者
赵俊英
-
机构
太原师专
-
出处
《城市研究》
1995年第1X期48-50,共3页
-
文摘
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赵俊英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有一系列的发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展示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新的论断。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实现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的本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分类号
F2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 15
-
-
作者
周治滨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2-43,共2页
-
文摘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周治滨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同志是第一个正面提出"社会主...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共同富裕
什么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
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F0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公有制为主体的关系
- 16
-
-
作者
孙居涛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5期63-67,共5页
-
文摘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公有制为主体的关系孙居涛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达到共同富裕。只讲公有制,不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能导致共同贫穷,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只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讲社会主义公有...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邓小平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分类号
D033.4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蕴涵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 17
-
-
作者
毛光烈
-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
-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共5页
-
文摘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下称“判断标准论”)是否包涵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这是理论性很强的一个命题,更是实践迫切需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却不尽一致.有的同志认为,“判断标准论”仅仅是判断对社会主义有利无利的价值标准,而不是蕴涵着检验符合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真假标准,因而对符合“三个有利于”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判断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不敢理直气壮地予以肯定.也有的同志甚至认为,既然“三个有利于”是判断一切工作得失成败、有利无利的根本标准,既然现在强调只要按“三个有利于”干就行了,那么,我们现在的一切工作只要讲“利”而无需讲“义”了.只要有“利”就有“理”,无“利”就无“理”,把“三个有利于”同资产阶级的“有利就干,无利不干,小利小干,大利大干”的经营思想等同起来,进而误认为我们现在是政治上、口头上讲搞社会主义,经济上实际是搞资本主义.与此观点相联系,还有的同志认为,在“三个有利于”当中,只要讲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就够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会带来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加强,因而在“三个有利于”中加不加上“社会主义”的,要不要再提“改善人民生活”和“增强综合国力”,都无关紧要了.有鉴于此,我?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标准论
判断标准
“本质论”
发展生产力
本质规定
综合国力
改革开
社会主义的本质
生产力发展
-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全面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 18
-
-
作者
何君康
-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出处
《人民论坛》
1995年第3期18-18,共1页
-
文摘
深入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对于掌握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一科学论断,既不是只讲生产关系,也不是只讲生产力,而是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它既讲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
关键词
全面理解
社会主义的本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
初级阶段
科学论断
决定作用
利于发展
辩证统一
-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看“一国两制”的开创性
- 19
-
-
作者
宋晋川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1995年第2期8-12,22,共6页
-
文摘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看“一国两制”的开创性宋晋川邓小平同志从1993年起,多次谈到在中国实行“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即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以及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异常大胆、新颖、颇具开创性的设想,是他对社会主义的本质...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国两制”
社会主义本质论
淡化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的本质
和平与发展
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
时代主题
对外开放
-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 20
-
-
作者
朱峻峰
-
机构
中宣部政策法规研究室
-
出处
《人民论坛》
1995年第7期24-26,共3页
-
文摘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五句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概括。它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
解放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
按劳分配
消灭剥削
鲜明特点
公有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