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问题》
1
作者 单连春 许振煜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多维度的伦理秩序重构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以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强数字经济时代的伦理规范,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命题与实践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与生态问题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国明 谢胜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4254-4256,共3页
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两类主要环境问题:一类是由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农村生活等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类是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引起的生态破坏问题,并具体指出其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环境生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被引量:12
3
作者 项久雨 任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26,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键重在践行,它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重构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键重在践行,它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重构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因此,分析和研究当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及成因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主体 问题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论纲 被引量:11
4
作者 雷家军 阎治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4-137,共4页
当代中国乡村知识分子具有文化的兼容性、知识的实用性、政治的先导性和道德的示范性等特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乡村知识分子的科技支撑、政治参与、智力支持、道义推动和知识引领。要发挥乡村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 当代中国乡村知识分子具有文化的兼容性、知识的实用性、政治的先导性和道德的示范性等特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乡村知识分子的科技支撑、政治参与、智力支持、道义推动和知识引领。要发挥乡村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就要深化对乡村知识分子的认识、增加乡村知识分子的数量、提高乡村知识分子的水平、调整乡村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改善乡村知识分子的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燕 莫银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28-230,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探索的过程中逐步确立和完善的,并将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探索的过程中逐步确立和完善的,并将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制度和相应的体制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出发的有机统一;是坚持基本社会制度不动摇与积极吸收其他社会制度优秀成分的有机统一;是坚持社会差距的客观性与社会公正的必然性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问题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的瓶颈问题及其应对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亚员 李志军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8-113,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具体体现,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有三个问题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具体体现,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有三个问题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的实效性,即阵地竞争问题、现实契合问题及自我引领问题。应对这些问题,国家和高校需要坚持教育性引领与批判性引领相结合,坚持解释性引领与解决性引领相结合,坚持观点引领、立场引领与方法引领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思潮 瓶颈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侯远长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0,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已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研究迫切需要深化,其突破点应从它的价值问题开始。认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确定它的核心价值和核心价值观,理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已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研究迫切需要深化,其突破点应从它的价值问题开始。认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确定它的核心价值和核心价值观,理应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一个着力点和切入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包括可持续发展、民主政治、社会文明、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等,其核心价值观是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价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5
8
作者 崔建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5-225,252,共2页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的措施。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化建设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及保障措施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陶洁 左其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6-38,42,共4页
我国农村水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到某些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现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广大农村地区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主要包括水量短缺、水质较差、水利用率低、地下水超采严重等;并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 我国农村水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到某些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现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广大农村地区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主要包括水量短缺、水质较差、水利用率低、地下水超采严重等;并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整治、地下水保护、污水处理、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水资源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水资源 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和路径培养探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青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1-184,共4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碰撞,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较大冲击,部分青年学生也存在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不明确、边缘化倾向等价值认同危机。因此,高等院校有必要立足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宣传教...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碰撞,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较大冲击,部分青年学生也存在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不明确、边缘化倾向等价值认同危机。因此,高等院校有必要立足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理论引导、实践锻炼、典型带动、制度保障等路径,培育青年学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问题探析 路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崇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6-12,共7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从其方法论问题上来看:首先应从哲学高度把握“和谐社会”的中国传统精华的继承和扬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本质属性等科学内涵;其次应从联系社会形态来理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从其方法论问题上来看:首先应从哲学高度把握“和谐社会”的中国传统精华的继承和扬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本质属性等科学内涵;其次应从联系社会形态来理解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应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等,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到方法论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方法论问题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握好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麻小燕 于平福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596-599,共4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决心在“十一五”时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笔者在研读了相关的文件、措施后,结合当前农村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决心在“十一五”时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笔者在研读了相关的文件、措施后,结合当前农村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明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二是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民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在就业、教育、享受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上建立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公平的社会制度,搭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公平发展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核心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贾建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5,共8页
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有助于强化对"主义"的认识,并超越各种极端的社会思潮,从而利用一切有益的现代文明成果来解决中国问题。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前提是明确"中国问题",包括总问题及其派生的... 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有助于强化对"主义"的认识,并超越各种极端的社会思潮,从而利用一切有益的现代文明成果来解决中国问题。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前提是明确"中国问题",包括总问题及其派生的大中小问题。不同时期的问题有别,解决问题的主张有异,因而就形成不同的理论和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是在不断解答"中国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围绕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主题展开的思想逻辑体系。所谓"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就是讲清楚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方位、价值取向和价值观、总体布局、根本保障、内在机制、世界眼光和对外战略、核心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主张。这套话语体系在国内外有没有力量和话语权,关键要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展和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话语体系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爱邦 彭新东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07-209,共3页
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已影响到各个民族、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在思想碰撞最为激烈、意识形态最易激荡的高校不得不正视全球化的隐形影响,为了抵御全球化变质为西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已影响到各个民族、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在思想碰撞最为激烈、意识形态最易激荡的高校不得不正视全球化的隐形影响,为了抵御全球化变质为西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论调1.过时论。这种论调认为,在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多元化的文化价值、多样性的经济联系的国际背景下倡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违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有悖于时代的发展主题,是一种思想的僵硬、盲目的灌输,不合符时宜的。“过时论”似乎立足学生的特点,大张旗鼓地呐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合乎80后和90后大学生的特点,他们思想开放、意识敏锐、个性张扬,对政治、对意识形态表现出淡漠。据此,“过时论”者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适合于改革开放之前的学生,现在老调重弹,是一种教育的倒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全球化背景 教育问题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展趋势 政治格局 过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和主要路径 被引量:6
15
作者 辛向阳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9,共5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三大基本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且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都平等的公平正义的法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三大基本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且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都平等的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公民。解决这三大问题要从三条路径入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要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社会和谐;建设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且政治、经济、社会权利都平等的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就要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自由社会、平等社会、公正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公民就要通过国家和社会层面上的制度建设来培养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念,这些制度包括规范性制度、礼仪性制度、法律性制度、强制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本问题 主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洪涛 陈雪贤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8-166,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自199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命题以来,学界、政界和宗教界从不同层次、不同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自199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命题以来,学界、政界和宗教界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对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梦 统一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研究述要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红发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35,共4页
近年来 ,理论界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三种 :一是纵向研究 ,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现实中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展 ,形成“继承发展说” ;二是横... 近年来 ,理论界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三种 :一是纵向研究 ,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现实中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展 ,形成“继承发展说” ;二是横向研究 ,认为社会主义发展是由多种动力共同推动的 ,形成“合力说” ;三是系统研究 ,认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 ,形成“系统动力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发展 动力 问题 研究 述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金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628-4629,共2页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某些制约因素,如城乡差别问题,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违法乱纪问题等,应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和纠正,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导向与实践要求 被引量:4
19
作者 焦佩锋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理解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重要的方法论指南。具体而言,“中国之问”的实质是“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应这一问题必须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理解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重要的方法论指南。具体而言,“中国之问”的实质是“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应这一问题必须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自信;“人民之问”的实质是“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回应这一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朝着更为实质的方向前进;“世界之问”的实质是“如何深入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应这一问题必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之问”的实质是“如何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回应这一问题必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而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问题导向 实践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从“三农”问题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618-5619,共2页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三农”现状入手,分析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