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被引量:43
- 1
-
-
作者
郇庆治
-
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5,共4页
-
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实践的哲学研究"(14ZXA00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系列表述,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含义在中国背景和语境下的另一种形象化表达,所强调的是通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逐渐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难题的同时,找到一条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现实道路。
-
关键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阐发的三重视野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郇庆治
-
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70,共8页
-
文摘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或话语体系的一个核心性概念或范畴,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文献或理论视角做出归纳与阐发:党代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论述、生态马克思主义或生态社会主义。如果说依据党代会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论述这两种文献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概括更多是一种政策理论或话语体系下的阐释,那么,生态马克思主义或生态社会主义视角所提供的就更多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一种理论系统或话语体系下的阐发。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Keywords
the view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Xi Jinping’s though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Marxism
The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价值取向与特质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王雨辰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0,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17AKS017)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自选项目“国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宣办发〔2015〕49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培育课题(2722021EK00)。
-
文摘
与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思潮相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取向,而且在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德法兼备”和“环境正义”的价值取向,在发展价值观上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与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差别根源于各自理论基础,即是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话语的生态共同体思想,还是坚持把自然观与历史观分开来的伦理话语的生态共同体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坚持自由主义理论;是坚持非西方中心主义价值立场,还是坚持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价值取向和理论特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是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以人民为中心
环境正义
生态生产力观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全方位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 4
-
-
作者
朱冬香
-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学工办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20-121,共2页
-
基金
北京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6KDC02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包含生态的自然观、经济观、政治观、文化观、社会观和法治观等内容。要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协同创新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构建政府、社会、公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入脑入心的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美丽中国
自然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路径探析
- 5
-
-
作者
苏俊雅
-
机构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9期240-242,共3页
-
文摘
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方位,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力量,应当在实现自我的基础上承担社会生态责任。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所面临着理论储备不足、践行力不足、高校生态文明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为此,提出了应以对大学生增强生态文明课程教育、强化生态文化实践、丰富生态文明教育载体等合理途径,促成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养成和确立,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自觉,推动社会的绿色化。
-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培育路径
-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ultivation path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70年来生态文明理念的嬗变
被引量:3
- 6
-
-
作者
张云飞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52-54,共3页
-
基金
复旦大学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专项“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项目编号:18VSJ00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围绕着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推动生态文明理念的创新,形成了可持续人口资源环境理念、环境和发展相统一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生态理念的集大成者,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中国的繁荣进步提供了可持续的理念导引和支撑。
-
关键词
生态文明理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2017年度生态主义的“三种色调”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张云飞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26,共3页
-
基金
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工作室"阶段性成果
-
文摘
2017年,在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和党的十九大关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精神的感召下,生态主义依然是流行于中国的重要思潮。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邻避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三种取向。只有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凝聚社会共识,中国的生态主义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
关键词
邻避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