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价值目标确立的依据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石文斌 《湖湘论坛》 2012年第4期24-28,共5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深化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有自己的价值目标,即社会主义生态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生态价值目标的确立有其外在和内在的依据;应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核心推进其在我国的实现。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生态价值目标 依据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承宗 张忠良 谢翠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155,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蕴涵有丰富的价值目标,即经济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经济大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主体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文化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文化大繁荣;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蕴涵有丰富的价值目标,即经济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经济大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主体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文化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文化大繁荣;社会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社会和谐。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体系,不仅能够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髓和实质,而且能够使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和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价值目标 社会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论基础——从“内在价值”到“生态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云飞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4,F0002,共11页
深层生态学将自然界的“自为的存在”作为评价内在价值的尺度,具有固有的哲学局限和政治局限。有机哲学和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从内在关系出发建构了内在价值,在地理学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深层生态学的基础上,生态学社会... 深层生态学将自然界的“自为的存在”作为评价内在价值的尺度,具有固有的哲学局限和政治局限。有机哲学和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从内在关系出发建构了内在价值,在地理学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深层生态学的基础上,生态学社会主义从生态系统和社会主义双重维度上重构了内在价值。但是,这些思想流派未能完全克服深层生态学的局限。立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社会主义本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尤其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科学地揭示出生态价值的可能性问题。生态价值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需要和需要的满足、目的和目的的实现的关系。因此,不是内在价值而是生态价值构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系统 内在价值 生态价值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意蕴再读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振宣 唐爱琼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22,共4页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指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和题中之义。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生态意蕴,用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从而引领中华民族走上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指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和题中之义。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生态意蕴,用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从而引领中华民族走上永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生态文明 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学 蔡卫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3-76,共4页
在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受到利益至上等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导致精神状态不佳,缺乏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甚至心态失衡,人生价值观扭曲等。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引入教育生态学理论,探索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在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受到利益至上等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导致精神状态不佳,缺乏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甚至心态失衡,人生价值观扭曲等。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引入教育生态学理论,探索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其关键环节包括充分发挥教学生态系统的各个元素与环节的育人功能,丰富教育载体,建立多元化的育人格局,并完善相关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高职学生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 被引量:17
6
作者 杜明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6,共3页
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必然指向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形态表征为生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开放本性,决定其内涵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化的时代指向性决定其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因此,... 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必然指向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形态表征为生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开放本性,决定其内涵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化的时代指向性决定其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因此,着力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13
7
作者 钟贞山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为什么要纳入”“纳入什么”“何以能纳入”等理论与现实问题构成论题的基本问题。生态文明与社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为什么要纳入”“纳入什么”“何以能纳入”等理论与现实问题构成论题的基本问题。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具有共生性。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生态文明也在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文明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实现两者无缝对接,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成为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生态文明 有机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价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7
8
作者 方世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4,20,共7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是多维价值取向。注重生态价值,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其重要内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需要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其中,价值观方面的革命最为根本。只有纠正传统的价值观,将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是多维价值取向。注重生态价值,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其重要内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需要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其中,价值观方面的革命最为根本。只有纠正传统的价值观,将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当代人的价值与下代人的价值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走向全面、长期和持久的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价值 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引论 被引量:7
9
作者 肖唐镖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4-47,共4页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引论肖唐镖评价一套政治体制完善与否,标志主要有两个:一是其价值目标或政治目的的合理性程度,即它是否符合社会与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二是其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程度,也就是它是否能...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引论肖唐镖评价一套政治体制完善与否,标志主要有两个:一是其价值目标或政治目的的合理性程度,即它是否符合社会与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二是其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程度,也就是它是否能使政治体制所内含的价值目标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权力 利益原则 价值追求 价值体系 人民主权 价值原则 价值观念 公共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忠荣 杨永志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生态社会主义为寻求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通过批判与重构两条路径为人类指出未来社会发展前景,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非正义性,主张以民主方式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社会构建和文化培植多维度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体... 生态社会主义为寻求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通过批判与重构两条路径为人类指出未来社会发展前景,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非正义性,主张以民主方式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社会构建和文化培植多维度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体现生态社会主义对结果平等、公正的终极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批判与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行合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终极目标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旭娟 蒋林 《当代教育论坛》 2017年第5期80-86,共7页
知行合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终极目标。但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浅表化、践行导引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发展存在不稳定性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出现知行不一现象。促进大学生社会... 知行合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终极目标。但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浅表化、践行导引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发展存在不稳定性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出现知行不一现象。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需要深化认知,为知行合一注入内在动力;强化导向,为知行合一提供制度保障;优化环境,为知行合一营造良好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终极目标 践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境遇、目标指向与实践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林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9,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指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上的功能体现和价值体现,它包括首要目标、实践目标和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指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上的功能体现和价值体现,它包括首要目标、实践目标和根本目标等三个层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能脱离当下中国的语境,亦不能忽视社会民众的现实需要,不仅需要政策指导、科学的理论灌输,更要靠一定机制,健全的实践机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现实境遇 目标指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建设体育目标价值体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典云 张细谦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9-91,共3页
建设体育目标价值体系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时代所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既为体育目标价值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符合我国的国情。以体育的三个价值区域统摄我国体育三大领域的细分价值,... 建设体育目标价值体系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时代所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既为体育目标价值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符合我国的国情。以体育的三个价值区域统摄我国体育三大领域的细分价值,以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确定体育价值的侧重面是应对我国体育独特复杂系统的有效途径。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是体育的核心价值;体育辐射到社会领域的价值是体育的重要价值;体育延伸到国家政治层面的价值是不可动摇的基础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目标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程:目标转译、内容转化与实施转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文婕 邝艺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0,共7页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预期课程和实施课程已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重教轻学”的问题,导致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学生“获得课程”的成效有待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就目标...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预期课程和实施课程已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重教轻学”的问题,导致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学生“获得课程”的成效有待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就目标维度而言,教师通过适当解释目标、目标交互式生成和目标路径化表达促进“教学目标”转译为“学习目标”,进而让教师携带的价值观教学目标成为学生自觉的学习追求并愿意为之持续付出努力;就内容维度而言,教师不能仅关注“教了什么价值观内容”,更要关注每位学生“学习与学得了什么价值观内容”,要通过关联学生已有经验、关注学生理解误区和运用“变易”范式促进“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进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学会教师教的价值观内容;就实施维度而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深度的价值观学习和开发支持学生价值观学习的认知性工具、反思性工具、实践性工具和社会性工具促进“强调教师教”转型为“重视学生学”,进而让学生深度的价值观学习得以发生,避免表面化、形式化的价值观教育,突破轰轰烈烈开展活动但学生只产生了“表层”的价值观学习等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价值观教育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学习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文化视域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目标与任务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永友 王锐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在大学文化视域下,应从国家对高校办学使命的目标要求、高校对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国际竞争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根本需求出发,确定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目标。大众化目标可分为过程性目标... 在大学文化视域下,应从国家对高校办学使命的目标要求、高校对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国际竞争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根本需求出发,确定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目标。大众化目标可分为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高校应以形成体现大学"理想文化"的校园文化价值观以及在办学全过程贯穿和践行校园文化价值观作为大众化的过程性目标,以高校师生认同、接受并主动践行校园文化价值观以及师生身上体现出校园文化价值观所要求的特有文化气质作为大众化的结果性目标,以建设校园文化价值观以及贯穿校园文化价值观的特色文化环境和专业化、系统化、立体化的特色文化平台作为大众化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视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众化目标 大众化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及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卫中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35,共3页
生态社会主义是近30年来在欧美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兴起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以生态效益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是其理论内核。它主张人类活动与生态发展和谐统一起来,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又能保护人类生存的... 生态社会主义是近30年来在欧美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兴起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以生态效益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是其理论内核。它主张人类活动与生态发展和谐统一起来,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又能保护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的途径。它的一些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国家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价值 生态危机 稳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审计关系人的生态文明观建设--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传联 齐晓安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论断,为环境审计"免疫力"的提高提供了科学指导。环境审计的主体、客体及委托者中存在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因素。以社会主义核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论断,为环境审计"免疫力"的提高提供了科学指导。环境审计的主体、客体及委托者中存在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因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进一步厘清环境审计关系人的观念问题,引领环境审计关系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有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审计关系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风险控制 马克思主义 “十八大”报告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目标的人民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史家亮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共5页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坚持把"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价值目标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理论,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人的自由...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坚持把"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价值目标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理论,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落实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坚持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目标的人民性。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人民性价值目标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目标 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生成逻辑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园媛 胡亚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9-134,共6页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内涵体现为多教育主体参与、多层次结构分级、多形态式样互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生成逻辑体现在微观层次上,要求从课程铺面式开展的现状转换为求精求细发展的态势;在...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内涵体现为多教育主体参与、多层次结构分级、多形态式样互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生成逻辑体现在微观层次上,要求从课程铺面式开展的现状转换为求精求细发展的态势;在中观层次上,要求激发课程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学校和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动态联系,实现课程发展转型升级;在宏观层次上,要求稳固课程设置的顶层架构设计。具体建设路径体现在微观层次上通过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现"两轮驱动";在中观层次上通过进一步促进各教育主体的协同实现课程动力转型;在宏观层次上使得教育课程实现金字塔式稳固架构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玉萍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3,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的是最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蕴含着生态伦理的内在价值,阐明了生态伦理的精神动力、规定了人对自然的行为实践。生态伦理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呈现新的路径:生态伦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的是最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蕴含着生态伦理的内在价值,阐明了生态伦理的精神动力、规定了人对自然的行为实践。生态伦理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呈现新的路径:生态伦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态度、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地位、焕发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契合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践行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