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5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1
作者 孙韶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0,共4页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依据和缺憾,阐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辩证关系。指出生产资料公有制不等于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的本质应从生产力、生产...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依据和缺憾,阐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辩证关系。指出生产资料公有制不等于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的本质应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的有机融合中加以鉴定;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仅是开始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呈现多层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本质 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与传统的生产资料公共所有
2
作者 韩志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9-60,共2页
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人们终于发现了一个事实:即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既没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也没有使得劳动人民享受到比资产阶级民主高出千百万倍的劳动人民民主。于是人们开姑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进行... 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人们终于发现了一个事实:即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既没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也没有使得劳动人民享受到比资产阶级民主高出千百万倍的劳动人民民主。于是人们开姑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进行反思: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末身不优越,还是我们在构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过程中存在错误呢?我以为是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 劳动生产 经济制度 享受 资本主义 公共 社会主义实践 资产阶级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
3
作者 王学东 《新视野》 1995年第1期26-27,56,共3页
关键词 生产资料公有制 中国 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现形式
全文增补中
维护土地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坚持农业生产责任制社会主义性质的核心问题
4
作者 王卫东 《社会主义研究》 1983年第2期36-37,共2页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农村,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是主要经济形式。”“近几年在农村建立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只能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决不能违背群...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农村,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是主要经济形式。”“近几年在农村建立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只能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轻率变动,更不能走回头路。”这不仅指明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性质,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农业生产责任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不少同志对这一历史性变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正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责任制 核心问题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性质 多种形式 合作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 土地所有制 资本主义 基本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5
作者 伍建文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1-14,共4页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问题 ,过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过一些误解。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 ,在生产资料的量和质的方面要体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要联系生产力状况 ,联系市场经济体制和人们的思想素质 ,认...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问题 ,过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过一些误解。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 ,在生产资料的量和质的方面要体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要联系生产力状况 ,联系市场经济体制和人们的思想素质 ,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 公有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般原理——兼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革与完善
6
作者 秦贤正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22,共8页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模式,实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结构。集体经济和全民经济先后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对于这些变革,有的同志认为不彻底,主张取消或叫...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模式,实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结构。集体经济和全民经济先后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对于这些变革,有的同志认为不彻底,主张取消或叫“淡化”公有制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实现私有化。这当然是错误的。也有一些同志对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对实行两权分离心存疑虑,唯恐离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 所有制 社会主义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再认识——基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宛晨 李松龄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在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状态下生产资料所有者能够获得消费者剩余,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导致贫富差距。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下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消费者剩余消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并不必然导致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劳动剩余产品。劳动产品... 在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状态下生产资料所有者能够获得消费者剩余,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导致贫富差距。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下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消费者剩余消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并不必然导致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劳动剩余产品。劳动产品在劳动者之间分配的合理性和生产资料计划配置的合理性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假设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能简单化为公有制加按劳分配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学模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14-18,共5页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包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三大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直接生产过程中企业领导层、中层管理人员和直接生产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包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三大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直接生产过程中企业领导层、中层管理人员和直接生产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等等。如果不把这些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正确处理,就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企业 经济制度 公有制 按劳分配 中国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有制形式和社会化生产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被引量:1
9
作者 房良钧 《现代哲学》 1985年第0期65-68,共4页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应该采取怎样的表述才较为具体和精确,这是不少同志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很不成熟,期待读者的指正。一旧过程结束和新过程开始,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建立,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应该采取怎样的表述才较为具体和精确,这是不少同志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很不成熟,期待读者的指正。一旧过程结束和新过程开始,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建立,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结束基础上产生的新矛盾。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生产 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资本主义私有制 相适应 资本主义灭亡 生产力发展 生产社会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问题
10
作者 宋全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7,共5页
依据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现状及其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马克思恩格斯确信,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所有制,即公有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和人... 依据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现状及其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马克思恩格斯确信,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所有制,即公有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社会生产力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马克思恩格斯 国家资本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资本主义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公有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市场的基本理论问题
11
作者 宋则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61-65,共5页
一、生产资料(产品)为什么是商品在全民企业之间交换的生产资料产品是否商品的问题上,目前大体存在四种观点,即“非商品论”、“商品外壳论”、“半商品论”(即计划调拨以外自由交换的部分是商品)和“全商品论”(我持第四种意见)。这四... 一、生产资料(产品)为什么是商品在全民企业之间交换的生产资料产品是否商品的问题上,目前大体存在四种观点,即“非商品论”、“商品外壳论”、“半商品论”(即计划调拨以外自由交换的部分是商品)和“全商品论”(我持第四种意见)。这四种理解,尽管在论点和论据上颇不相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谁都没有放弃“对这种交换必须实行等价或有偿让渡”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市场 社会主义 基本理论问题 产品所有权 商品论 计划市场 商品交换关系 等价交换 自由交换 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劳动力所有制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 被引量:2
12
作者 古克武 倪学鑫 荣兆梓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5期78-83,共6页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是任意的,政治经济学所要考察的,是生产要素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这种结合的特殊社会形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不仅要懂得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也必须懂得劳动力的归属关系。...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是任意的,政治经济学所要考察的,是生产要素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这种结合的特殊社会形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不仅要懂得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也必须懂得劳动力的归属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归个人所有的论证,是我们考察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形式的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 结合方式 劳动力个人所有制 劳动力所有制 结合形式 资本主义 联合劳动 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济广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0-88,共19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共产主义的具体特征都由公有制这一基本特征决定的从属性特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早已是现实的存在而非远大理想。生产力高度发展与...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共产主义的具体特征都由公有制这一基本特征决定的从属性特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早已是现实的存在而非远大理想。生产力高度发展与产品极大丰富、经济的计划性等社会属性并非共产主义所独有,计划经济、消灭职业分工和三大差别、商品经济消失、劳动成为第一需要等设想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也不一定能实现,按需分配不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也难以实现。把这些非必要内容列入共产主义特征会使共产主义的可信性受到极大影响。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或根本特征,人的发展总会有限,不应拔高人的发展淡化公有制。按劳分配、民主管理和人与自然和谐是共产主义的重要必备特征。准确把握共产主义的内涵与特征,才能正确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的初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 公有制 人的发展 按需分配 共产党人的初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再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永正 贾星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义是“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不是指消费品,而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精髓,不是所谓“直接结合”,而是控制权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的关键,是劳动者群体行使控制权。
关键词 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个人所有制 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微观实现形式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太淼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10-15,共6页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微观实现形式李太淼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这样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的:在国内,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不平衡,各种劳动方式并存;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客观存在着人们的利益矛盾和差别;中国不可能逾...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微观实现形式李太淼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这样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的:在国内,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不平衡,各种劳动方式并存;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客观存在着人们的利益矛盾和差别;中国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发展阶段,而必须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微观实现形式 传统公有制模式 农民个体所有制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经济 国有企业改革 多种经济成分 国有经济 公有制为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市场的目标模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昭钧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7年第1期62-65,共4页
商品经济实质上就是市场经济。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市场体系不完善是影响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 商品经济实质上就是市场经济。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市场体系不完善是影响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其中,商品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商品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资料市场二大部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市场 商品市场 完善市场体系 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 生产资料流通 物资 自由流通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国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评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志忠 张雪瑞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2-116,共5页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对前东欧的"国有制"和"社会所有制"进行了批判。他们认为"公有制等于国有制"的错误在于:可能有许多所有制形式比生产资料的国有制形式更接近于社会主义的目标;国有制在相当程度上...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对前东欧的"国有制"和"社会所有制"进行了批判。他们认为"公有制等于国有制"的错误在于:可能有许多所有制形式比生产资料的国有制形式更接近于社会主义的目标;国有制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官僚所有制";国有企业的完全自主权受到限制等。他们认为,前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归根到底不能解决社会所有制与市场机制的矛盾。在所作批判的基础上,他们又设计了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合作所有制形式、证券所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形式和资本的社会化和公有化形式。他们中的部分人也主张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与公有制的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社会主义 国有制 社会所有制 公有制 私有制 混合所有制 实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含义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绵勇 毛日清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1-33,共3页
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平等地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共同劳动。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现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实质上都是国有 ,没有反映出社会主... 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平等地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共同劳动。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现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实质上都是国有 ,没有反映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以劳动者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应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国有制只是公有制的一种特殊实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创新 国有制 集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结合方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光辉 朱邦宁 《社会科学研究》 1983年第3期10-14,共5页
一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的,他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 一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的,他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资本论》第2卷,第44页)这个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也是适用的。因此,要弄清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必须研究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方式 生产资料 全体劳动者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劳动力 经济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研究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与实现形式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珏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6-18,共3页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与实现形式王珏传统意识形态把国有制与公有制等同起来是不正确的。在科学的意义上,国有制与公有制存在着重大的区别。国有制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恰恰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公有制——原始公有制解...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与实现形式王珏传统意识形态把国有制与公有制等同起来是不正确的。在科学的意义上,国有制与公有制存在着重大的区别。国有制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恰恰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公有制——原始公有制解体的结果之一。国有制可以存在于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公有制 所有制形式 实现形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