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能把非物质生产劳动排除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之外——试从劳动二重性观点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
1
作者 雎国余 《经济科学》 1983年第4期53-58,52,共7页
在有关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的争论中,不少同志坚持认为,不仅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而且资本主义生产劳动,都不应当把非物质生产劳动包括在内。原因在于非物质生产领域劳动,既不生产使用价值,又不创造价值,用于这方面的劳动耗费是对社会财... 在有关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的争论中,不少同志坚持认为,不仅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而且资本主义生产劳动,都不应当把非物质生产劳动包括在内。原因在于非物质生产领域劳动,既不生产使用价值,又不创造价值,用于这方面的劳动耗费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扣除,并且断定这种见解是符合马克思的观点的。但是,如果我们从理解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学说方面考察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上述见解不仅不符合马克思的许多论述,而且在理论上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非物质生产领域 非物质生产劳动 劳动二重性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马克思 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劳动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
2
作者 左中海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1-8,共8页
如何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学术界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本文以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为依据,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作一探讨。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马克思对生产劳动问题的研究是从简单劳动过程入手的,正是... 如何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学术界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本文以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为依据,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作一探讨。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马克思对生产劳动问题的研究是从简单劳动过程入手的,正是从对简单劳动过程的研究中得出了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中进行了详尽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马克思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制度 劳动问题 剩余价值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劳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界限
3
作者 陆立军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2期70-73,共4页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流行的观点是,生产劳动只能以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为限。但是,早在六十年代,以及在近年来重新展开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某些劳动也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的新见解。我认为这种见解比较符合马克思研究...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流行的观点是,生产劳动只能以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为限。但是,早在六十年代,以及在近年来重新展开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某些劳动也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的新见解。我认为这种见解比较符合马克思研究有关生产劳动问题的方法。然而,至今仍有不少同志对此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如果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围划得这样宽,那么是否还能承认非生产劳动的存在呢?究竟什么是划分生产劳动同非生产劳动的界限?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非物质生产领域 马克思恩格斯 六十年代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形式 劳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理论探索
4
作者 凌亢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4-35,共2页
马克思资本主义的狭义生产劳动是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广义 劳动是能给资本家提供利润的雇佣劳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狭义劳动是直接或间接从事物 质资料生产并能为社会提供剩余产品的劳动,广义劳动就是营业性劳动。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剩余产品 营业 剩余价值 资本家 雇佣劳动 利润 事物 狭义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实践中的新问題
5
作者 陈元生 《经济科学》 1987年第2期7-13,65,共8页
马克思逝世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出现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它引起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出现某些新变化,同时也使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在实践中产生不少新问题。认真考察这些新变化和新问题,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 马克思逝世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出现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它引起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出现某些新变化,同时也使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在实践中产生不少新问题。认真考察这些新变化和新问题,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深入探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问题的实践依据和必要前提。一、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发生的新变化当代新技术革命,使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发生了与马克思时代不同的新变化。这种新变化在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二重过程,即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中,都有明显的表现。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新变化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非物质生产领域 生产过程 非物质生产部门 马克思 新技术革命 劳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划分的认识
6
作者 慕青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2期74-76,共3页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按照什么标准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下面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肤浅认识。一、生产劳动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重含义的概念任何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都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按照什么标准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下面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肤浅认识。一、生产劳动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重含义的概念任何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都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正是从这两方面出发的。首先,马克思从生产力的角度,即从简单劳动过程的结果,考察了生产劳动的一般。马克思写道:“劳动过程首先要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加以考察。”①“如果整个劳动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②所以从马克思对生产劳动所作的最抽象最一般的表述来看,或者从一般劳动过程的观点看,只有创造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马克思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劳动过程 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过程 生产 物质产品 剩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7
作者 戴玉林 《江淮论坛》 1981年第6期102-103,共2页
马克思曾从抽象和具体两种意义上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进行考察。我们从中看到,所谓从抽象意义上,亦即是从简单劳动过程考察的,所谓从具体意义上则是从“社会规定了的”劳动过程考察的。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首先是抽象地、和它的各... 马克思曾从抽象和具体两种意义上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进行考察。我们从中看到,所谓从抽象意义上,亦即是从简单劳动过程考察的,所谓从具体意义上则是从“社会规定了的”劳动过程考察的。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首先是抽象地、和它的各种历史形态相独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劳动过程 马克思 历史形态 社会规定 抽象意义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具体意义 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指导思想问题
8
作者 陆立军 《江淮论坛》 1981年第6期9-13,共5页
在当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的讨论中,不但“宽”、“窄”、“中”三种划分的口径不一,而且口径大体相同的学者中,也有许多细微的差别。 为了使认识逐步趋于统一,从理论上来说,有两个问题很值得注意:一是应全面... 在当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的讨论中,不但“宽”、“窄”、“中”三种划分的口径不一,而且口径大体相同的学者中,也有许多细微的差别。 为了使认识逐步趋于统一,从理论上来说,有两个问题很值得注意:一是应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有关理论、方法;二是学习、运用这些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指导思想 生产劳动 马克思 学术界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中”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非生产劳动 被引量:1
9
作者 巫继学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0-44,共5页
体制改革中一直忽视非生产劳动理论问题 体制改革不仅涉及经济生活,而且必然相联社会政治生活,不仅关乎生产劳动,而且必然联系非生产劳动。行政体制改革如果从深刻的经济关系来看,理应推出非生产劳动问题。为什么涉及行政体制改革时反... 体制改革中一直忽视非生产劳动理论问题 体制改革不仅涉及经济生活,而且必然相联社会政治生活,不仅关乎生产劳动,而且必然联系非生产劳动。行政体制改革如果从深刻的经济关系来看,理应推出非生产劳动问题。为什么涉及行政体制改革时反反复复,一波三折?为什么行政管理机构在精减中反倒一胀再胀?为什么管理效率不因人多而提高却适得其反?从非生产劳动理论深度上进行认识,无疑会加深包括推行公务员制度在内的行政体制改革的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 行政体制改革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服务劳动 公共必要价值 生产部门 社会生产 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
10
作者 智效和 《经济科学》 1983年第2期24-29,23,共7页
(一) 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有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基础的特殊的生产劳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反映着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本质。马克思研究生产劳动理论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劳动,坚持从生产关系... (一) 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有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基础的特殊的生产劳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反映着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本质。马克思研究生产劳动理论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劳动,坚持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这一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对于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也是完全适用的。从生产关系上考察生产劳动,必须把握生产关系本质,揭示生产劳动的特殊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 生产关系本质 劳动成果 马克思 使用价值 满足需要 资本主义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探索生产劳动理论——评《生产劳动理论与实践》
11
作者 李平安 《人文杂志》 1987年第5期68-70,共3页
何炼成同志的著作《生产劳动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并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作了初步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劳... 何炼成同志的著作《生产劳动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并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作了初步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产劳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问题,何炼成同志从六十年代初就开始了研究,他当时在《经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实践 理论与实践 非物质生产领域 特殊含义 划分问题 窄派 马克思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振羽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3期126-134,共9页
非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即服务劳动是否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或者说是否是属于非生产劳动,这是经济学界长期来存在的争论的难题.倘若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由此去考察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非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即服务劳动是否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或者说是否是属于非生产劳动,这是经济学界长期来存在的争论的难题.倘若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由此去考察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不难较正确地认识这个难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理论 生产劳动 物质资料生产 非物质生产 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 服务劳动 社会需要 劳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标准和范围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陈元生 《理论月刊》 1986年第8期12-16,29,共6页
在展开问题的研究之前,有必要明确一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为什么要提出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而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的区别和... 在展开问题的研究之前,有必要明确一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为什么要提出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而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的区别和联系是:前者仅指与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直接对立的,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特征的生产劳动。后者除了主要包括前者以外,还包括社会主义社会中共他经济形式的劳动,如,非社会主义的个体经济劳动和国家资本主义劳动等等。前者是后者的主体,后者的其他部分是前者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使用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部门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 劳动 规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之分
14
作者 赵汉平 《求是学刊》 1986年第6期52-56,共5页
关键词 非物质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使用价值 社会主义社会 劳务 家务劳动 创造价值 社会生产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必须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
15
作者 朱杰 张中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5-24,共10页
科学地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界限,是直接关系到准确计算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及其生产、分配、积累和消费等项经济指标,开展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研究,搞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首要前题。因而近年来,... 科学地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界限,是直接关系到准确计算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及其生产、分配、积累和消费等项经济指标,开展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研究,搞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首要前题。因而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和体制改革工作的进行,在经济学界和统计学界围绕着如何建立健全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确定国民收入的科学范畴,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此,愿就此问题谈一点我们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条件下 国民收入 相适应 马克思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16
作者 陈永志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5期27-32,共6页
一、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物质规定性 从单纯劳动过程看,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一般的原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适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同样!必须是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劳动。虽然,生产物质财富,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具有决定意义的... 一、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物质规定性 从单纯劳动过程看,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一般的原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适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同样!必须是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劳动。虽然,生产物质财富,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具有决定意义的本质特征,没有给生产劳动打下社会主义的印记,但是,它却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内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使劳动具有生产性,就必须参与物质财富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条件 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物质规定性 物质财富 劳动过程 劳动一般 财富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17
作者 李可 雷在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5,共5页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重新开展了讨论。如何运用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中心。我们想就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概念,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比例,以及生产劳动理论与两个文...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重新开展了讨论。如何运用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中心。我们想就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概念,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比例,以及生产劳动理论与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谈一点粗浅的体会,以就正于同志们。(一)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概念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标准是什么?这是讨论中涉及较多,且分歧较大的问题。马克思关于划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方法论,特别是他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性质的科学预见,为我们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前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分析,始终坚持从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过程出发,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核心,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实质。他指出:“从一般劳动过程的单纯观点出发,实现在产品中的劳动,更切近些说,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对我们就表现为生产劳动。但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观点出发,则要加上更切近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生产过程 精神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物质生产 社会主义条件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精神生产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立军 《经济科学》 1982年第3期17-22,共6页
(一)精神生产的内容和特点按照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和方法,对任何社会制度下的生产劳动,都应从社会形式规定性及其基础和承担者——劳动的具体内容两重见地去考察。关于生产劳动的具体內容,马克思曾作过如下最一般、最抽象的表述:... (一)精神生产的内容和特点按照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和方法,对任何社会制度下的生产劳动,都应从社会形式规定性及其基础和承担者——劳动的具体内容两重见地去考察。关于生产劳动的具体內容,马克思曾作过如下最一般、最抽象的表述:如果整个劳动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我认为,尽管马克思这段话本身所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但它同时也是对作为社会形式规定性承担者的其他一切劳动内容所作的一般的、抽象的论述。它告诉我们:任何生产劳动,都首先必须是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本身),并生产出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从而都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精神产品 使用价值 具体内容 马克思 物质生产劳动 生产领域 劳动时间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
19
作者 易炼红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36-41,共6页
近几年,我国经济学界对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大致形成了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第三产业的劳动根本没有什么生产性可言;第二种看法则相反,断言第三产业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第三种看法介于前两者之间,提出第三产业的劳动有生产性与非生... 近几年,我国经济学界对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大致形成了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第三产业的劳动根本没有什么生产性可言;第二种看法则相反,断言第三产业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第三种看法介于前两者之间,提出第三产业的劳动有生产性与非生产性之分。我们认为,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则在于,各种观点对生产劳动的定义各异,且有某些文章把不同涵义的生产劳动混在一起,有鉴于此,笔者试图根据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和现实的客观情况,通过区分三种涵义的生产劳动,以辨明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劳动性质 社会主义条件下 马克思恩格斯 使用价值 国民收入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劳动过程 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理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0
作者 凌亢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46-49,共4页
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理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凌亢在生产劳动理论讨论中,我国经济理论界出现了以窄、宽两派为主的观点。窄派严守只有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的界限。宽派则从劳动协作性质出发,把物质... 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理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凌亢在生产劳动理论讨论中,我国经济理论界出现了以窄、宽两派为主的观点。窄派严守只有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的界限。宽派则从劳动协作性质出发,把物质生产过程的概念做一层又一层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马克思主义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劳动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坚持与发展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物质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 有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