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9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 被引量:5
1
作者 屈炳祥 《学习论坛》 2011年第3期32-37,共6页
加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我们的要求,而且也是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深入发展的一种现实需要。因为我们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经过30多年的艰苦实践与悉心探索,我们的目... 加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我们的要求,而且也是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深入发展的一种现实需要。因为我们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经过30多年的艰苦实践与悉心探索,我们的目的基本达到了。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还很不完善、很不健全,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之不断完善、成熟与发展起来。这是我国下一步改革一定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生产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 科学发展观 科学改革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含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创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津 郭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3期12-16,共5页
针对当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种看法,认为,这个建设过程不仅是一系列的方法创制,它的真实含义是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创制,其直接针对是打破责任制以及各种权宜性或过渡性措施的局限,在城乡统筹的意义上谋求共同富裕。社会主... 针对当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种看法,认为,这个建设过程不仅是一系列的方法创制,它的真实含义是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创制,其直接针对是打破责任制以及各种权宜性或过渡性措施的局限,在城乡统筹的意义上谋求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理念在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延续,更是社会主义自身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既延续又改革的原创特性主要体现为,它的建设内容和可能途径始终是互为因果和互为表里的;新农村建设的创制必须依据社会主义原则,而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将确证和充实着社会主义自身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与创制 生产关系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发展生产力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统一起来 被引量:5
3
作者 卫兴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7-42,共6页
要依据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既要重视我国提出生产力标准的重要意义,也应重视而不应忽视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内的社会主义价值判断标准。每个社会制度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要混淆两种视... 要依据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既要重视我国提出生产力标准的重要意义,也应重视而不应忽视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内的社会主义价值判断标准。每个社会制度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要混淆两种视角的判断标准。其一是在剥削制度下统治阶级及其主流观点的判断标准,认为其剥削制度是公平的、合理的、正义的;其二是马克思对各种社会制度的价值判断标准,既肯定一切剥削制度的存在和更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用道义原则去说明,但又不认同各种剥削制度是公平的、正义的,还批判了资本主义辩护士的观点。发展社会主义,应将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价值判断标准统一起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理念,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指导意见,事实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价值判断标准。有人宣扬唯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这是完全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价值判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再认识
4
作者 李连清 许文建 薛维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15,共6页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再认识李连清,许文建,薛维君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表明:要使改革事业顺利发展,实现旧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就必须正本清源,弄清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澄清各种误解或曲解,还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再认识李连清,许文建,薛维君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表明:要使改革事业顺利发展,实现旧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就必须正本清源,弄清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澄清各种误解或曲解,还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并根据实践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本质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投资和消费的一致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江 《当代经济管理》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投资和消费是关系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变量,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国民经济问题。以往对二者关系的解读,只是分析了投资和消费的一般属性;在不同生产关系条件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投资和消费的之间... 投资和消费是关系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变量,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国民经济问题。以往对二者关系的解读,只是分析了投资和消费的一般属性;在不同生产关系条件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投资和消费的之间的关系又各具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和消费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能简单化为公有制加按劳分配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学模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14-18,共5页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包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三大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直接生产过程中企业领导层、中层管理人员和直接生产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包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三大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直接生产过程中企业领导层、中层管理人员和直接生产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等等。如果不把这些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正确处理,就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企业 经济制度 公有制 按劳分配 中国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
7
作者 王永江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6期88-91,共4页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之后,还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论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性质与状况这一原理的,也是与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思想相一致的。本文拟从理论上探讨...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之后,还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论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性质与状况这一原理的,也是与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思想相一致的。本文拟从理论上探讨如何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性质 社会生产 生产力发展 完善 四个阶段 生产资料所有制 马克思主义 劳动者 生产资料所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特质研究
8
作者 伍光良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68-70,共3页
社会发展始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辩证运动过程,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特定的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是既定的,社会发展只能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其开辟道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这是人类历史上最... 社会发展始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辩证运动过程,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特定的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是既定的,社会发展只能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其开辟道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关系,依据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作用调节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建立起适合生产力水平的效率与公平的张力结构是社会改革的出发点。市场追求效率,政府管理公平,市场不会犯错误,公平与效率的结构失范引发的社会不公,不能怪市场,只能问责于政府,强调效率优先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效率的实现与进一步提升,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公平底线之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发展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9
作者 白暴力 王胜利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9-57,共9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指出了其发展趋势和建设任务,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经过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改革,生产关系更加完善,这是新时代中国特...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指出了其发展趋势和建设任务,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经过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改革,生产关系更加完善,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因此,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在解决生产关系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生产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再造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关系的理论思考
10
作者 董志民 何鹤鸣 《商业研究》 CSSCI 1992年第5期3-5,16,共4页
我国的改革,以年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标志,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随着改革深度和力度的加大,活跃的生产力明显地受到生产关系束缚。因此,是否重新构造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生产关系,直接关系到改革成败,是当前的中心课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我国生产力状况出发 变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1
作者 智士才 《经济问题》 1981年第11期20-23,共4页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中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这条经验,是我们党经历三十二年的曲折,付出了重大历史代价才得来的.珍惜...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中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这条经验,是我们党经历三十二年的曲折,付出了重大历史代价才得来的.珍惜这条经验,并以此为借鉴,在实践中创造和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水平 我国现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 个体经济 社会化程度 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再生产
12
作者 赵智 刁仁德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2年第6期22-26,共5页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发端于农村,广大的中国农民,在劳动和经营方面有了相对的自主和独立,其结果是农村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劳动生产率的成倍提高。但农村改革所包涵的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是否可以对城市以企业为中心的改革提供某些启发呢?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 生产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商品经济 劳动生产 中国农民 思想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改革中发展
13
作者 谌克祥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2,共4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改革中获得了重大的发展,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深入研究这一发展,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理论观点,在理论上和对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改革中获得了重大的发展,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深入研究这一发展,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理论观点,在理论上和对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所有制关系 公有制实现形式 邓小平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市场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公有制 按劳分配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从经典论述到中国式“迂回” 被引量:5
14
作者 汪毅霖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71,共13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史视角考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尤其是俄国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可发现社会主义社会始终都在为发展特定时代特定含义的新质生产力而试验与之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推动不发达的...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史视角考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尤其是俄国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可发现社会主义社会始终都在为发展特定时代特定含义的新质生产力而试验与之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推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基于高度发达的先进生产力的共同富裕。从生产关系改革的方法来看,社会主义的真实生产关系并未教条地照搬马克思的经典论述,而是随着经典论述的本土化时代化而不断引入新的思想资源和制度试验。于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改革既存在传统的“迂回式变迁”,更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迂回”的再升级。升级后的新生产关系结合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致力于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计算 迂回式变迁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矛盾同一性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起点——论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应从商品开始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赤锋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4期81-84,共4页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在建立他的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时所采取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根本内容。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在建立他的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时所采取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根本内容。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把经济范畴无矛盾地彼此漠不相关地罗列出来的形而上学方法,作了尖锐的批评,指出:经济学的范畴本身就是矛盾的同一,“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为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因为,作为矛盾的关系,只能是对立双方相互关联的关系。用黑格尔的话来说,矛盾着的双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矛盾同一性 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对立统一规律 资本主义社会 政治经济学体系 所有制 科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劳分配是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经济范畴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殿清 李春翔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2-45,20,共5页
关键词 按劳分配 生产条件的分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分配方式 生产条件所有制 所有制关系 分配关系 劳动者 配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步骤——论经济责任制的必然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文汉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2年第5期40-46,共7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发挥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无论在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中,都必须认真实行经营管理上的责任制。”这一指示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了最近几年实行责任制的经验,为适应我国实现社...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发挥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无论在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中,都必须认真实行经营管理上的责任制。”这一指示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了最近几年实行责任制的经验,为适应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要求而确定的唯一正确的方针。早在195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劳动者 按劳分配规律 社会主义经济 国家所有制 劳动量 马克思恩格斯 国营企业 相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在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分配
18
作者 张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15,共2页
生产关系所包含的内容是一个矛盾体系。这种矛盾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中表述虽然有所区别,但其分析的方法和强调的重点是一致的,都是把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矛盾体系来研究,在分析这个矛盾体系时,都强调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 生产关系所包含的内容是一个矛盾体系。这种矛盾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中表述虽然有所区别,但其分析的方法和强调的重点是一致的,都是把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矛盾体系来研究,在分析这个矛盾体系时,都强调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决定作用,都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把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研究生产关系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的矛盾理论,对人们特别是无产阶级认识社会,并在实践上指导变革、改造社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矛盾 主要方面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矛盾体系 我国现阶段 分配问题 生产资料所有制 矛盾理论 决定作用 公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反对“和平演变”中的作用
19
作者 于连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8,共2页
防止和平演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全党和全社会必须严肃对待的重大现实问题,它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结合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高度进行科学的分析,进一步深刻认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 防止和平演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全党和全社会必须严肃对待的重大现实问题,它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结合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高度进行科学的分析,进一步深刻认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防止“和平演变”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意识 深刻认识 政治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领域 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责任制是完善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有效方式
20
作者 王才楠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1期97-98,共2页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还没有取得本来应该取得的更大成就,其主要原因,就生产关系方面来说,除了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外,还由于没有找到一种适合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从而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优越性没有得...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还没有取得本来应该取得的更大成就,其主要原因,就生产关系方面来说,除了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外,还由于没有找到一种适合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从而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试行经济责任制以来的实践,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方式,给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带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财贸等部门,凡是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单位,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了一派令人鼓舞的生气勃勃的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责任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劳动者 有效方式 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 生产资料 使用权 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