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区经济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茂才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随着 2 0世纪 90年代前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蒙受了一次巨大的挫折与挑战。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最集中地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发展和完善上。 2 0年来 ,无论是东... 随着 2 0世纪 90年代前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蒙受了一次巨大的挫折与挑战。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最集中地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发展和完善上。 2 0年来 ,无论是东部沿海特区的开放与经济的飞速发展 ,还是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以及各地普遍搞的各种类型的高新技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私营经济园区、博士高科技园区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区经济 特色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文胜 《毛泽东研究》 2019年第4期45-48,共4页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长期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度,如何接受产生于西欧工业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有着将新中国建设成为现...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长期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度,如何接受产生于西欧工业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有着将新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世界强国的强烈愿望,为此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 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 马克思主义 工业化国家 现代化建设 世界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论特色
3
作者 吴仁平 《求实》 1999年第5期14-15,共2页
方法犹如桥或船。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可能实现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今天,学习、研究和掌握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 方法犹如桥或船。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可能实现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今天,学习、研究和掌握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特色 三个“有利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时代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试验——湛江仪表厂成功引进、吸收、提高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哲学断想
4
作者 夏英林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4-66,共3页
湛江仪表厂是国家机电部定点生产流量仪表的专业厂,1988年1月引进美国布鲁克斯(BROOKS)公司的不锈钢椭圆齿轮流量计制造技术和关键设备,于1990年5月试制成功并初见成效。该产品批量鉴定投产后,每年生产不锈钢、铸钢。
关键词 先进技术 制造技术 发展道路 定点生产 专业厂 工程技术人员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引进技术 技术资料 椭圆齿轮流量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劳动就业问题
5
作者 马亚功 刘铁凉 《学习与探索》 1979年第4期33-37,共5页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概念是在生产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们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很显然,生产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劳动力充分就业提供了客观可能性;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则要求...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概念是在生产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们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很显然,生产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劳动力充分就业提供了客观可能性;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则要求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我们的党和国家极为关怀人民的生活,对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极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劳动力 就业问题 劳动就业 充分就业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劳动者 劳动人民 就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内容
6
作者 马仲良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2期31-37,共7页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 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毛泽东思想 现代社会 三个阶段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7
作者 熊崇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1-54,共4页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七十年。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的奋斗历程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于推进...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七十年。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的奋斗历程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于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贡献.使我们更加坚定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必胜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社会现代化 中国历史发展 中国现代化 中国人民 历史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又一新成果——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8
作者 刘行焱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3期40-42,共3页
【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一书,是武汉大学哲学系雍涛、陈祖华、李南熏等同志继他们撰写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概论》之后的又一新著。读后深感这本书坚定地贯彻了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理论工作要为社会主义... 【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一书,是武汉大学哲学系雍涛、陈祖华、李南熏等同志继他们撰写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概论》之后的又一新著。读后深感这本书坚定地贯彻了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理论工作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的根本方针,表现了作者们敏锐的观察力,比较高的理论勇气和理论修养以及他们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新进展。它的出版,对于广大读者深刻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新成果 新时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服务 武汉大学哲学系 哲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新思路
9
作者 邓敬雷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55-59,共5页
试论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新思路邓敬雷当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世界上只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以血腥的原始积累为起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二是通过农副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实现高积累的苏联... 试论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新思路邓敬雷当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世界上只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以血腥的原始积累为起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二是通过农副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实现高积累的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模式。毛泽东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苏联模式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独立性 重工业 《论十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贡献
10
作者 马仲良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115-122,共8页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贡献马仲良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人民选择...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贡献马仲良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为了使中国现代化马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选集》 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中国无产阶级 中国革命 帝国主义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的关系的思考
11
作者 王少明 彭必源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5-26,共2页
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及其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理论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正确区分它们的关系对于澄清人们的认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两者之间有不同层次。关于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的区别,列宁... 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及其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理论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正确区分它们的关系对于澄清人们的认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两者之间有不同层次。关于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的区别,列宁作过这样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理论 必然性 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目标 运动过程 目的性 社会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新的思考,有益的探索──评《论社会主义的现代取向》
12
作者 丁心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130-131,共2页
全新的思考,有益的探索──评《论社会主义的现代取向》丁心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向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初步形成,伴随而来的一些社会深层次的问题也日渐显露,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的... 全新的思考,有益的探索──评《论社会主义的现代取向》丁心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向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初步形成,伴随而来的一些社会深层次的问题也日渐显露,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的社会主义有何区别?它与当今人类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主义 现代取向 新的思考 政治稳定 现代公有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国有制 未来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
作者 刘明亮 连宽民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重要思想 全球化背景 党的建设 经济全球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全球化时代 全球化浪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14
作者 裴大新 《社会主义研究》 1984年第4期27-30,21,共5页
一、问题的提起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我国解放前后均有若干专著问世。在八十年代的今天,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尤有加强这种研究的必要。但社会主义思想史作为一门学科,至今仍没有比较确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往的研究者们... 一、问题的提起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我国解放前后均有若干专著问世。在八十年代的今天,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尤有加强这种研究的必要。但社会主义思想史作为一门学科,至今仍没有比较确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往的研究者们,有的把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起点确定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高度发展,阶级对立日益简单化了的十九世纪,有的则指出应从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十五、六世纪开始,有的甚至把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上溯到草昧初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内涵 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史研究 私有制 共产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主义大穷国出发搞四化
15
作者 陈星 《求实》 1981年第4期2-9,共8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领导同志反复指示,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搞四化。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我国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领导同志反复指示,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搞四化。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我国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地理环境和人口,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研究我国的基本国情,要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地理环境和人口三个方面来考查。从这三个方面看: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是一个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的起点上起步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穷国。一句话,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穷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劳动力 生产力水平 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客观事实 我国社会主义 社会生产力 地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自觉能动性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
16
作者 凌厚锋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3年第7期13-19,共7页
50年代中期我们党开始了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问题的探索。这就涉及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正确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实践表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经走过一段曲折的路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 50年代中期我们党开始了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问题的探索。这就涉及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正确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实践表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经走过一段曲折的路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探索,并且正确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问题,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锐意改革,艰苦奋斗,使神州大地发生了伟大的变革,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条件下怎样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问题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逐步获得解决,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自觉能动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条件 自觉能动性 毛泽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17
作者 梁枫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11,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说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现代化 西方列强 丰富和发展 唯物史观 经济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方法,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问题
18
作者 刘嵘 《学术研究》 1983年第6期18-23,共6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方法,深入探索我们面临的新的伟大历史时期所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问题。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勋,不仅在于领导中国党和人民,把一...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方法,深入探索我们面临的新的伟大历史时期所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问题。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勋,不仅在于领导中国党和人民,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变成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逐步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指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为形成和丰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才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的伟大历史任务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72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战争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思想方法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 有中国特色 邓小平文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泽东同志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两大问题 被引量:6
19
作者 傅恩月 魏中海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32-33,共2页
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观点及局部实践,虽然早在近代前后就已萌发了,但由于中国国情的复杂性,针对中国现代化面临的社会历史前提和发展道路的实际开拓却发生在20世纪。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这一波澜壮阔的推进过程中,站在时代前列的三... 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观点及局部实践,虽然早在近代前后就已萌发了,但由于中国国情的复杂性,针对中国现代化面临的社会历史前提和发展道路的实际开拓却发生在20世纪。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这一波澜壮阔的推进过程中,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 毛泽东 孙中山 邓小平 20世纪 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本质 中国现代化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历史前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自己的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演进、路径选择与价值追求 被引量:65
20
作者 唐亚林 周昊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38,共10页
现代化是一个多面向的变迁过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化的必然选择。在全世界范围内,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相继开启了各自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以“资本占有”为主导逻辑的现代化发展理念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的是以“发展共... 现代化是一个多面向的变迁过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化的必然选择。在全世界范围内,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相继开启了各自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以“资本占有”为主导逻辑的现代化发展理念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的是以“发展共享”为主导的逻辑取向。历经了“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演进,中国的现代化理论逐渐充实,并在新时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组织现代化等六个方面齐头并进,其落脚点在于实现人与社会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均衡而协调的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走自己的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在西方异化的现代化道路与失衡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已经弊端频现的当下,为渴望独立自主发展的国家开拓出一条走向现代化的新的康庄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人与社会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