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1
作者 田兵兵 辜德宏 卿凯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探索政社互动的新型举国体制,打造竞技体育多元协同治理体系;联动政社多元主体,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青训体系;强化科技助力,提升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统筹赛事安排,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强化思想引领,促进竞技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竞技体育 实践路径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理论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重大贡献
2
作者 何建华 李一平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6期10-14,共5页
邓小平在探索我国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始终坚持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相统一,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他在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时,十分注意在世界历史体系中来考察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质,又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 邓小平在探索我国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始终坚持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相统一,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他在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时,十分注意在世界历史体系中来考察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质,又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分析世界历史体系的制约作用,从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视角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具体研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邓小平有关落后国家的现代化理论不仅是振兴中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灯塔,是中国走向21世纪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于推进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促进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后国家 邓小平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世界历史体系 发展生产力 方法论原则 建设实践 历史发展 民族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学习和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3
作者 曾牧野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8,共4页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者强调伟大的革命运动 ,必须有正确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 ,全面深刻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主要内容、要求 ,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者强调伟大的革命运动 ,必须有正确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 ,全面深刻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主要内容、要求 ,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好我们的党”的根本性问题 ,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后作者还论述了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同时 ,如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三个代表"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先进性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的基本形式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明富 蔡永生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8-20,共3页
一、毛泽东同志在实践形式问题上的贡献及其影响 首先,毛泽东同志从实践领域和范围的广阔性出发,提出了实践形式多样性的思想。他在《实践论》中写道:“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 一、毛泽东同志在实践形式问题上的贡献及其影响 首先,毛泽东同志从实践领域和范围的广阔性出发,提出了实践形式多样性的思想。他在《实践论》中写道:“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在毛泽东同志看来,人类实践的领域和范围是十分广阔的,凡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一切活动,凡是人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做或行动,都可以称之为实践活动。因此,人类实践活动的形式也就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 基本形式 阶级斗争 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改革 改造自然 科学实验 毛泽东同志 社会发展 实践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论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献苏 杨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5,共5页
积极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要以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为方向指引,以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为... 积极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要以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为方向指引,以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为牢固根基,以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为丰厚滋养,以实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为责任担当,进而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发展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家庭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必然 成功的实践——坚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6
作者 张 武 李步楼 刘宝三 《湖北社会科学》 2000年第11期4-6,共3页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信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 必由之路 振兴 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大问题 坚定
全文增补中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冬冬 齐卫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6,共11页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分别表现为: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分别表现为: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愿景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从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有助于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总体来看,其经验与智慧可以概括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本保证;实现人民利益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价值旨归;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认知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科学依据;对发展阶段的系统谋划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战略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目标 话语 小康社会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3-37,共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在文化领域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这是基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面临历史性变革作出的科学研判和整体谋划,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在文化领域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这是基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面临历史性变革作出的科学研判和整体谋划,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蕴。全会从四个方面展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部署,既有前期改革举措的延续和深化,也有创新举措的设计和安排。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加强系统整体设计,以思想价值引领凝聚改革共识,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强化技术赋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被引量:52
9
作者 周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3期4-8,共5页
2002年10月,我们在湖南永州成功地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重点交流和宣传了农业高职人才培养中产学研结合的经验,明确了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在这一思想的... 2002年10月,我们在湖南永州成功地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重点交流和宣传了农业高职人才培养中产学研结合的经验,明确了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 中国 产学研结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逻辑进路、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占斌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246,共11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以及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走向复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路径展现为: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时代主题,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路径,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制度重点,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前进方向,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形成逻辑 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9,共2页
回顾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我们深化了对"办什么样的高等职业教育"和"怎样办好高等职业教育"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并正在形成共识.这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 回顾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我们深化了对"办什么样的高等职业教育"和"怎样办好高等职业教育"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并正在形成共识.这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 产学研结合 办学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境界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谈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目标的确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萌荣 康瑞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5-46,共2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改善生态环境 ,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小康社会的生态目标的确立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 ,它符合...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改善生态环境 ,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小康社会的生态目标的确立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 ,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符合人民的愿望 ,符合国际潮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现代化建设 小康社会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荫祖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1-7,共7页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关于社会发展的实践理解,究其实质是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性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正是把“自由人联合体”和“三个主人”界定为理想社会的根本特征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当代就具体...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关于社会发展的实践理解,究其实质是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性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正是把“自由人联合体”和“三个主人”界定为理想社会的根本特征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当代就具体化为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物的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我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是如邓小平所提出的要培养“四有”新人。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基础性工程,而其根本途径则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科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族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素质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福全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演进和现实实践来看,现代化进程都是由科技创新推动的,谁站在科技创新前沿,谁就引领现代化发展。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现实实践 战略支撑 创新前沿 创新推动 历史演进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魏建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9-146,共8页
经过40年的奋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站在历史的高位上,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核心使命,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经过40年的奋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站在历史的高位上,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核心使命,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新发展理念、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科学定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分别更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框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将指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要论述研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钟贞山 王希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174,共11页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要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内核,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独...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要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内核,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独立自主科技攻关的宝贵经验,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系统全面、科学深刻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以内涵特性论、短板论、战略论、主体论等为核心要义的重要理论,从建立权威决策、发挥制度优势、加强基础研究、优化主体协同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五个方面指明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实践路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自立自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家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5,共6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基本特点作了规定,并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基本特点作了规定,并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及其矛盾,也决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现代化建设 基本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法宝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海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43,共3页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党的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是统一的整体。正确理解了这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也就等于正确领导了全部中国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甘肃农村基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
19
作者 吴晓军 蔡霞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基于现实维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个任务目标,也是一种行动范式。作为任务目标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在科学技术、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现代化水平,展现出相对于“历史时期”的显著进步性、优越性及发展性特征。作为行动范... 基于现实维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个任务目标,也是一种行动范式。作为任务目标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在科学技术、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现代化水平,展现出相对于“历史时期”的显著进步性、优越性及发展性特征。作为行动范式而言,中国式现代化覆盖了多种实践场域、提出多种发展要求,如经济场域中强调的“共同富裕”、政治场域中主张的“和平发展”、生态场域中倡导的“和谐共生”等。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之下,无论从任务目标或行动范式出发,农村基层空间、要素、聚落等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实践场域,而生态文明是这一场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同时,在宏观视域下,不同地域格局和资源禀赋的农村基层、农村生态又存在显著差异性。故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过程中既要遵循普遍规律、一般原则,又要因地而异、精准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村基层 生态文明建设 政治场域 地域格局 和谐共生 实践场域 资源禀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在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湛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6,共3页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中国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