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1
作者 田兵兵 辜德宏 卿凯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探索政社互动的新型举国体制,打造竞技体育多元协同治理体系;联动政社多元主体,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青训体系;强化科技助力,提升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统筹赛事安排,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强化思想引领,促进竞技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竞技体育 实践路径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树辉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6,共10页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坚信中国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并对现代化作了前瞻性思考。毛泽东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实基础,包括思想理论基础、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毛泽东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若...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坚信中国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并对现代化作了前瞻性思考。毛泽东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实基础,包括思想理论基础、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毛泽东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若干重要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人民立场、坚持改革和学习外国、坚持敢于斗争。毛泽东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若干重要价值理念,包括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协调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平至上的价值理念、造福人类的价值理念。我们应当永远铭记毛泽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 伟大奠基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学理阐释
3
作者 刘吕红 张楠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12,F0002,共9页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原创性、标识性概念,在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时融入了新的内涵,凸显出主体性、创造性和范式性。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基于理论维度进行深刻阐释以正...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原创性、标识性概念,在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时融入了新的内涵,凸显出主体性、创造性和范式性。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基于理论维度进行深刻阐释以正本清源,确保建设实践不偏失:从“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影响力”三个维度阐明核心范畴,厘清其建设的基本内涵;从“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肩负新的文化使命”三个层次理清架构逻辑,明晰其建设的内生动力;从“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市民参与”三个方面增强历史主动,凝聚其建设的力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逻辑定位、发展指标与战略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梁昊光 李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8,共10页
从概括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出发,按六个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指标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标准。围绕已有中等发达国家长期预测和现代化水平标准两条技术路线,通过科学测算,研判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经济、政治、社会、文... 从概括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出发,按六个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指标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标准。围绕已有中等发达国家长期预测和现代化水平标准两条技术路线,通过科学测算,研判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人的现代化上的具体体现,为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系统分析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和优势,在战略转型上提出三个创新路径: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实现第二次科技立国;二是促进国际安全发展,有效化解现代化风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是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着力提高全民基本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指标 标准 战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路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兵兵 辜德宏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共7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心任务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提出新征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心任务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提出新征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路应对。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任务,要求改革竞技体育资源配置方式和格局,调整与优化竞技体育产品供给的内容、制度保障、主体间关系,推进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建议,优化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容体系,将竞技体育产品分为竞技争光类、竞技参与类和竞技表演类,科学规划我国竞技体育产品供给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构建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围绕竞技争光、竞技参与和竞技表演3类产品建构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调谐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主体作用,发挥政府在竞技争光类产品、社会在竞技参与类产品、市场在竞技表演类产品中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竞技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机理探赜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远亮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2,共11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是被实践所证明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本质要求。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和创新全...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是被实践所证明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本质要求。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和创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切实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诉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坚强政治支撑,推动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强大合力,拓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广阔空间,进而从深层次驱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并使之行稳致远。新征程中,通过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发挥好党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大力完善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制度体系,切实优化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过程,这样才能在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优越性的同时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塑造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政治发展 政治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论特色
7
作者 吴仁平 《求实》 1999年第5期14-15,共2页
方法犹如桥或船。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可能实现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今天,学习、研究和掌握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 方法犹如桥或船。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可能实现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今天,学习、研究和掌握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特色 三个“有利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时代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现代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被引量:8
8
作者 宋全成 曹宪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5-79,共5页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的现代化,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近代野蛮和人的异化的基础上的。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人的人格品质的现代化和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的现代化,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近代野蛮和人的异化的基础上的。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人的人格品质的现代化和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人的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现代化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文明成果 中国特色 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与实践
9
作者 俞思念 贺金浦 《理论月刊》 CSSCI 1999年第5期13-16,30,共5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在于,这次会议确定的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的伟大抉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指引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使我们对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在于,这次会议确定的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的伟大抉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指引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使我们对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充满必胜的信心。重新确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与实践 中国的现代化 邓小平 资本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现代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10
作者 王开玉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5期8-14,共7页
关键词 领导干部队伍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高素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人民群众 社会主义政治家 党的建设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干部 领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11
作者 王锐生 《人民论坛》 1997年第4期16-16,共1页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是我们这个世纪少有的伟人。他作为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成员之一,曾经在革命与战争的年代战斗过,建立了丰功伟绩。但他的更为辉煌的业绩,是他在“文革”之后复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成为我国改革...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是我们这个世纪少有的伟人。他作为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成员之一,曾经在革命与战争的年代战斗过,建立了丰功伟绩。但他的更为辉煌的业绩,是他在“文革”之后复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领航人。 从鸦片战争开始,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一直在追求现代化。起初,人们想走西方国家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但这条路走不通。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设计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领导集体 邓小平 中国人民 马克思主义 革命与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的新贡献
12
作者 丘挺 《现代哲学》 1997年第4期9-10,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辩证法 邓小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发展生产力 解放思想 辩证关系 社会全面发展 两个基本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 被引量:13
13
作者 范从来 杨继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3,238,共7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新四化"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它们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标;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立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新四化"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它们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标;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立性,亦有相互勾连、协调发展的意蕴。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对立,弥合了先进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之间的分割,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路径。要真正实现"四化同步",必须大力发展信息化,有效推进城镇化,积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打破城乡分割,引导资源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自由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信息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视域下的科技创新:历史演进、内涵特征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元志 陈劲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共18页
在百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加深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认识,从实际出发诠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新时代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 在百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加深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认识,从实际出发诠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新时代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系列的强国目标是现代化强国总目标的任务分解。其中,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是现代化强国总体目标和系列强国目标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现代化强国对科技创新的核心需求是科技自立自强,应以“七个坚持”为政治原则,以“五大任务”为战略举措,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对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现代化 科技自立自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冬冬 齐卫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6,共11页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分别表现为: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分别表现为: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愿景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从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有助于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总体来看,其经验与智慧可以概括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本保证;实现人民利益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价值旨归;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认知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科学依据;对发展阶段的系统谋划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战略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目标 话语 小康社会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被引量:52
16
作者 周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3期4-8,共5页
2002年10月,我们在湖南永州成功地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重点交流和宣传了农业高职人才培养中产学研结合的经验,明确了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在这一思想的... 2002年10月,我们在湖南永州成功地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重点交流和宣传了农业高职人才培养中产学研结合的经验,明确了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 中国 产学研结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开创与奠基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晓明 王家芬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6,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科学理论,有其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从这一理论形成的自身发展过程来看,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这一理论的酝酿,期间提出了把实现"四化"作为全党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科学理论,有其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从这一理论形成的自身发展过程来看,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这一理论的酝酿,期间提出了把实现"四化"作为全党工作的大局的论断;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其初步形成时期,其标志就是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是其基本形成时期,其标志是现代化战略目标以及战略步骤的提出;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其创造性发展时期,这期间提出了台阶式发展战略以及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现代化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小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有机衔接的动因、重点与对策 被引量:3
18
作者 章寿荣 程俊杰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虽然在时间上紧密衔接,在各项事业发展上全面对接,但两者又有本质的不同,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的结构性进化。由于在发展阶段、制度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虽然在时间上紧密衔接,在各项事业发展上全面对接,但两者又有本质的不同,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的结构性进化。由于在发展阶段、制度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存在根本的不同。从全面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在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同时,兼顾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点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促进区域协调、推进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构建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小康 社会主义现代化 有机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逻辑进路、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占斌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246,共11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以及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走向复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路径展现为: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时代主题,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路径,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制度重点,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前进方向,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形成逻辑 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根基与文化底蕴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余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8,共9页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独特特征,都离不开对中华优...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独特特征,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志于道”的文化,强调按照自然天道的规律治理国家,其中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以文化人”“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理念,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深厚历史根基与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富强中国 文明中国 和谐中国 美丽中国 历史根基 文化底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