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精神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关系证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微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115,共6页
中西方民法文化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而民法思想原则中的民本社会基本秩序价值、人民主体地位的社会自我构序能力对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民法精神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进而相互转化,... 中西方民法文化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而民法思想原则中的民本社会基本秩序价值、人民主体地位的社会自我构序能力对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民法精神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进而相互转化,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根本是民法精神,是以民法精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发展需要弘扬民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实现需要完善民法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精神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关系证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法治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作者 李庚香 王喜成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共3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标注了我们党依法治国的新高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标注了我们党依法治国的新高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弘扬法治精神,把法治化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 现代化 国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路径研究
3
作者 刘柳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12期95-96,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正确的法治观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法治 融媒体时代 路径研究 主力军 捍卫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端
4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0-21,共2页
“希望大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大力弘扬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忠实践行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积极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捍卫者。”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大学生 建设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