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光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5-25,共1页
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自由民主”或“选举民主”作一个横向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人民民主和协商民主相较于西方以私有财产为核心、个人权利凌驾于集体价值之上的“选举民主”,更强调对“集体之善”的追求,更倾向于保障“最广大的人... 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自由民主”或“选举民主”作一个横向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人民民主和协商民主相较于西方以私有财产为核心、个人权利凌驾于集体价值之上的“选举民主”,更强调对“集体之善”的追求,更倾向于保障“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平等权和社会公平,有助于形成治理国家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内耗严重等现象.特别是中国的“两会”制度,巧妙地平衡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既通过集中之前的广泛民主,有效解决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多元、共识稀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 优势 社会阶层分化 选举民主 自由民主 私有财产 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
作者 田恒国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5,共2页
正十八大报告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深刻论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 正十八大报告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深刻论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些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 政治制度 加快推进 程序化 规范化 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眼历史的新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3
作者 肖毅强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1期30-32,共3页
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及其政治代表的唯一性,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前提,这就决定了党是一切公共权力的领导核心。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只有实事求... 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及其政治代表的唯一性,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前提,这就决定了党是一切公共权力的领导核心。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只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和创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形态才是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形态 利益集团 公共权力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超越性特征和历史优势
4
作者 郑丽娟 何友鹏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5,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根基,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奇迹,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就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个根基,不断巩固夯实中国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根基,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奇迹,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就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个根基,不断巩固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验和发展智慧的制度凝结,有着明确的问题导向性、整体的目标合理性、鲜明的人民主体性、切实的希望可得性、科学的系统自洽性等诸多层面的超越性特征。这种超越性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持续发挥巨大政治制度能量,越来越显示出其“全面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代表全体人民利益”“凝聚最大社会共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自我纠错的勇气和魄力,渐进改革的智慧和使命担当”“立足世界历史的格局,怀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信念”的系统性力量和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呈现鲜明的样态异质性和道路差异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属性的政治保证,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历史之根、优势之源、制度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 超越性特征 历史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两种观察视角——兼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联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现代以来我国政治建设长期内生性演化的成果,是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作出的一种回应,也是新征程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一种新的政治发展理念,也是具体的政治制度实践。从制度实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持续探索的实践结晶,代表了新时代以来人民民主的最新形态。从重大理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得出的民主新认识,是新征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全过程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之路 被引量:5
6
作者 朱祥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3,共9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完善...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特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坚持在渐进发展中有重点突破的路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克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89,共6页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民族区域自治制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特点和优...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民族区域自治制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特点和优势。新世纪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是要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政治制度 特点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结合 被引量:2
8
作者 蔡冬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0-13,共4页
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实现社会基本制度目标的一种手段,其本身不属于阶级范畴,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容;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追求的目标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处处都体现着民... 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实现社会基本制度目标的一种手段,其本身不属于阶级范畴,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容;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追求的目标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处处都体现着民主精神,民主是两者最恰当的结合点;市场经济体制是通过其对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目标实现的推进作用来达到与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相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相容性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政治学阐释 被引量:5
9
作者 马雪松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34,共12页
制度创新与发展反映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目标指向涉及通过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秩序性保障,其实质内容在于党领导人民不断... 制度创新与发展反映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目标指向涉及通过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秩序性保障,其实质内容在于党领导人民不断总结制度建设经验且坚持务实取向与精准施策,其时代意蕴包含依据体制转型与制度改革的客观趋势以增强适应能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复合动力来源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政治制度的动态适应与持续创新。在新时代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健全与发展进步,需要促进党的领导制度和国家政治制度体系深度融合,加强政治制度的韧性建设与协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国家治理 自我完善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贡献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春风 金民卿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19,27,共5页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为根本基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构成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和制度基础,规范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新的基本...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为根本基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构成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和制度基础,规范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新的基本特点。在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基础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使之能够抵御各种干扰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结合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小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32-33,共2页
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延伸.新中国民主政治与经济发展的70年,经历了三次转型,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 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延伸.新中国民主政治与经济发展的70年,经历了三次转型,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结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源式发展道路
12
作者 李笑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2,共10页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内源式政治发展应当具备独立的领导核心、制定合理的战略、应对多元的挑战、选择改革的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内源式政治发展应当具备独立的领导核心、制定合理的战略、应对多元的挑战、选择改革的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出了一条内源式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总体逻辑是中国共产党统筹总揽现代化进程,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现实治理需要,通过宏观主导与微观调适的渐进改革路径推动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并维系秩序的相对稳定。它确立了以政党力量为主导的领导主体,实行了以发展绩效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实施了以统筹兼顾为核心的应变策略,选择了以渐进变革为原则的改革路径,实现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政治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内源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为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已萌芽,在民主革命过程中开始形成,其内容非常丰富。它主要包括:憧憬在世界实现大同社会,坚决赞成组织共产党发起中国革命;信仰共产主义,把社会主义作为民主革命的最终目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已萌芽,在民主革命过程中开始形成,其内容非常丰富。它主要包括:憧憬在世界实现大同社会,坚决赞成组织共产党发起中国革命;信仰共产主义,把社会主义作为民主革命的最终目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上、下两篇文章,这与共产党人革命有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联系;中国到达社会主义阶段比起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要晚相当长的时间,新民主主义不是民粹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农民喜欢共产,会跟共产党走;共产党名称不会改变,共产主义无限美妙;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在走下坡路,中国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从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可能和平解决;搞社会主义太快了会翻筋斗,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工夫;借鉴苏联经验,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 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环节——对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吉彦波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4期42-46,共5页
制度建设对党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环节是(?)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只有抓住这个关键(?)免剧烈的社会动荡,更好地贯彻既积极又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策... 制度建设对党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环节是(?)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只有抓住这个关键(?)免剧烈的社会动荡,更好地贯彻既积极又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策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辨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和障碍
15
作者 肖励锋 《社会主义研究》 1982年第3期2-6,共5页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这不仅指明了我们在政治体制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同时,也提出了我国政治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基本方向。如果说生产资料公有...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这不仅指明了我们在政治体制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同时,也提出了我国政治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基本方向。如果说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的话,那么,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能否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和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成为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能否完满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充分发挥,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能否得到实际保障,他们的聪明才智、政治积极性和劳动热情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的重大问题。我们只有这样去认识问题,并结合我们在政治体制方面不完善的地方去思考,才能领会《决议》的上述精神,并对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紧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民主 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 无产阶级国家 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 建设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文化根源
16
作者 欧阳军喜 夏清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9,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设计的构想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土壤,也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民族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决定了中国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制度保障
17
作者 孙金华 《学习论坛》 2008年第6期52-55,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强有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保证,才能使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得以全面实现。因此,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制度,对社会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强有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保证,才能使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得以全面实现。因此,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制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新农村 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特色政治建设的指向——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
18
作者 关立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40,共4页
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属性和鲜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最高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中国特色政治建... 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属性和鲜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最高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中国特色政治建设既要充分吸收借鉴一切民主思想、民主宪政体制中的有益经验,更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渠道来解决,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法制建设 行政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克服个人崇拜的根本保证
19
作者 李鸿烈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4,共4页
【正】 个人崇拜是人类解放事业的腐蚀剂。它曾经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社会获得顺利健康的发展,就要克服个人崇拜。为此,首先要弄清个人崇拜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实... 【正】 个人崇拜是人类解放事业的腐蚀剂。它曾经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社会获得顺利健康的发展,就要克服个人崇拜。为此,首先要弄清个人崇拜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实质上看,个人崇拜是专制制度或高度集权制的产物,是对政治民主的否定。历史证明,哪里没有政治民主,哪里就有权力崇拜或个人崇拜;反之亦然。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崇拜 社会主义社会 根本保证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相适应 实践证明 高度集权 根本原因 历史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民主的演进历程、根本超越及建设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房圣康 李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3,共6页
民主是人类社会普遍向往的价值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治国理政规律作出的科学决断。从历史脉络来看,民主的演变经历了由君主私德到人民公德、由... 民主是人类社会普遍向往的价值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治国理政规律作出的科学决断。从历史脉络来看,民主的演变经历了由君主私德到人民公德、由精神理念到政治制度的波浪式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的接续探索,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超越。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根本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