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9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军 田晓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民主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论断,既表明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同时也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将是党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要有效地发展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民主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论断,既表明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同时也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将是党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要有效地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还必须着力破解体制上存在的参与渠道不畅、表达机会失衡、协商主体地位不够平等、协商程序不够规范、协商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性安排,努力在推进协商渠道多样化、协商主体平等化、协商程序制度化、协商制度法律化等方面下功夫,进而保障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达成具有合法性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3
2
作者 文正邦 文培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8,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既是中国宪法理论与实践的焦点和发展目标及方向,又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和重要突破口,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宪政建设的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与亟待推进的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既是中国宪法理论与实践的焦点和发展目标及方向,又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和重要突破口,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宪政建设的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与亟待推进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深刻的内在必然联系,这种必然联系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是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应该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党执政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拓展——对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的审视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晓燕 张艺博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78,共5页
20多年来,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的越南政治体制改革颇为引人注目。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围绕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典型问题,以其中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点来对一党执政条件下的越南政治... 20多年来,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的越南政治体制改革颇为引人注目。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围绕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典型问题,以其中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点来对一党执政条件下的越南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审视,可以收获的认识是:一党制的生命力在于政治体系内制度化的竞争机制和民主机制;政治组织的适应性在于其制度化程度;政治体制改革要注重系统性,具体策略上实行渐进与飞跃的结合。此外,越南政治体制改革所取得的瞩目成就表明,一党执政条件下同样具有民主政治的拓展空间,一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取决于众多因素,但关键在于执政党在引领改革进程中,是否敢于面对竞争,是否有充分的自信将自己交付给人民评判和选择,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听取民意、争取民心,从而将高涨的民众参与纳入积极、有序的轨道,成为改革的最大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党执政 一党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 越南共产党 越共十一大 亨廷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惠岩 麻宝斌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8,共2页
政治体制的实质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行使政治权力的问题。行使政治权力的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用专制的方式行使政治权力;二是用民主方式行使政治权力。采用什么方式,是由政权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求... 政治体制的实质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行使政治权力的问题。行使政治权力的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用专制的方式行使政治权力;二是用民主方式行使政治权力。采用什么方式,是由政权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求采取民主方式行使政治权力。我国的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政治 政治权力 社会主义政权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民主性质 民主程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 生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民主 依法治国 人权保障 宪法至上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之路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步云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51,共4页
高举社会主义宪政旗帜,是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革命和建设传统所必需:高举民主、法治、人权的旗帜并付诸实践,是我国取得经济发展奇迹和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宪政 人民民主 依法治国 人权保障 宪法至上 中国特色 精神文明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制改革有望迎头赶上——要切实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放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1-43,共3页
只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的具体任务今后都能切实贯彻落实,那么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就会迎头赶上经济体制改革,并且给予经济体制改革以良好的先导。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政治观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
7
作者 艾新强 马金花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49-58,共10页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民主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民主 国家政治体制 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前苏联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如何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8
作者 聂月岩 黄存金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12期62-64,共3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本文试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政治...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本文试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三个方面,论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一重要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继续深化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9
作者 杨小冬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7,共2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状况以及新形势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和主要举措都作了精辟的论述。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 胡锦涛 同志 论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体制改革系统工程与社会主义民主
10
作者 翁其银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3期16-20,共5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不仅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变化,而且引起人们政治生活的变化。当前,人们思想比较活跃,考虑着许多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关系到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不仅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变化,而且引起人们政治生活的变化。当前,人们思想比较活跃,考虑着许多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关系到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本文拟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考察和研究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 系统工程 正确认识 纵深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 人民群众 系统论 上层建筑 政治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才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1-46,共6页
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宋才发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适度而有效的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在我国社会主... 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宋才发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适度而有效的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主集中 人民群众 法制建设 权力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体制改革与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兴鉴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5-19,共5页
以八届全国人大原则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为开端,长达三年时间的我国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将自上而下普遍展开。这次改革,能否超越1982年和1988年的行政体制改革,避免重蹈“精简—膨胀”的覆辙?这是国人普遍为之关注的大事。改革成功与... 以八届全国人大原则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为开端,长达三年时间的我国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将自上而下普遍展开。这次改革,能否超越1982年和1988年的行政体制改革,避免重蹈“精简—膨胀”的覆辙?这是国人普遍为之关注的大事。改革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各级政府能否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行政管理职能,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更好地取信于民,服务于民,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加快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 党政体制 党政管理 国家机构 民主 国家权力 政治体制改革 党政机构 高度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主政治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宪印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3-26,共4页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极大地促进和保障作用,二者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并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中国特色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制度 商品经济 相适应 基本内容 互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监督体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富海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18,共8页
文章从分析我国政治体制入手,认为我国的监督体制偏重于事后监督,难以在腐败行为发生之前进行控制。监督工作缺乏明确的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监督机构不能保持相对独立,监督主体的地位低于监督客体的地位,受制于监督客体。自上而... 文章从分析我国政治体制入手,认为我国的监督体制偏重于事后监督,难以在腐败行为发生之前进行控制。监督工作缺乏明确的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监督机构不能保持相对独立,监督主体的地位低于监督客体的地位,受制于监督客体。自上而下的监督代替了平行制约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造成不少监督环节的空档和误区;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造成不少环节的"弱监"和"虚监";重视监督违法违纪,疏忽监督失策。追惩性的事后监督难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完善社会主义监督体制要做到:一、强化对权力的约束,以权力制约权力;二、完善司法体制,实现以法治国;三、发扬人民民主,保障公民权力,实行人民监督;四、加强制度建设;五、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监督体制 民主监督 舆论监督 监督客体 社会主义国家 监督机构 国家权力机关 监督权 自上而下 监督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现时代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玉立 《学术界》 2002年第6期12-17,共6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不仅是理论创新 ,也是制度创新。这一理论主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工作 ,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高成就 ,也是人类政治文明在当代的最新成果 ;这一理论还...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不仅是理论创新 ,也是制度创新。这一理论主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工作 ,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高成就 ,也是人类政治文明在当代的最新成果 ;这一理论还主张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这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建设 政治体制 人类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民主 依法治国 体制改革 理论创新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政治建设部分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世荣 《理论月刊》 2008年第1期5-11,共7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以"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醒目提法作为政治建设部分的标题,表明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定立场和态度。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而要保证人民...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以"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醒目提法作为政治建设部分的标题,表明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定立场和态度。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而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此,十七大报告就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多个主要方面作出了全面布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以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生命力 政治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民主法制论述心得
17
作者 邱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4,共4页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通读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这一理论的内容极为丰富,本文仅就其中有关民主与法制的论述,谈三点初步体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法制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邓小平文选》 民主与法制建设 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法制 邓小平同志 反腐倡廉 执法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宪政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传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5-19,共5页
文章总结了现行宪法实施以来宪政理论发展与创新的成果,提出了我国社会主 义宪政理论与实践探索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宪政 创新 宪政理论 宪法 法治观念 经济体制改革 三个代表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结合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冬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0-13,共4页
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实现社会基本制度目标的一种手段,其本身不属于阶级范畴,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容;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追求的目标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处处都体现着民... 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实现社会基本制度目标的一种手段,其本身不属于阶级范畴,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容;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追求的目标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处处都体现着民主精神,民主是两者最恰当的结合点;市场经济体制是通过其对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目标实现的推进作用来达到与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相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相容性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体制改革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20
作者 黎勇 《求实》 1985年第3期62-62,共1页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必然要求经济和政治管理权力的民主化。 民主作为上层建筑,它受经济关系的制约。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它是同经济...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必然要求经济和政治管理权力的民主化。 民主作为上层建筑,它受经济关系的制约。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它是同经济体制联系着的。社会主义生产和占有的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经济体制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时期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民主 社会主义生产 经济和政治 上层建筑 国家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