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之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俞思念 赵大朋 《学习论坛》 2010年第4期9-13,共5页
金融危机在美国的爆发以及在世界范围的蔓延证明了以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为特点的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不足与缺陷,进一步削弱了这种发展模式的生命力,破除了世界各国对单一化发展模式的迷信。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增强... 金融危机在美国的爆发以及在世界范围的蔓延证明了以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为特点的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不足与缺陷,进一步削弱了这种发展模式的生命力,破除了世界各国对单一化发展模式的迷信。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外在吸引力,向世人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威与依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被引量:22
2
作者 孔令栋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国家形式取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权威以及社会成员对这种权威的依附,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社会结构的根本特征。社会成员通过依附于单位组织而高度依附于国家。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中的高度集权,正是以这种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 国家形式取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权威以及社会成员对这种权威的依附,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社会结构的根本特征。社会成员通过依附于单位组织而高度依附于国家。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中的高度集权,正是以这种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破除这种依附关系,确立社会成员的独立个性,才能建立起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结构 依附关系 单位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绳晚年论社会主义模式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文滋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6,共8页
胡绳晚年对社会主义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在今天读来仍觉新鲜的观点。这些新观点主要体现在:对斯大林模式的新评价;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再评价;对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新评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解读等方面。... 胡绳晚年对社会主义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在今天读来仍觉新鲜的观点。这些新观点主要体现在:对斯大林模式的新评价;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再评价;对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新评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解读等方面。胡绳对社会主义模式问题所作的富有创见的阐述,为我们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绳 社会主义模式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 邓小平理论 斯大林模式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世界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海波 郭凤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4,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为我们考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是我们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和未来的一个重要视阈。以世界历史视阈观照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可以确认: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为我们考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是我们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和未来的一个重要视阈。以世界历史视阈观照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可以确认: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只有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世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视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多样化社会主义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高齐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2,共6页
文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剖析当代世界的变化 ,对其中出现的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式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指出多样化社会主义的出现、存在 ,是好事 ,不是坏事 ,各种不同的社会主义 ,完全可以友好共处 ,彼此交流 ,取长补短 ,互相竞... 文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剖析当代世界的变化 ,对其中出现的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式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指出多样化社会主义的出现、存在 ,是好事 ,不是坏事 ,各种不同的社会主义 ,完全可以友好共处 ,彼此交流 ,取长补短 ,互相竞争 ,共同前进。在多样化社会主义模式中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最具个性特色和最令世人注目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 ,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思考、处理问题 ,一定要以人为中心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否则是没有前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化社会主义模式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形成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1
6
作者 綦玉帅 夏东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34,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反映时代发展要求,为解决当代中国现实和未来长远发展问题而构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范式。中国共产党是这一发展模式的奠基者、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反映时代发展要求,为解决当代中国现实和未来长远发展问题而构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范式。中国共产党是这一发展模式的奠基者、探索者和创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 奠基者 探索者 创建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关于苏联模式和社会主义前途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佳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2,共4页
十几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实践者对苏东剧变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在苏东剧变中的作用作出了评价,对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和社会主义的命运进行了判断。尽管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 十几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实践者对苏东剧变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在苏东剧变中的作用作出了评价,对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和社会主义的命运进行了判断。尽管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用看法不尽相同,但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则充满一致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马克思主义 苏东剧变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的前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两种模式社会主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保国 王小岩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3-67,共5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认为社会变革离不开人本身的改变 ,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革命贯串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把日常生活批判放到社会变革的中心位置。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触及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主要缺陷和弊端 ,并对此展开...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认为社会变革离不开人本身的改变 ,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革命贯串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把日常生活批判放到社会变革的中心位置。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触及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主要缺陷和弊端 ,并对此展开了中肯的批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批判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冯颜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10,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就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比较 评价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的生成因素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邹升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1,共6页
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瑞典社会结构的变迁与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制度的失效是瑞典模式形成的社会基础;便利的地缘条件与始终如一的中立外交政策是瑞典模式形成的国际环境因素;民主社会主义与西方... 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瑞典社会结构的变迁与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制度的失效是瑞典模式形成的社会基础;便利的地缘条件与始终如一的中立外交政策是瑞典模式形成的国际环境因素;民主社会主义与西方经济学理论是瑞典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政治妥协与阶级合作的文化价值观是瑞典模式形成的文化根基;温和型的政党制度与三足鼎立的社会阶层结构是瑞典模式形成的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 生成因素 历史 文化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景维民 赵爽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2,共10页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铸就当代中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国家治理模式,使其既具备现代国家治理的一般特征,又在制度属性和价值导向上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铸就当代中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国家治理模式,使其既具备现代国家治理的一般特征,又在制度属性和价值导向上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它是现代国家治理模式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这一模式的核心特征和本质属性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内在逻辑和运行机理是以人民为导向,通过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形塑支撑经济发展、满足需要、提升人民幸福的整体性制度结构和社会经济运行体系。新时代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安排,构建“党-政府-市场-社会”四元一体良性互动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 党的领导 四元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模式”从“一”到“多”的嬗变——以国外共产党的理论探索为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淼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60,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做出具体论述,不过在他们的著作中却暗含着对"社会主义多样化模式"的设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苏联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冷战后国外共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做出具体论述,不过在他们的著作中却暗含着对"社会主义多样化模式"的设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苏联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冷战后国外共产党在审视苏联模式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党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建设适合本国的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对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模式 社会主义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社会主义的两种发展形态——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继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3-24,共12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上,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以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脱离了国情,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总依据,符合中...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上,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以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脱离了国情,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总依据,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揭示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战略上,苏联具有明显的备战色彩,主要以国家独立、安全和对外扩张为目标,没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更没有做到国强民富;中国对内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改善民生,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对外奉行和平外交政策,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体制模式上,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没有处理好坚持基本制度与改革具体体制的关系,长期不改革,最后的结果是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深刻改革体制机制上的弊端,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气活力、利于发展的体制模式。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实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两个阶段、两种不同形态,二者有继承关系,但又有重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体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素群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4,共4页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杨素群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以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为标志;第二次危机以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为...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杨素群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以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为标志;第二次危机以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为标志;第三次危机以1989年至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 苏东剧变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道路 三次危机 传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民公社”到构想中的社会主义模式——略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思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立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8-53,共6页
革命取得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社会主义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首要课题。毛泽东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主要代表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50年代后期开展的史无前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构想初步... 革命取得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社会主义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首要课题。毛泽东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主要代表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50年代后期开展的史无前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构想初步形成,充分肯定“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又适当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是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实践的特点。60年代大大发展的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构想含有更多的左的和空想的成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总结和分析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社会主义模式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观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43,共4页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历史上既起过积极的作用 ,也包含了一系列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十分强调以苏为诫 ,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教训进行了深刻总结 :针对缺乏生机、日益僵化的苏联社...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历史上既起过积极的作用 ,也包含了一系列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十分强调以苏为诫 ,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教训进行了深刻总结 :针对缺乏生机、日益僵化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并由此形成了全新的社会主义观点 ;针对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邓小平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观点 ;针对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主政治体制 ,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观点 ;针对苏联霸权主义、沙文主义的对外路线和政策 ,邓小平提出了在新原则基础上建立国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对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当前演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云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6-78,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发展模式是基于我国现代化启动的后发性和外源性的必然选择。跨越发展当前的非持续性、非均衡性、非客观性思考。以跨越发展推动生产力在当代的嬗变和更替,以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协调性与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发展模式是基于我国现代化启动的后发性和外源性的必然选择。跨越发展当前的非持续性、非均衡性、非客观性思考。以跨越发展推动生产力在当代的嬗变和更替,以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协调性与科学性。社会发展的和谐性与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性是均衡性与非均衡性、顺序性与跳跃性、生产力的跨越与体制转轨的统一,实现科学跨越与和谐发展的相互递进和良性互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跨越科学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生产力跨越 回顾 反思 科学和谐跨越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运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11,15,共5页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聂运麟苏联东欧的剧变,标志着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终结。此后,社会主义是否已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什么关键因素引起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的特点和优点何在?本文...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聂运麟苏联东欧的剧变,标志着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终结。此后,社会主义是否已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什么关键因素引起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的特点和优点何在?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两种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 当代社会主义 社会的全面进步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践的观点反思社会主义模式
19
作者 郭大俊 孙晓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64,共8页
社会主义模式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以实践的观点反思社会主义模式,就必须充分肯定主体自由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就应注意到从需要出发和从实际出发的统一、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同时,也应从历史实践的变化中中肯地评价... 社会主义模式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以实践的观点反思社会主义模式,就必须充分肯定主体自由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就应注意到从需要出发和从实际出发的统一、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同时,也应从历史实践的变化中中肯地评价苏联模式,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中看到人们的积极探索精神,窥测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在走向复兴的势头,还原评判社会主义模式优劣的真实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模式 实践观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20
作者 刘德骥 张星炜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7-10,共4页
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刘德骥,张星炜社会主义模式(亦可称为"社会主义体制")是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统一。社会主义模式这个范畴,主要解决如何把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 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刘德骥,张星炜社会主义模式(亦可称为"社会主义体制")是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统一。社会主义模式这个范畴,主要解决如何把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卓有成效地付诸于实践的问题,即主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改革 苏联模式 发展模式 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