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1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1
作者 李楠 李雨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0,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价值根基;“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创新构建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机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形成了传统资源创新发展的科学范式。在价值意蕴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的天下理想与共产主义信仰形成精神共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了共同理想根基;“实事求是”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深度融合,夯实了价值观培育的哲学基础;“协和万邦”的文明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价值贯通,拓展了全球治理的文明视野。在实践路径方面: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思想阵地;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重塑文化主体性;创新传统治理智慧转化机制,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形成“守正—创新—致用”的逻辑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涵养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栾兆星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7,共1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全方位融入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中华传统礼法文化在近代中国解体造成的社会治理困境以及当下中国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治理方式的强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全方位融入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中华传统礼法文化在近代中国解体造成的社会治理困境以及当下中国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治理方式的强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文化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了传统德礼观念,增强了法治的道德底蕴。在立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量入法入规,在形式上类似于中国中古时期法典编纂着力体现德礼的精神;在司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释法说理中起到的作用,与古代司法裁判所追求的情理法整体性思维与一体化平衡艺术风格类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当下中国重构“礼法”的尝试,蕴含了“德性法治”这种既在实践上具有中国特色又在理论上具有普世之维的法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礼法 释法说理 整全性 德性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蓓蓓 安巧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5,49,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主引擎”,奏响宣传展示“主旋律”,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41,共5页
数字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核心技术,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数字时代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体现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范式革... 数字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核心技术,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数字时代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体现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范式革新、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播场域、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资源要素。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存在数字素养欠缺束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动能、数字技术异化滋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纯粹本真、数字信息离散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播效益的现实困境。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理路是:强化数字素养培育,打造专业性数字传播队伍;提升数字治理效能,健全约束性数字平台制度;优化数字资源供给,使用多样性数字传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数字素养 数字治理 数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文化主体性的理与路
5
作者 黄熠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7-51,共5页
“两个结合”打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议题的新空间。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文化激荡呈现新态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价值观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主体性的鲜明表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坚定... “两个结合”打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议题的新空间。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文化激荡呈现新态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价值观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主体性的鲜明表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是价值观自信的必由之路,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巩固、焕发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对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培养富有主体性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体系和民事裁判的路径与功能
6
作者 韩富鹏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13,共18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条整体进入了法典,其并非民法基本原则,也不是单纯的道德规范或公共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生成于民法之外的价值素材,经截取和转化后可以进入民法体系,以弥补民法基本原则的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条整体进入了法典,其并非民法基本原则,也不是单纯的道德规范或公共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生成于民法之外的价值素材,经截取和转化后可以进入民法体系,以弥补民法基本原则的缺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经范围上的截取和转化,可以弥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基本原则规定的缺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可以发挥价值沟通功能,以保障基本原则的内涵能够与时俱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需要在程度上进行必要截取方可进入民法体系,从而发挥价值权衡和行为指引功能。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法官价值判断之元价值,可以作为多种价值取向的择取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裁判,必须结合法律解释、漏洞填补、法律修正等方法论路径。在裁判文书中,不同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别作为裁判依据、裁判理由或发挥单纯的司法教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素材 民法体系 民事裁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数字生活向度
7
作者 侯玉环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0,共8页
数字时代,时空边界、生活方式与人的主体性在数字生活中的重塑,不仅改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也带来了其样态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情感性认同的沉浸式体验与极端化症候,合理性认同的知识建构与选择弊病,以及道义性认同的个... 数字时代,时空边界、生活方式与人的主体性在数字生活中的重塑,不仅改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也带来了其样态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情感性认同的沉浸式体验与极端化症候,合理性认同的知识建构与选择弊病,以及道义性认同的个体化满足与社会共识被消解。融入、利用并引领数字生活是推动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方式。需激发价值主体在数字生活中的自觉能动性,通过诉诸日常与加强监管优化内容供给,实现核心价值观与治理实践的深度互动,以切实提升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数字生活 数字素养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字化培育探究
8
作者 沈虹飞 祁君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46,共8页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随着数智时代万物互联、数据驱动、高度智能化等特性的显现,社会生活空间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随着数智时代万物互联、数据驱动、高度智能化等特性的显现,社会生活空间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与冲击。我们要直面数智时代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因势利导,通过构建价值观导向的智能技术结构、创新数字化传播的多维实践路径、建立动态优化的培育评估体系、完善协同共治的生态支撑系统,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数字空间的创新性表达与内生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息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行性研究
9
作者 叶成浩 张首先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884,共6页
医学院校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质量,提升传播效率,巩固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凝聚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精神力量,关键在于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高校培... 医学院校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质量,提升传播效率,巩固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凝聚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精神力量,关键在于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高校培育过程中所面对的困境,溯源红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思考二者结合后的深层价值内涵,从而为未来寻找适宜的培育方式和方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联动培育模式探索
10
作者 刘兴华 王梦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联动培育模式是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依托由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生活课堂形成的环形载体,合理搭配培育内容和方法以达精准施策的目的。目前,该模式建设的思路是,注重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联动培育模式是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依托由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生活课堂形成的环形载体,合理搭配培育内容和方法以达精准施策的目的。目前,该模式建设的思路是,注重能力提升,构建“三课”进阶式培育路径;聚焦难点问题,制定“三课”一题同解培育方案;致力方法创新,探索“三课”交叉学科赋能培育方法。这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能够有力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三课”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11
作者 马惠兰 邹小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46,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思想引领力的最大公约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社会主体通过平等、团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内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两者之间的价值关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思想引领力的最大公约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社会主体通过平等、团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内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两者之间的价值关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中介,而通过共同历史记忆的赓续、共同理想信念的强化、中华人文精神的培育所体现的情感认同和精神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重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的三重向度
12
作者 赵晓慧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79-82,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中国化的杰出成果,凝结着全党全社会的美好价值共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是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中国化的杰出成果,凝结着全党全社会的美好价值共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是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重要路径。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建设中,仍存在着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弱化,村民公德观念虚化,宣传引领方式窄化等现实困境。鉴于此,通过构建理念嵌入机制以创新融入方式,完善价值引领机制以发挥道德支撑作用,创新宣传教育机制以拓宽网络宣传阵地,为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乡村治理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乡村振兴 现实困境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制度探究
13
作者 王心宇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2期89-92,共4页
近些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但是乡村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无法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乡村振兴不仅要使人民的口袋富裕,更要使人民的脑袋富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近些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但是乡村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无法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乡村振兴不仅要使人民的口袋富裕,更要使人民的脑袋富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不断推进乡村制度创新,实现更加有效的乡村治理,在推进乡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建设新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乡村 精神文明建设 创新发展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业规章体系的法治路径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志云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5,共1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业规章体系,不仅是党和政府提出的将前者融入社会治理规范的具体落实,也是提升行业规章体系的法治化水平的助益手段。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行业规章体系的法治路径,就是前者融入后者的制度建设、执行机制与遵守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业规章体系,不仅是党和政府提出的将前者融入社会治理规范的具体落实,也是提升行业规章体系的法治化水平的助益手段。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行业规章体系的法治路径,就是前者融入后者的制度建设、执行机制与遵守机制并提升优化的进程。从实践来看,当前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业规章体系的制度建设上存在显现度不足与价值宣示色彩过浓的问题,而在行业规章的执行机制与遵守机制方面融入性较低。对此,在制定环节,要规划好融入进程与融入步骤,选择融入的立法表达技术,发挥核心价值观在目的条款中的引领作用以及在行为规范中的指导功能,并注意制度协调问题。在执行环节,需要从主体道德培育、行业价值共识生成、多元督导机制建构等具体维度入手,由党组织、政府主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以及组织成员、社会大众等多元主体共同推动,通过价值内核与规则执行的深度融合,建构以核心价值观为底色的行业规章执行机制。在遵守环节,核心价值观应通过“直接+间接”方式融入行业规章的遵守模式,选择融入遵守机制的原则性条款,保障核心价值观在行业规章遵守机制中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行业规章体系 法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春兰 武丽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7,共13页
虚拟财产是互联网时代财产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新时代法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虚拟财产并非仅存在于《民法典》中,而是具有很强的宪法属性,对于保障财产权人的人格利益、丰富宪法财产权的客体范畴、划定公民财产权与国家权力的... 虚拟财产是互联网时代财产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新时代法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虚拟财产并非仅存在于《民法典》中,而是具有很强的宪法属性,对于保障财产权人的人格利益、丰富宪法财产权的客体范畴、划定公民财产权与国家权力的边界以及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民法典》第127条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当前《民法典》至少存在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定性模糊、对失衡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视不足、对国家介入行为的规制不足、对司法审判的规范指引笼统等缺憾,并直接影响了虚拟财产权主体的权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虚拟财产保障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同质性,二者都是促进宪法实施的重要内容。事实证明,仅仅依靠私法体系并不足以保障公民的虚拟财产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理应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予以积极回应,并明确国家对于虚拟财产权保障负有法律边界以及国家保护义务,从而有效指引国家司法审判,将虚拟财产权保障纳入法治轨道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财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宪法 财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蒙 雷家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4,共9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凝练和现实表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关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彰显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文化自觉,是推进中华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凝练和现实表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关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彰显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文化自觉,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然选择,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方向指引;通过树牢法律信仰、型构法律原则和融入法律规则,弘扬国家与民族的整体价值导向、概括指引全社会的价值认同,并具体设定微观的行为模式和制度指示,实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法治实施的指引和推进。新时代新征程,要关注宪法核心价值观条款完善、民族工作基本法律的核心价值观融入等问题,在规律、技术与价值相互交融的视域下促进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的路径优化。着力增强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精准性,推进入法理念的升华和入法技术的完善,在对各族人民现实生活场景的科学指引与能动改造中推动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认同 入法入规 中华民族共同体 德法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税法:意义、准则与方法
17
作者 胡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41,共1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把它融入税法有助于强化税法在税收治理中的价值导向、弥补税法规则的缺陷和促进税法制度的变革。为了确保税法的规范性与稳定性,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税法时,应当恪守税收法治的基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把它融入税法有助于强化税法在税收治理中的价值导向、弥补税法规则的缺陷和促进税法制度的变革。为了确保税法的规范性与稳定性,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税法时,应当恪守税收法治的基本立场、正确处理税法与道德的关系以及遵从税法特性和固有功能。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不同层面的价值观要求,而这些不同层面的价值观进入税收权利义务性规范以及对税收征纳双方行为影响的方式必然存在差异,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税法应该进行价值分层定位,不仅与税法的立法目的对接,而且与税法的原则对接,还与税法的规则对接,以保证在税收领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税法 税收法治 价值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进路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波 王立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8-61,共4页
做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应对“两个大局”挑战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环节。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应坚持以理性认知为前提、以情感体验为... 做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应对“两个大局”挑战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环节。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应坚持以理性认知为前提、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以思想认同为关键和以实践转化为旨归的内在逻辑。新时代做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夯实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理论基础;守好日常生活主阵地,丰富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方式方法;巧用网络媒体,营造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舆论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青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信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运行机理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学丽 郑敬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9-33,38,共6页
重大活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着柔化主题表达、调动主体自觉、跃升话语能量以及彰显合法地位的独特优势。重大活动以承载象征符号、聚合情感互动、再现场景记忆、促进知行转化的运行机理优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 重大活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着柔化主题表达、调动主体自觉、跃升话语能量以及彰显合法地位的独特优势。重大活动以承载象征符号、聚合情感互动、再现场景记忆、促进知行转化的运行机理优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新时代以重大活动为依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做好统筹谋划,加强重大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顶层设计;坚持人民至上,激活重大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驱动力;推进协同创新,构建重大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媒格局;注重开发利用,整合重大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智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1-83,共3页
智媒体作为媒体融合转型的新模式,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新机遇,将有效推动培育平台智能化、培育方式多元化、培育过程生活化发展。然而,随着智媒体浪潮对思政教育生态的变革,也出现了“信息茧房”弱化学生参与的能动性,... 智媒体作为媒体融合转型的新模式,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新机遇,将有效推动培育平台智能化、培育方式多元化、培育过程生活化发展。然而,随着智媒体浪潮对思政教育生态的变革,也出现了“信息茧房”弱化学生参与的能动性,“去中心化”算法消解官方培育的权威性与主导性等问题,对培育者数字传媒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要优化培育思路、革新培育体制、丰富培育内容、创新培育方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更高质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