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5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蓓蓓 安巧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5,49,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主引擎”,奏响宣传展示“主旋律”,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文化主体性的理与路
2
作者 黄熠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7-51,共5页
“两个结合”打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议题的新空间。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文化激荡呈现新态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价值观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主体性的鲜明表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坚定... “两个结合”打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议题的新空间。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文化激荡呈现新态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价值观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主体性的鲜明表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是价值观自信的必由之路,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巩固、焕发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对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培养富有主体性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红 张福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79-81,共3页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化,一些西方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多方面的复杂影响。对此,我们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评价标准,阐明这些西方社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化,一些西方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多方面的复杂影响。对此,我们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评价标准,阐明这些西方社会思潮的理论基础,把握其思想实质,揭示其对高校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切实加强引导,从多个方面加以应对,以积极推进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社会思潮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二维视界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新民 顾友仁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对受教育者之生命的尊重和生活的关爱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教育活动与当代大学生之身心发展规律相契合,与其生命的脉动和生活的韵律相唱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对受教育者之生命的尊重和生活的关爱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教育活动与当代大学生之身心发展规律相契合,与其生命的脉动和生活的韵律相唱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性、开放性和现实针对性来寻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灵共振,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和树之以范中,切实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生命视界 生活视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往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理性、特性及其原则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鹏红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1-183,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教育主体和主体之间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它科学地反映了价值观教育的过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规律和精神实质,实现了对主客范式和主体际范式教育的超越。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基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教育主体和主体之间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它科学地反映了价值观教育的过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规律和精神实质,实现了对主客范式和主体际范式教育的超越。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基于交往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性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特性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思维——读孙其昂教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程璐 黄明理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32,共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价值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着力点,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孙其昂教授等合著的《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价值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着力点,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孙其昂教授等合著的《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思维》(以下简称《思维》)(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从理论和实践维度,直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难点问题,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其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江苏人民出版社 立德树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价值引领 文化自信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造性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兵 张力跃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62-64,共3页
高校体育课程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渠道,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弘扬体育精神、创新教育渠道、建设体育文化、... 高校体育课程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渠道,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弘扬体育精神、创新教育渠道、建设体育文化、优化教学模式等途径,在体育课程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高校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体育精神 体育文化 课程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笑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6-38,共3页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高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基于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深刻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目标、内容、时空三个维度上的契合性、耦合性和恰切性,在实践...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高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基于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深刻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目标、内容、时空三个维度上的契合性、耦合性和恰切性,在实践中构建多方位、多领域、多渠道的样式,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构建,可切实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彰显大学生的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微文化载体 被引量:9
9
作者 牟文谦 董佳影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微时代的纵深推进,微文化以其鲜明的特点深深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媒介。创造性地应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等微文化载体,理性引导大学生微文化消费行为,抢占微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微时代的纵深推进,微文化以其鲜明的特点深深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媒介。创造性地应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等微文化载体,理性引导大学生微文化消费行为,抢占微文化制高点和主阵地,已成为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微文化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和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64-66,共3页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冲突引发大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解决价值观冲突导致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干预。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和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科学内涵,指出了社会主义...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冲突引发大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解决价值观冲突导致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干预。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和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科学内涵,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中的重要功能,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中的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 心理和谐 功能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张力和路径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雷 高晨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58,共4页
利用大学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和践行更加生动具体,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探讨两者的契合关系,从高位阶和低位阶探讨两者的生成关系,为大学校训和社... 利用大学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和践行更加生动具体,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探讨两者的契合关系,从高位阶和低位阶探讨两者的生成关系,为大学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提供内生逻辑。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抽象化与具像化、主导性与多样化、垂直化与交叉化的外在张力,是两者融合的现实困境。基于此,可以从把握三组关系和创设三种场域进行路径选择,以期实现二者的真正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张力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隐学习理论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尹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66,共3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内隐性特点。作为一种无意识获得知识、经验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高校要丰富内隐学习内容、创新内隐学习方法、创设内隐学习情境、优化内隐学习载体,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内隐性特点。作为一种无意识获得知识、经验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高校要丰富内隐学习内容、创新内隐学习方法、创设内隐学习情境、优化内隐学习载体,不断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学习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建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可以有效整合大学生价值取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要求必须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新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可以有效整合大学生价值取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要求必须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新方法和新保障。罗理章和张一合著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一书,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创新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作者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所具有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代大学生 创新研究 教育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教育工作 大学生价值取向 新媒体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探索——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教育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心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I0009-I0009,共1页
由余远富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教育机制研究》,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教育"作为研究主线,深入研究探讨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机制、媒介传播机制... 由余远富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教育机制研究》,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教育"作为研究主线,深入研究探讨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机制、媒介传播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等多种机制。其主要特点是将学理剖析和实践路径紧密联系起来,向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相融合的生动场景,对读者深入了解新时代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合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媒介传播 绩效评价机制 实践路径 核心价值观 研究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医务人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德国 王立榕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1期62-65,共4页
通过论述当前医院做好医务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医院对医务人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作了分析研究,指出主要路径有以下几点:医院党委要高度重视对广大医务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要... 通过论述当前医院做好医务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医院对医务人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作了分析研究,指出主要路径有以下几点:医院党委要高度重视对广大医务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要切实加强对广大医务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切实加强对医务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切实加强对广发医务人员的敬业道德教育;要切实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诚信道德教育;要切实做好对医务人员的友善道德教育;要对医务人员加强卫生法制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有效路径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辨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颜玲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18,共4页
文章基于认同性、道德性、实践性等维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多重辨析,提出了坚持正确导向,突出思想引领;挖掘历史渊源,传承道德精髓;扎根现实世界,融入生活实践等基本策略。以基本策... 文章基于认同性、道德性、实践性等维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多重辨析,提出了坚持正确导向,突出思想引领;挖掘历史渊源,传承道德精髓;扎根现实世界,融入生活实践等基本策略。以基本策略为指导,应从立足传统文化,建设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全"体系;回归现实生活,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范式;结合学生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多"维度等方面大力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讨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大文 刘振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7-138,共2页
为落实中央和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14年10月19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讨会"在上海理工大学图文信息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市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协作组和上海理工大学... 为落实中央和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14年10月19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讨会"在上海理工大学图文信息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市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协作组和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特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8位专家到会做主题发言,并就相关学科建设提供咨询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育研讨会 上海理工大学 综述 图文信息中心 法律基础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 中国人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俊和 张金榜 陈建国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5-127,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园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3-155,共3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高校要全力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包含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文化熏陶、自我修为。课内教学是开展社会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高校要全力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包含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文化熏陶、自我修为。课内教学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外活动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的领域;文化熏陶作为隐性课程从情感方面增强效果。课内教学、课外活动、文化熏陶等三者形成合力,自我修为贯穿于三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隋芳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67,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实效。为此,应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实效。为此,应从评价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评价技术手段、评价文化三个方面着手,构建由组织领导机制、实施运行机制、管理监督机制、动力保障机制、反馈应用机制五大机制组成的高校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评价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