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7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校辅导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被引量:25
1
作者 朱铭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9-182,共4页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得到有效传播的重要力量。但在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大多数辅导员扮演着"旁观者"角色,...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得到有效传播的重要力量。但在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大多数辅导员扮演着"旁观者"角色,并未真正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传播和价值引导中来。高校应注意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使其从"旁观者"转化为"参与者",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主体之追问 被引量:4
2
作者 胡玲 刘希岩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体应从多维度分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者以及诠释者,领袖群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国民教育者,党内外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体;人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体应从多维度分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者以及诠释者,领袖群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国民教育者,党内外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体;人民大众的"多质性"、"群体性"等决定了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客体",也是"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体的多维性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独白"叙事和"复调"叙事并存不悖,既要"宏观权力"的强制灌输,也需要"微观权力"的无处不在,更需要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价值观:共和国的价值理想与实现路径——毛泽东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探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显中 夏有权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共9页
共和国是通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唯一正确道路,毛泽东在各革命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共和国形态,但独立、平等、民主、富强始终是其共和国核心价值观,目的是实现国家和人民无支配的自由理想。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依赖和取决于共和国自身的建设... 共和国是通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唯一正确道路,毛泽东在各革命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共和国形态,但独立、平等、民主、富强始终是其共和国核心价值观,目的是实现国家和人民无支配的自由理想。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依赖和取决于共和国自身的建设,毛泽东确立了由集体主义、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构成的共和国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毛泽东共和国核心价值观是关于整个人民共和国的基本观念体系,是由内核和外核价值观共同构成的体系,是共和国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子体系,对共和国建设所有主体都具有规范约束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就是共和国核心价值观,也是对毛泽东共和国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充分借鉴和汲取毛泽东共和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宝贵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重点防范、抵制和消除教条主义、规则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四种主观主义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共和国核心价值观 共和国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家风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被引量:34
4
作者 牛绍娜 陈延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1,共6页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明道路造就了中国家庭、家风的独特地位。优良家风是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血脉的纽带,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起点,这就决定了家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的基础工程。时...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明道路造就了中国家庭、家风的独特地位。优良家风是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血脉的纽带,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起点,这就决定了家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的基础工程。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文化和伦理的内在契合性,表现在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同根性、同质性;家庭建设为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原基场域怡养涵育、返本开新、日常养成、多元互动等。是以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怡养涵育 返本开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互动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仕平 肖焱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民主、文明、平等、公正、和谐"等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和"共同信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治文明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民主、文明、平等、公正、和谐"等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和"共同信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治文明领域相关建设也有助于实现全社会对其的广泛认同,将其真正融入全民族的心灵深处:通过创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法规,确立公众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基础;提升执政党执政能力和政府绩效,递进增强公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社会组织建设打造现代认同空间,为公众认同核心价值观提供必要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政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公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被引量:8
6
作者 宋丽萍 丁德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69,共4页
指出公共精神的价值旨归在于公民个体对公共生活领域的公共秩序、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等一系列价值目标的认可与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旨归在于寻求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 指出公共精神的价值旨归在于公民个体对公共生活领域的公共秩序、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等一系列价值目标的认可与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旨归在于寻求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公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两者的契合是内在、具体和多元的,培育公共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的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环境 社会道德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化心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新强 李涛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83,共6页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以来,以优良的政治文化心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日益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普遍共识。这是因为,政治文化心理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础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以来,以优良的政治文化心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日益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普遍共识。这是因为,政治文化心理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础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政治文化心理提供价值引导。由于新时期政治文化心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应激性质疑、内在思维紧张以及历史遗留的现实认同障碍等三方面因素影响,使得我们很有必要从逻辑起点、增量空间与指导方法等三个层面来探讨培育中国特色政治文化心理的方法论路径,并藉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心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逻辑起点 增量空间 指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常生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继兵 陈顺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0-54,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最终目标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指导和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场域,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日常生活是以活动实践的方式存在的,从实践的角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最终目标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指导和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场域,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日常生活是以活动实践的方式存在的,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日常生活由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组成。日常生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日常消费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基础,日常交往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载体平台和日常观念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维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日常消费活动 日常交往活动 日常观念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影视路径——关于影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开江 周宗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58,123,共4页
影视作品作为新世纪使用平台最广、受众群体最多的文化样式,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影视作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联,分析当前影视作品存在的问题,并以影视主流正... 影视作品作为新世纪使用平台最广、受众群体最多的文化样式,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影视作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联,分析当前影视作品存在的问题,并以影视主流正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为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要路径,以期为影视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影视作品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逻辑及实现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琪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9,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建设的重要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遵循内化与外化、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两种逻辑方式: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把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统一;二是社会主义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建设的重要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遵循内化与外化、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两种逻辑方式: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把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统一;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引导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在逻辑 内化与外化 显性与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精神传承与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玉珂 王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8,共6页
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中形成的爱国精神,它是近代以来中国青年不变的精神底色,也是激励青年不懈奋斗的精神号角。百年来,青年推动中国发展的历史实践充分体现了五四精神超越时代的恒久价值。在新时代,五四精神也与青年的基本价值遵循——... 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中形成的爱国精神,它是近代以来中国青年不变的精神底色,也是激励青年不懈奋斗的精神号角。百年来,青年推动中国发展的历史实践充分体现了五四精神超越时代的恒久价值。在新时代,五四精神也与青年的基本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通。作为新时代青年追梦的支撑和导向,传承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新时代要同向同行,新时代青年也要在传承五四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做追梦先锋,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精神 传承 新时代青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境遇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契机、困境及进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安春 王让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7-39,共3页
信息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带来机遇、契机,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趋向多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更加形象,创新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机制必须创新。与此同时,信息化的"双刃剑"作用,也造成... 信息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带来机遇、契机,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趋向多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更加形象,创新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机制必须创新。与此同时,信息化的"双刃剑"作用,也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大众化、现代化以及话语权等方面的困境重重。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发展传播格局,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化教育的内容资源,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化建设的生态系统,是信息化境遇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践有效进行的可能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契机 困境 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政策的规范性及价值导向——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慈勤英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2-147,共6页
从价值观和规范性的角度来研究人口政策可知,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引导是人口政策的核心和关键。在现阶段对人口政策最具有指导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包括以下理念:其一为以人为本;其二为社会公平、公正;其三为文明、和谐。在以往的... 从价值观和规范性的角度来研究人口政策可知,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引导是人口政策的核心和关键。在现阶段对人口政策最具有指导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包括以下理念:其一为以人为本;其二为社会公平、公正;其三为文明、和谐。在以往的人口政策及政策评估中,抛开价值规范,只针对是否合规律性的人口政策评估,是片面的;人口政策价值指向的模糊和不确定,会误导群众并影响其生育选择;实际工作中偏重人口政策具体目标实现与否的目的性评估,易陷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误区,从根本上损害了政策的合法性。进入21世纪,我国对人口生育政策作出微调,出台了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以及一系列计划生育服务的规范性文件,明确阐述了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价值指向,即人口政策评估体系的构建要表现为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规范性三个方面。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及评估,要明确政策目标,选择合乎规律性的措施和手段,更重要的是政策要昭示我们社会的价值取向,要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约束,这三方面要同时兼顾、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政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策目标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领域的失衡现象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雁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5,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现实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它的提出是当前我国价值观领域失衡现象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在价值观领域主要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功能性失衡、传播性失衡的现象。究其根源在于,主体普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现实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它的提出是当前我国价值观领域失衡现象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在价值观领域主要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功能性失衡、传播性失衡的现象。究其根源在于,主体普遍存在的精神信仰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和外来文化价值渗透。为了消除失衡现象,我们需要采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畅通文化价值观输出渠道等策略予以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失衡 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生精神生活发展的困境及其实践选择——兼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高职生精神生活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尚艳琼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1-34,共4页
个体精神生活发展离不开个人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确立以及理想的选择、道德品质的修养,更离不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自觉践行。社会转型时期高职生精神生活发展存在着信仰匮乏,忽视对意义的追寻;文化认同模糊,政治意识淡化;消费主... 个体精神生活发展离不开个人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确立以及理想的选择、道德品质的修养,更离不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自觉践行。社会转型时期高职生精神生活发展存在着信仰匮乏,忽视对意义的追寻;文化认同模糊,政治意识淡化;消费主义盛行,价值取向功利化;轻视品德修养,责任意识淡薄;文化素养不高,鉴赏审美低俗化;闲暇生活理性控制薄弱,随意性强等问题。以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高职生精神生活发展,在于找准高职生精神生活发展的实践方式,以塑造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促进其对理想的选择,提升其道德品质修养,从而全面改善和提升其精神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精神生活发展 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诚信道德的缺失与重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视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秀娟 高春花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6,共4页
诚信既是一个价值范畴,也是一个道德范畴,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系统中有着独特的道德价值。在我国现阶段,产生于"熟人社会"的诚信道德面临缺失的困境,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陌生人社会"交往原则和成熟... 诚信既是一个价值范畴,也是一个道德范畴,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系统中有着独特的道德价值。在我国现阶段,产生于"熟人社会"的诚信道德面临缺失的困境,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陌生人社会"交往原则和成熟的市场经济竞争原则。要实现诚信道德重构,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加强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诚信文化涵育,建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社会信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道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缺失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青年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与途径 被引量:13
17
作者 金秋美 郭云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6,共5页
在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取向上的自主性、多元多样、多变性及其所包含的困惑,表明在青年中急需有明确的导向予以指引,也由此可见在青年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青年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做好四个结合... 在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取向上的自主性、多元多样、多变性及其所包含的困惑,表明在青年中急需有明确的导向予以指引,也由此可见在青年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青年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做好四个结合:核心与多样的结合、传统与时代的结合、社会与个体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要性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网络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8
作者 侯飞 《河南农业》 2017年第9期38-39,共2页
网络社会的自由性、多元化、虚拟性也给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及其实践活动带来了一系列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迫在眉睫,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积... 网络社会的自由性、多元化、虚拟性也给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及其实践活动带来了一系列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迫在眉睫,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积极占领网络空间话语权;二是要加强网上教育引导;三是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四是要把握爱国主义这一主线;五是要突出道德价值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探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栾兆星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7,共1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全方位融入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中华传统礼法文化在近代中国解体造成的社会治理困境以及当下中国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治理方式的强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全方位融入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中华传统礼法文化在近代中国解体造成的社会治理困境以及当下中国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治理方式的强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文化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了传统德礼观念,增强了法治的道德底蕴。在立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量入法入规,在形式上类似于中国中古时期法典编纂着力体现德礼的精神;在司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释法说理中起到的作用,与古代司法裁判所追求的情理法整体性思维与一体化平衡艺术风格类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当下中国重构“礼法”的尝试,蕴含了“德性法治”这种既在实践上具有中国特色又在理论上具有普世之维的法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礼法 释法说理 整全性 德性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性审思与深化路径
20
作者 牛瑞雪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6,共9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完善课程顶层设计、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加强课程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完善课程顶层设计、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加强课程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认识不深刻,对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差异把握不到位,对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挖掘不足等潜在问题。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从进一步认识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深耕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教师研修培训,深化对价值观教育基本规律和典型经验的研究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 课堂教学 价值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