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0篇文章
< 1 2 1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刍议 被引量:16
1
作者 韩震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31,55,共3页
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民主、公平、和谐、进取渗透并且统摄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诸领域,尽管每个核心价值理念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主要价值。我认为,民主、公平、和谐、进取这四个价值,就是符合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且又... 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民主、公平、和谐、进取渗透并且统摄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诸领域,尽管每个核心价值理念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主要价值。我认为,民主、公平、和谐、进取这四个价值,就是符合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且又代表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民主 公平 和谐 进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及对其革新开放走向的影响
2
作者 罗文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96,共2页
"独立、自由、幸福",是越南在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革新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它既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也是越南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革命和革新事业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具有浓厚的越南社会主义特色,彰... "独立、自由、幸福",是越南在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革新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它既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也是越南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革命和革新事业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具有浓厚的越南社会主义特色,彰显着越南共产党人和全体越南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体现了价值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它直接指导并影响了越南的社会主义革新开放事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变革,而且预示了越南社会发展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思想内涵 实践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探微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岩 陈伟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2,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而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必须遵循阶级性和普世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深刻性和通俗性这三个方面相统一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该由"公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而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必须遵循阶级性和普世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深刻性和通俗性这三个方面相统一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该由"公正"、"友爱"、"发展"、"和谐"这四个基本理念组成。在这一理性集合体中,"公正"是价值基石,"友爱"是必然要求,"发展"是永恒主题,"和谐"是理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理念 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文化活动中普及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新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万书玉 《学习论坛》 2010年第11期63-66,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在人民群众中普及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群众文化活动因其独特群众"场"能、文化"势"能和实践"动"能,而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在人民群众中普及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群众文化活动因其独特群众"场"能、文化"势"能和实践"动"能,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普及与践行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与践行功能,必须克服群众文化工作理念和运作上的误区,更新思维,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点——契合群众生活追求、精神需求和利益诉求上做足功课;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力点——提升群众参与的广度、频度、深度上下足工夫;在群众文化活动的亮点——区分受众、打造品牌、凸显特色上动足脑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文化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理念 内化 践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惟诚 张博颖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2-55,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包含很多内容的价值观念体系,也蕴含着一些最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些核心价值理念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观点的凝结、概括和体现。求真、发展、民主、公正、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构成内容。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价值 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建华 《湖湘论坛》 2009年第5期24-27,56,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而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必须基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视角,因为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具有单元性、保护性、普遍性、民族性等特性;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必须是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而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必须基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视角,因为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具有单元性、保护性、普遍性、民族性等特性;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必须是仁爱、公忠、尚义、贵和,因为四者不但具有内在关联,而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 核心价值理念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与实践
7
作者 靳志强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17,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认识社会主义的重要视角。通过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可以确立公平正义是其终极维度,是规定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高价值,是判断社会主义得失成败的有力工具。因此,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认识社会主义的重要视角。通过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可以确立公平正义是其终极维度,是规定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高价值,是判断社会主义得失成败的有力工具。因此,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终极指向,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公平正义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重建 被引量:2
8
作者 谭书国 陈剑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江泽民 本质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 “七一”讲话 核心价值 物质文化生活 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9
作者 李楠 李雨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0,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价值根基;“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创新构建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机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形成了传统资源创新发展的科学范式。在价值意蕴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的天下理想与共产主义信仰形成精神共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了共同理想根基;“实事求是”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深度融合,夯实了价值观培育的哲学基础;“协和万邦”的文明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价值贯通,拓展了全球治理的文明视野。在实践路径方面: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思想阵地;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重塑文化主体性;创新传统治理智慧转化机制,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形成“守正—创新—致用”的逻辑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涵养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探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栾兆星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7,共1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全方位融入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中华传统礼法文化在近代中国解体造成的社会治理困境以及当下中国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治理方式的强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全方位融入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中华传统礼法文化在近代中国解体造成的社会治理困境以及当下中国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治理方式的强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文化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了传统德礼观念,增强了法治的道德底蕴。在立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量入法入规,在形式上类似于中国中古时期法典编纂着力体现德礼的精神;在司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释法说理中起到的作用,与古代司法裁判所追求的情理法整体性思维与一体化平衡艺术风格类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当下中国重构“礼法”的尝试,蕴含了“德性法治”这种既在实践上具有中国特色又在理论上具有普世之维的法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礼法 释法说理 整全性 德性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蓓蓓 安巧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5,49,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主引擎”,奏响宣传展示“主旋律”,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41,共5页
数字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核心技术,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数字时代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体现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范式革... 数字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核心技术,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数字时代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体现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范式革新、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播场域、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资源要素。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存在数字素养欠缺束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动能、数字技术异化滋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纯粹本真、数字信息离散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播效益的现实困境。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理路是:强化数字素养培育,打造专业性数字传播队伍;提升数字治理效能,健全约束性数字平台制度;优化数字资源供给,使用多样性数字传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数字素养 数字治理 数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体系和民事裁判的路径与功能
13
作者 韩富鹏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13,共18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条整体进入了法典,其并非民法基本原则,也不是单纯的道德规范或公共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生成于民法之外的价值素材,经截取和转化后可以进入民法体系,以弥补民法基本原则的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条整体进入了法典,其并非民法基本原则,也不是单纯的道德规范或公共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生成于民法之外的价值素材,经截取和转化后可以进入民法体系,以弥补民法基本原则的缺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经范围上的截取和转化,可以弥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基本原则规定的缺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可以发挥价值沟通功能,以保障基本原则的内涵能够与时俱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需要在程度上进行必要截取方可进入民法体系,从而发挥价值权衡和行为指引功能。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法官价值判断之元价值,可以作为多种价值取向的择取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裁判,必须结合法律解释、漏洞填补、法律修正等方法论路径。在裁判文书中,不同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别作为裁判依据、裁判理由或发挥单纯的司法教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价值素材 民法体系 民事裁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文化主体性的理与路
14
作者 黄熠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7-51,共5页
“两个结合”打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议题的新空间。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文化激荡呈现新态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价值观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主体性的鲜明表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坚定... “两个结合”打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议题的新空间。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文化激荡呈现新态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价值观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主体性的鲜明表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是价值观自信的必由之路,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巩固、焕发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对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培养富有主体性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数字生活向度
15
作者 侯玉环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0,共8页
数字时代,时空边界、生活方式与人的主体性在数字生活中的重塑,不仅改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也带来了其样态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情感性认同的沉浸式体验与极端化症候,合理性认同的知识建构与选择弊病,以及道义性认同的个... 数字时代,时空边界、生活方式与人的主体性在数字生活中的重塑,不仅改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也带来了其样态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情感性认同的沉浸式体验与极端化症候,合理性认同的知识建构与选择弊病,以及道义性认同的个体化满足与社会共识被消解。融入、利用并引领数字生活是推动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方式。需激发价值主体在数字生活中的自觉能动性,通过诉诸日常与加强监管优化内容供给,实现核心价值观与治理实践的深度互动,以切实提升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数字生活 数字素养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字化培育探究
16
作者 沈虹飞 祁君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46,共8页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随着数智时代万物互联、数据驱动、高度智能化等特性的显现,社会生活空间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随着数智时代万物互联、数据驱动、高度智能化等特性的显现,社会生活空间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与冲击。我们要直面数智时代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因势利导,通过构建价值观导向的智能技术结构、创新数字化传播的多维实践路径、建立动态优化的培育评估体系、完善协同共治的生态支撑系统,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数字空间的创新性表达与内生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信息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行性研究
17
作者 叶成浩 张首先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884,共6页
医学院校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质量,提升传播效率,巩固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凝聚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精神力量,关键在于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高校培... 医学院校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质量,提升传播效率,巩固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凝聚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精神力量,关键在于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高校培育过程中所面对的困境,溯源红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思考二者结合后的深层价值内涵,从而为未来寻找适宜的培育方式和方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联动培育模式探索
18
作者 刘兴华 王梦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联动培育模式是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依托由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生活课堂形成的环形载体,合理搭配培育内容和方法以达精准施策的目的。目前,该模式建设的思路是,注重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联动培育模式是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依托由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生活课堂形成的环形载体,合理搭配培育内容和方法以达精准施策的目的。目前,该模式建设的思路是,注重能力提升,构建“三课”进阶式培育路径;聚焦难点问题,制定“三课”一题同解培育方案;致力方法创新,探索“三课”交叉学科赋能培育方法。这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能够有力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三课”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19
作者 马惠兰 邹小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46,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思想引领力的最大公约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社会主体通过平等、团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内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两者之间的价值关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思想引领力的最大公约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社会主体通过平等、团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内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两者之间的价值关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中介,而通过共同历史记忆的赓续、共同理想信念的强化、中华人文精神的培育所体现的情感认同和精神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重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的三重向度
20
作者 赵晓慧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79-82,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中国化的杰出成果,凝结着全党全社会的美好价值共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是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中国化的杰出成果,凝结着全党全社会的美好价值共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是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重要路径。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建设中,仍存在着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弱化,村民公德观念虚化,宣传引领方式窄化等现实困境。鉴于此,通过构建理念嵌入机制以创新融入方式,完善价值引领机制以发挥道德支撑作用,创新宣传教育机制以拓宽网络宣传阵地,为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乡村治理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乡村振兴 现实困境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