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2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现实针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成志 覃武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8-220,共3页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此消彼长,呈现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错综复杂、不断演进的发展态势。价值观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主义主导价值体系带来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对...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此消彼长,呈现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错综复杂、不断演进的发展态势。价值观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主义主导价值体系带来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是遏制和清除剥削阶级腐朽价值观的历史抉择,是改造传统社会小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传统价值观扬弃的正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多元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现实针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礼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文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3-147,共5页
儒家礼乐起源于上古初民尊祖、祭祖与祭祀地祗的活动。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礼乐制度。孔子继承和发展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创造性建构了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批判继承儒家礼乐文化的精华及其精神价值意蕴,对... 儒家礼乐起源于上古初民尊祖、祭祖与祭祀地祗的活动。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礼乐制度。孔子继承和发展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创造性建构了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批判继承儒家礼乐文化的精华及其精神价值意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具有借鉴意义或启迪意义:儒家礼乐文化的和谐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的参照系和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儒家礼乐文化的人文精神,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儒家礼乐文化的德治价值取向,启示我们在注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德治与法制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礼乐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精神 人文精神 德治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伦理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被引量:3
3
作者 迟成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16,共8页
儒家伦理价值观指儒家思想在伦理道德领域中的价值取向或价值目标。儒家伦理价值观主要有德主刑辅、以德王天下、内圣外王等政治伦理价值观;重义轻利、重农抑商、崇俭黜奢等经济伦理价值观;守成创新、和而不同等文化伦理价值观;天人合... 儒家伦理价值观指儒家思想在伦理道德领域中的价值取向或价值目标。儒家伦理价值观主要有德主刑辅、以德王天下、内圣外王等政治伦理价值观;重义轻利、重农抑商、崇俭黜奢等经济伦理价值观;守成创新、和而不同等文化伦理价值观;天人合德、天人相通、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等生态伦理价值观。从价值观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及社会建设等方面,都是对儒家伦理价值观的批判继承与本质超越。儒家伦理价值观的合理性因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主要的传统文化价值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自觉机制的三重意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被引量:3
4
作者 罗诗钿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3,共6页
文化自觉机制集认识论、价值论、方式论三重意蕴。就认识论而言,文化自觉是特定历史境域中文化的自我反思,即作为精神向度中的本质层次的文化在"反思"中自觉其为文化,其认识结果以"真"为判断标准。就价值论而言,文... 文化自觉机制集认识论、价值论、方式论三重意蕴。就认识论而言,文化自觉是特定历史境域中文化的自我反思,即作为精神向度中的本质层次的文化在"反思"中自觉其为文化,其认识结果以"真"为判断标准。就价值论而言,文化自觉应在回归人文精神中彰显人的自由,这是文化自觉的本质要求。中国社会仍然处于"物的依赖关系"阶段,资本的扩张容易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因而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文化自觉的价值目标在于通过"限制物化关系的消极作用",逐步摆脱物化、异化,走向"人的全面自由"。就方式论而言,文化自觉是民众评价活动与权威评价活动的相互作用。民众的文化自觉通常以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批判、民谣等形式表达出来,而党的文化自觉把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以典型的意识形态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历史境域中文化自觉的"中国式话语",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在文化意识上的合理性阐释,因而能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机制 认识论 价值 方式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建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江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2-93,共2页
高校作为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基地,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 校园文化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 大学生 校园精神文化 和谐 荣辱观 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神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影响
6
作者 刘爱莲 缪文海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6,共6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党基于新的时代条件所作出的战略决策。而以宗教为代表的有神论,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在我国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且有所发展。同作为思想价值体系且同时作为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党基于新的时代条件所作出的战略决策。而以宗教为代表的有神论,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在我国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且有所发展。同作为思想价值体系且同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有神论的传播必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带来影响。有神论中合理、有用内容的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有神论在本质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又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神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促进作用 消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核心命题之一
7
作者 黄卫星 李彬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8-21,共4页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媒介化的迅猛来袭,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可谓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西方文化以其自视的价值优越性,占据话语霸权,强势输出文化产品,与此相应,一些国人的文化心态自卑心虚,视西方文化为圭臬...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媒介化的迅猛来袭,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可谓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西方文化以其自视的价值优越性,占据话语霸权,强势输出文化产品,与此相应,一些国人的文化心态自卑心虚,视西方文化为圭臬,因此经济全球化可能导致文化趋同性和同质化;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全球化语境 核心命题 经济全球化 西方文化 文化趋同性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
8
作者 韦崇岗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4-26,共3页
进入全球化环境中的中国,正建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典范。在这种背景下,厘定德性人格,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德性人格的关系,认为德性人格具有获德性、历史性、阶级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性特征。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德性人格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民认同和道德建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唐凯麟 张静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观多元时代科学的价值共识、根植于公民道德生活的内在需求,因此能得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认可,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使得公民道德建构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手,通过培养公民的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观多元时代科学的价值共识、根植于公民道德生活的内在需求,因此能得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认可,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使得公民道德建构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手,通过培养公民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提高道德自觉、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道德信仰来塑造完满的道德人格,切实有效地提高公民道德素养,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国家的长足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同 道德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社会的价值重建——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生成与自觉建构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虎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107,共7页
现代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分化,但社会过度分化的背后隐藏的深层问题是由利益分化、贫富分化所引致的价值共识危机,问题的消解应该诉诸于"社会主义"价值共识的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在意识... 现代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分化,但社会过度分化的背后隐藏的深层问题是由利益分化、贫富分化所引致的价值共识危机,问题的消解应该诉诸于"社会主义"价值共识的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在意识形态层面的展开,在西方"意识形态终结"的思潮背后潜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对世界性挑战和全球性问题的积极回应,也具有十分深厚的中国语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是在中西古今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冲突与消解、传承与超越的历史生成过程中自觉建构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分化 价值共识 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可行性及其建构 被引量:4
11
作者 邱仁富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3-67,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个科学的价值体系,是合价值性、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可操作性,体现在实践性、监督性、评价性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建构在内容上要讲究层次性、差异性;在形式上要注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个科学的价值体系,是合价值性、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可操作性,体现在实践性、监督性、评价性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建构在内容上要讲究层次性、差异性;在形式上要注意不稳定性、突变性;在方式上要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相结合,避免空谈;在环境上要优化认同环境,坚持一元引领多元,最大限度形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同 可行性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仁富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9-174,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旗帜鲜明地提出并力图回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以什么武装群众头脑、培育什么样的人、为谁服务等一系列的时代命题。它既汲取人类和谐文明的价值观念,又汲取人类民主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旗帜鲜明地提出并力图回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以什么武装群众头脑、培育什么样的人、为谁服务等一系列的时代命题。它既汲取人类和谐文明的价值观念,又汲取人类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敢闯敢干与不畏艰险的价值观念、合理拉开差距与共同富裕的价值观念、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共享共建与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等。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体现群众利益意识的新变化、突出价值整合的新变化、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变化、凸显社会风险的新变化等时代特征。否则,就容易在多元价值冲突场域里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因而要增强"边缘化危机"的忧患意识,尽早防范,做到趋利避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改革开放 旗帜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反腐倡廉建设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建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利益和愿景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灵魂,对反腐倡廉建设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效用。马克思主义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反腐倡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利益和愿景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灵魂,对反腐倡廉建设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效用。马克思主义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题中之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基与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评价规范。总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反腐倡廉建设对于廉政建设、纯洁性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反腐倡廉 腐败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话语权建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仁富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话语权是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有两种视野:即国内视野和国际视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兴国之魂"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价值引... 话语权是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有两种视野:即国内视野和国际视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兴国之魂"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价值引领和思想之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推动国家兴旺、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能够引领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核心价值体系的共生发展,有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不同替代的价值之魂、思想之魂;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有国际化的战略眼光,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接受。必须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描述力和解释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批判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影响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引领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话语权 兴国之魂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场域的建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亚菲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44-50,共7页
资本、关系构型、主体惯习和资本竞争,是影响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场域运行的四个要素,也正是这四个要素共同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的进行,并且最终形成一定的培育效果。当前的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场域还是一... 资本、关系构型、主体惯习和资本竞争,是影响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场域运行的四个要素,也正是这四个要素共同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的进行,并且最终形成一定的培育效果。当前的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场域还是一个结构相对松散、关系不紧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化竞争力不够强大的关系网络,新场域的建构势在必行。在把握场域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描绘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场域的理想模型,最终提出以优质的关系构型、合理的资本竞争、高效的资本转化作为新场域建构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培育场域 培育场域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43
16
作者 朱志明 陈虹 朱百里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78,共4页
本调查就1711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及践行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及践行存在性别、专业、政治面貌差异。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确立有针... 本调查就1711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及践行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及践行存在性别、专业、政治面貌差异。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确立有针对性地开展价值教育、创新价值教育途径、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以及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冲突的引导和调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知 认同 践行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华中农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从严 张拥军 +1 位作者 程为民 范金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9-82,共4页
高校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高校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 校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49
18
作者 潘玉腾 陈赵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44,165,共8页
努力探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加强教育引导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主渠道;强化媒体引导是推进社会主义核... 努力探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加强教育引导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主渠道;强化媒体引导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主阵地;实施文化渗透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举措;注重实践养成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关键所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众化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126
19
作者 徐柏才 张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60,共4页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主旋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现实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准则...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主旋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现实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准则,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指导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18
20
作者 贺新元 邵晓秋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1,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乎思想价值观念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它具有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层次性,有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次,也有社会普遍思想层次。这些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除了要形成科学灌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乎思想价值观念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它具有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层次性,有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次,也有社会普遍思想层次。这些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除了要形成科学灌输理论的路径依赖外,还要有上下良性互动的路径创新,以及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机制以保证坚实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路径 社会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