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谈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税负转嫁
1
作者 刘佐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6年第3期49-52,共4页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着税负转嫁的现象?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对此,我想谈点自己的认识。研究税负转嫁问题,首先应当搞清楚究竟什么是税负?我以为,所谓税负,就是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就某种商品而言。
关键词 税负转嫁 社会主义条件 纳税人 超额盈利 商品生产者 商品的国际价值 所得税 负税人 价值规律 商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
2
作者 国世平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4期83-87,共5页
侯伦同志《试论商品总价格和商品总价值的相等——兼评国世平同志【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一文,对拙作提出了质疑。拜读后,颇受启发,深感价值规律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然而... 侯伦同志《试论商品总价格和商品总价值的相等——兼评国世平同志【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一文,对拙作提出了质疑。拜读后,颇受启发,深感价值规律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然而对侯伦同志提出的异议,尚有一些不同看法,现提出来向侯伦同志和经济学界其他同志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社会必要劳动量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条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总劳动时间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商品价值量 私有制 社会总劳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不能形成阶级
3
作者 李振山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8-32,共5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形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有关方面统计,1988年6月,全国从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形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有关方面统计,1988年6月,全国从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人员已达3500万;其中私营企业22.5万户,从业人员360.7万,总资产达600—700亿元;已出现百万富翁4000家,千万富翁200家。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新的分配不公,过分悬殊的个人收入,引起了群众心理天平的倾斜。因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方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企业主 个体劳动者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条件 两种经济 资产阶级 过渡时期 量的规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条件下竞争的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建新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0-62,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向被当作资本主义弊端的竞争出现了。实践证明,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竞争的目的、性质、范围和手段不同而已。本文就有关社会主义条件下,竞争的必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向被当作资本主义弊端的竞争出现了。实践证明,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竞争的目的、性质、范围和手段不同而已。本文就有关社会主义条件下,竞争的必然性、二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条件 竞争 发展商品经济 消极作用 价值规律 商品生产 资本主义弊端 同一性和斗争性 社会主义制度 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哲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6期98-99,共2页
据今年六月十六日《人民日报》报道,今年插秧农忙季节,云南省大姚县城乡出现一种新型的“劳动力市场”。每天有上千人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最多的一天达到四千多人。只要双方议定报酬,就立即下田劳动。新型的劳动力市场在我国社会主... 据今年六月十六日《人民日报》报道,今年插秧农忙季节,云南省大姚县城乡出现一种新型的“劳动力市场”。每天有上千人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最多的一天达到四千多人。只要双方议定报酬,就立即下田劳动。新型的劳动力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出现,的确称得上是件新鲜事。因此,对于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它的性质及作用是怎样的,劳动力是否变成了商品这样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条件 剩余劳动力 劳动者 互助合作 生产关系变革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过程 根本利益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比例发展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实现形式 被引量:1
6
作者 孟繁炳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21-26,共6页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就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要把社会总劳动分配到各类产品的生产中去。马克思说:“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就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要把社会总劳动分配到各类产品的生产中去。马克思说:“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发展规律 实现形式 计划经济 表现形式 社会主义条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分配社会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资料公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恩、列、斯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思想
7
作者 刘格敏 《社会主义研究》 1983年第5期9-15,共7页
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个别国家曾经试图和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结果损害了自己的事业。无数经验表明社社会主义建设绝对不能离开商品生产,这看来已是毫无疑问的了。但是在理论上如何看待社... 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个别国家曾经试图和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结果损害了自己的事业。无数经验表明社社会主义建设绝对不能离开商品生产,这看来已是毫无疑问的了。但是在理论上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理论界长期对诸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原因、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争论不休。搞清这些问题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并不打算正面回答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条件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斯大林 社会主义建设 商品货币关系 商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矛盾
8
作者 科兹洛夫斯基 何梓焜 江水亮 《现代哲学》 1986年第3期75-79,共5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向来认为,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辩证的矛盾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是由辩证法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则要通过矛盾的揭露和解决,通过新与旧的斗争。发展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根... 马克思主义科学向来认为,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辩证的矛盾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是由辩证法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则要通过矛盾的揭露和解决,通过新与旧的斗争。发展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根源于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 相互关系 辩证法 社会主义条件 非对抗性矛盾 社会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属性问题探讨
9
作者 廖显满 《岳阳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63-67,共5页
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劳动关系是雇佣关系.劳动力是商品,这毋需讨论;个体经济中的劳动者是自我劳动和自我雇佣,他们的劳动力虽未被出卖,但属于可被雇的.这样,对劳动力商品问题的讨论就主要集中到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关... 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劳动关系是雇佣关系.劳动力是商品,这毋需讨论;个体经济中的劳动者是自我劳动和自我雇佣,他们的劳动力虽未被出卖,但属于可被雇的.这样,对劳动力商品问题的讨论就主要集中到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关系.笔者认为,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同样是商品,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还相对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 劳动者 社会主义条件 占有生产资料 按劳分配 主人翁地位 马克思 资本主义 劳动力商品化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
10
作者 刘文战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0-61,共2页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刘文战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发展劳动力市场。王正萍同志撰文认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有一部分不具有商品属性。本人在仔细读过王正萍同志的文章(《论社会主义劳动力的非商品属性》,载《党建研究》1994年第...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刘文战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发展劳动力市场。王正萍同志撰文认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有一部分不具有商品属性。本人在仔细读过王正萍同志的文章(《论社会主义劳动力的非商品属性》,载《党建研究》1994年第5期,以下简称王文)之后,认为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条件 占有生产资料 商品属性 主人翁地位 劳动力商品 劳动者 进入市场 改革劳动用工制度 社会主义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三类社会矛盾初探
11
作者 王向群 《社会主义研究》 1986年第2期31-37,共7页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上的社会矛盾我们该如何认识?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是否把这方面的社会矛盾概括无遗?进一步思考、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很有意义。
关键词 非对抗性矛盾 三类社 敌我矛盾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条件 两类社会矛盾 阶级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 敌人 完全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商品总价格和商品总价值的相等——兼评国世平同志《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
12
作者 侯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4期67-71,共5页
(一)在商品经济中,存在如下三个普遍原理:一、商品占有者是以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相互交换的。产品都是劳动生产物,所以,以产品购买(或支付)产品,也就是以劳动时间来购买(或支付)劳动时间。二、商品占有者以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 (一)在商品经济中,存在如下三个普遍原理:一、商品占有者是以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相互交换的。产品都是劳动生产物,所以,以产品购买(或支付)产品,也就是以劳动时间来购买(或支付)劳动时间。二、商品占有者以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相交换具有平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 社会劳动总量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社会主义条件 总价格 社会必要劳动量 总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社会主义条件下革命的含义和形式
13
作者 贺然 《社会主义研究》 1982年第6期21-23,共3页
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原来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完成。那么,在此以后还有无革命可言?如果有,它的含义是什么?实现的形式又是什么?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新问题。一、社会主义条件下革命的含义党... 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原来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完成。那么,在此以后还有无革命可言?如果有,它的含义是什么?实现的形式又是什么?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新问题。一、社会主义条件下革命的含义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革命的命题,这无疑是一个科学的命题。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革命,或称社会主义革命,同原来意义上革命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条件 无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 国家政权 共产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文化大革命 社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
14
作者 王佳志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88-89,80,共3页
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一致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成为国家的主人,劳动力不再是商品了,这是没有分歧的。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一致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成为国家的主人,劳动力不再是商品了,这是没有分歧的。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来,主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的人多起来了。如何认识这个问题,不仅涉及马克思主义根本经济理论的问题,也关系到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以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条件 劳动力商品 经济体制改革 生产资料公有制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理论 劳动者 商品经济 理论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经济的复归
15
作者 吴雨霖 《当代教育与文化》 1995年第4期54-56,共3页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本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具有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变异复归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对于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条件 生产力发展 资本主义 社会生产力 价值规律 复归 劳动力商品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条件下设置经济特区的理论依据
16
作者 周德绪 《北方论丛》 1984年第1期15-21,共7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制定了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全会以后,为了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更充分更灵活地利用外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党中央决定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制定了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全会以后,为了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更充分更灵活地利用外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党中央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分别划出一定地域,试办经济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条件 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设置 对外经济合作 拨乱反正 技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人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吗?
17
作者 徐永江 《北方论丛》 1980年第6期116-116,119,共2页
北方十三所院校编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简称《北方本》)第四章第一节在讲到社会主义商品及其内在矛盾时写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者与公有的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生产活动,因而每个劳... 北方十三所院校编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简称《北方本》)第四章第一节在讲到社会主义商品及其内在矛盾时写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者与公有的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生产活动,因而每个劳动者的劳动从一开始就构成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条件 社会劳动 个人劳动 《政治经济学》 社会总劳动 内在矛盾 生产资料 生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立言 《经济研究参考》 2007年第70期55-60,共6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条件 劳动力商品 市场经济条件 中间状态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山 《科学与社会》 1996年第1期5-8,共4页
1987年4月,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提出了“持续发展”议题,并希望能转变成“联合国持续发展规划”。应该说持续发展问题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问题提出来的,也希望在这个条件下解决持续发展问题。 持续发... 1987年4月,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提出了“持续发展”议题,并希望能转变成“联合国持续发展规划”。应该说持续发展问题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问题提出来的,也希望在这个条件下解决持续发展问题。 持续发展的概念,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是这样阐述的:“持续发展的概念隐含着极限——不是绝对的极限,而是目前的技术状态和社会组织对环境资源施加的限制以及生物圈吸收人类活动效应的能力所产生的限制。但是,技术和社会组织可以管理和改进,为经济增长的新时代铺平道路。”“基本需要的满足不仅要求那些人数众多的贫穷国家出现经济增长新时代,而且也要求保证这些穷国能得到他们支持经济增长所需的足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市场条件 生态农业县 生态农业建设 经济增长 三大前提论 生态经济理论 沙漠化 环境资源 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重大突破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铁映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B0期3-21,共19页
① 没有正确的改革理论,就不会有成功的改革实践。自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令世人惊奇的巨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是由于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是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 ① 没有正确的改革理论,就不会有成功的改革实践。自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令世人惊奇的巨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是由于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是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条件 对外开放 改革实践 自力 改革理论 三中全会 公有制经济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