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沉疴、国民性新批判与社会主义新文化建构——评张平长篇小说《重新生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丽军 范伊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1期137-144,共8页
继《国家干部》发表14年之后,张平新作《重新生活》是在延续作家近距离观察社会现实、坚持为人民写作的传统之后的新突破。作家将眼光放置在腐败官员家属身上,通过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中的贪腐现象的揭露,拓... 继《国家干部》发表14年之后,张平新作《重新生活》是在延续作家近距离观察社会现实、坚持为人民写作的传统之后的新突破。作家将眼光放置在腐败官员家属身上,通过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中的贪腐现象的揭露,拓展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同时,小说揭露了问题背后深层的思想文化原因,批判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特权意识'的默认与追求,在接续梁启超、鲁迅等人的国民性批判之后开启了一个'国民性新批判',即批判国民官本位思想与特权意识,重新思考与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平 《重新生活》 创作转向 社会主义新文化 “国民性新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北方民族文化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校长兼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韩永年同志在研究所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2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2,共2页
各位先生、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昭乌达蒙族师专党、政领导,对诸位先生和领导同志光临我校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成立大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我们深感荣幸的是,出席会议的有张忠培先生、高广仁先生、刘观民先生和杨虎先生。有内... 各位先生、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昭乌达蒙族师专党、政领导,对诸位先生和领导同志光临我校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成立大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我们深感荣幸的是,出席会议的有张忠培先生、高广仁先生、刘观民先生和杨虎先生。有内蒙古文化厅苏俊处长和王晓华(女)处长,有吉林大学林沄先生,辽宁省博物馆徐秉琨先生,内蒙考古所田广金先生、李逸友先生、张郁先生、陆思贤先生、郭素新(女)先生、魏坚先生、塔拉先生,有内蒙古大学林干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民族文化 社会主义新文化 辽宁省博物馆 刘观 王晓华 北方草原 张忠培 崔璇 仁先 塔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三论
3
作者 崔文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2-96,共5页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纲领性文件。在《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和深刻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论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马列主义 社会主义新文化 毛泽东思想 文化事业 精神生产资料 指导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春峰 《现代营销(下)》 2010年第8期50-50,共1页
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精神资源。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确立正确的道德体系,可以促使农村社会形成和谐的社会,从而形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符合的道德体系。
关键词 农村文化 道德体系 和谐发展 民族优秀传统 社会主义新农村 价值观体系 精神资源 文化引导 人文精神 社会主义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21世纪人类文化的基本走向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世荣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2-13,22,共3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东西方文化 人类文化 中国儒家文化 21世纪 民族文化 人类中心主义 实现现代化 社会主义新文化 “亚洲四小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不同思想派别的文化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先俊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51,共7页
关键词 文化选择 早期马克思主义 思想派别 东方文化 西方文明 中国文化发展 梁启超 社会主义新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 辛亥革命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清传统文化研究中的几个理论是非
7
作者 唐凯麟 邓名瑛 《船山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127-139,共13页
应该肯定,八十年代我国出现的“文化热”,是有其深刻根源的,就文化研究而言,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一些论者世界观错位。
关键词 传统文化研究 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新文化 八十年代 文化主体 中国文化 儒家文化 人类文化发展 资本主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文化发展的轨迹
8
作者 李尚德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4-67,共4页
七十年来,苏联文化发展经历了四次变革,走过了曲折而艰辛的道路,才使社会主义新文化得以确立和发展。苏联文化发展的轨迹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关键词 文化发展 社会主义新文化 政治文化 无产阶级 精神文化 列宁 资本主义 阶级性 文化建设 斯大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该大力开展北方民族文化的研究
9
作者 林干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7-11,共5页
文化是人类克服自然的程度。而人类在克服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使用的工具及其用以制造工具的材料不同,如有的用石器,有的用铜器或铁器,因而遂有石器文化,铜器文化和铁器文化之分,而克服自然的结果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形态(... 文化是人类克服自然的程度。而人类在克服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使用的工具及其用以制造工具的材料不同,如有的用石器,有的用铜器或铁器,因而遂有石器文化,铜器文化和铁器文化之分,而克服自然的结果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形态(包括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就谓之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民族文化 草原文化 物质形态 文化类型 历史时期 民族文化研究 鲜卑山 北方草原 物质文化 社会主义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文化学发凡 被引量:74
10
作者 钟敬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13,共13页
1989年5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隆重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大会筹备组事先发出通知,邀请我参加会议,并希望提交学术论文。我答复同意了。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民俗研究 民俗学运动 发凡 上层文化 轨范性 事象 民间文艺学 民族文化 社会主义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强文化建设
11
作者 沈革武 尹莲芝 《设计艺术研究》 1999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文化建设 邓小平理论 加强文化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文化 文化事业发展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文化的历史延续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兴平 李铁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70-74,共5页
关键词 民族文化 中华民 历史延续性 宗法制度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新文化 传统文化 现代化 中国特色 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文化与民主
1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4-44,共1页
《团结报》(1990年10日10日)发表如题一文,是该报记者于凤贵访问孔子76代孙孔令仁教授的记实。孔令仁说: 我国有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但我们传统文北中,也有丰富的民主精华。搞现代化,当然要借鉴引进外国先进的文化,但并不需要否定我... 《团结报》(1990年10日10日)发表如题一文,是该报记者于凤贵访问孔子76代孙孔令仁教授的记实。孔令仁说: 我国有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但我们传统文北中,也有丰富的民主精华。搞现代化,当然要借鉴引进外国先进的文化,但并不需要否定我们的传统。应把吸收进来的先进文化与民族优秀文化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专制 孔子 精华 文化 先进文化 民主精神 民族优秀文化 社会主义新文化 传统文化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时代与文化的取向和发展
14
作者 朱红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7-102,共6页
在前几年的“文化热”中,出现过两种主张,一种是反传统主义,一种是传统主义。表面上看,它们正相对立,前者反传统文化,后者则主张复兴传统特别是儒家文化。实质上,这两种主张都无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进程,无视现在中国社会形... 在前几年的“文化热”中,出现过两种主张,一种是反传统主义,一种是传统主义。表面上看,它们正相对立,前者反传统文化,后者则主张复兴传统特别是儒家文化。实质上,这两种主张都无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进程,无视现在中国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鼓吹用西方或东亚资本主义文化来否定和取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传统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新文化 资本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家国一体 民族 韦伯 社会意识形式 儒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企业家的文化眼光
15
作者 杜文园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1期7-10,共4页
八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当前,这股文化热正在从历史走向现实,从理论走向生活,从虚走向实。它已经开始走出专家学者的书斋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几年来的“群众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旅... 八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当前,这股文化热正在从历史走向现实,从理论走向生活,从虚走向实。它已经开始走出专家学者的书斋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几年来的“群众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旅游文化”、“校园文化”等不同向度和层面的文化研究,正说明了这种趋势。然而,文化热中也有文化冷。就拿企业文化的研讨来说,它一方面引起了许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的注目,并正在身体力行;另一方面,也还有些人对它抱着冷淡的态度。甚至有些厂长、经理心里也嘀咕:“文化,文化,只不过是文化人大而化之、于事无补的空论。我们是搞经济工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 企业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 八十年代 文化 精神文化 文化研究 中国当代 经济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基因传承的当代实践探索——评《传承红色基因 铸就百色红魂》
16
作者 罗舒雅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1-151,共1页
从国家文明发展建设的角度来看,红色基因传承属于一项以宣传英雄人物、传承民族精神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发展工程。红色基因内涵融入现代教育内容当中,旨在通过教育途径更加全面且深入地传承与弘扬红色精神,帮助... 从国家文明发展建设的角度来看,红色基因传承属于一项以宣传英雄人物、传承民族精神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发展工程。红色基因内涵融入现代教育内容当中,旨在通过教育途径更加全面且深入地传承与弘扬红色精神,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本文主要结合《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百色红魂》(徐魁峰、韦顺国、阙贵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分析传承红色基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精神 英雄人物 实践路径 基因传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当代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传承与弘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万世不朽的基业添砖加瓦
17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文化 民族国家 华民族 学术研究 建成社会主义 中国文化 社会发展 文化发展 研究能力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50周年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孔庆榕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 建国50周年 研讨会综述 “一国两制”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新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传统文化 综合国力 政治民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奋民族精神新思路——中宣部政研室主任朱通谈90年代如何学雷锋
19
作者 乐笑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0年第1期2-4,共3页
朱主任,您长期从事党的大政方针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研究。我们感到,经历了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1989年以后,在治理整顿、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关健时期,振奋民族精神至关重要。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倡导弘扬雷锋精神。对此,您是怎么... 朱主任,您长期从事党的大政方针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研究。我们感到,经历了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1989年以后,在治理整顿、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关健时期,振奋民族精神至关重要。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倡导弘扬雷锋精神。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研室主任 宏观战略 民族精神 雷锋精神 关健时期 中央领导 文化评价 党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新文化 成功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大名旦之后京剧旦角之宏观
20
作者 李时钊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6-27,共2页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创造了风格遇异、特色鲜明、各有千秋的旦角表演艺术。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形成了旦角表演艺术的四大流派——梅派、程派、荀派、尚派。全国解放后,在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环境中,四大...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创造了风格遇异、特色鲜明、各有千秋的旦角表演艺术。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形成了旦角表演艺术的四大流派——梅派、程派、荀派、尚派。全国解放后,在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环境中,四大名旦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在艺术上精益求精,臻于精粹完美的境界,共同把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推上了前无古人的巅峰,为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四大名旦的表演艺术各具极为鲜明的特色。从表演艺术的整体上看(扮相、唱、念、做、打),梅兰芳是:雍容华贵姿妩媚,高踞艺坛逸群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名旦 程砚秋 荀慧生 尚小云 社会主义新文化 张君秋 张派 李维康 李炳淑 刘长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