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与“路” |
陈鹏
夏志鹏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3
|
|
2
|
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力跃迁与生产关系变革 |
周文
白佶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3
|
数据要素与数据治理:基于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理论思考 |
陈伟光
韩雪莹
明元鹏
|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4
|
以新型生产关系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一个马克思理论的分析框架 |
洪名勇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从技术入场到国家回归:论新型生产关系与传媒系统性变革 |
崔保国
虞涵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新质领导力:领导者对新型生产关系作用的关键因素 |
王立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新型城镇化 |
张晓山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8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含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创制 |
孙津
郭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
2006 |
8
|
|
9
|
把发展生产力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统一起来 |
卫兴华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0
|
加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 |
屈炳祥
|
《学习论坛》
|
2011 |
5
|
|
11
|
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韧性--基于新型生产关系与生产要素的分析框架 |
刘达
王晓丹
王淑瑶
石玉堂
|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
2025 |
10
|
|
12
|
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投资和消费的一致性 |
李江
|
《当代经济管理》
|
2011 |
2
|
|
13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银企新型关系构造探讨 |
周维富
|
《金融与经济》
|
1996 |
1
|
|
14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能简单化为公有制加按劳分配 |
蒋学模
|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0 |
1
|
|
15
|
论新型两制关系与世界社会主义前景 |
余金成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6
|
试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 |
王永江
|
《学习与探索》
|
1982 |
0 |
|
17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特质研究 |
伍光良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2008 |
0 |
|
18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
白暴力
王胜利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9
|
论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
孙韶林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0
|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改革中发展 |
谌克祥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