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雅静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2期32-35,共4页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关键词 培养 新型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被引量:5
2
作者 蒋成凤 李德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5S期99-100,102,共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战略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认为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关键。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农民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
3
作者 刘雅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有之义,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关键词 培养 新型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 基础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
4
作者 徐邦飞 张达 王秀云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6年第S1期132-133,共2页
从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地点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型农民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培育 被引量:6
5
作者 岳远尊 张杰 《山东经济》 2006年第5期147-149,共3页
什么是新型农民,怎样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本文对新型农民的内涵、特征、类型进行了详细的阐析,并提出了培育大规模、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新型农民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新型农民组织 被引量:8
6
作者 于建嵘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1,共5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民为主体,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成官员的“形象工程”;增进农民的福祉,不能搞成劳民伤财的“害民工程”;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事业真正的主力军,不能搞成专家学者的“明星工程”。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民为主体,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成官员的“形象工程”;增进农民的福祉,不能搞成劳民伤财的“害民工程”;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事业真正的主力军,不能搞成专家学者的“明星工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需要有具体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的,在这个方面,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农村建设时有过许多经验和教训,其中最为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建设新农村,需要对农村的基层组织进行创新,以保证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这一点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组织 经验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培育新型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邹积慧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0-183,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培育新型农民对建设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培育新型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培育新型农民才能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发展现代农业,才能实现乡风文明,才能在农村真正实现管理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型农民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融合的新型职业农民高职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冲 李向群 马巍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62-266,270,共6页
我国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职业教育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建设规模小,能力弱,培养模式不灵活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的道路,涉农专业课程是培养关键环节,针对现状,高职院校需建立成熟的、科学... 我国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职业教育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建设规模小,能力弱,培养模式不灵活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的道路,涉农专业课程是培养关键环节,针对现状,高职院校需建立成熟的、科学合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从而为完善职业农民培养体系,培养出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研究从“探知”向“务实”拓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高职教育 学科融合 乡村振兴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性力量
9
作者 王阿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9,共5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新型农民是农民的带头人,最具潜力带头发挥主体性作用;主体性特征丰富了新型农民内涵,为新型农民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方向。新农村建设需要打破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状态,实现“以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新型农民是农民的带头人,最具潜力带头发挥主体性作用;主体性特征丰富了新型农民内涵,为新型农民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方向。新农村建设需要打破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状态,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通过理顺人力资源流动渠道,注入专家等优质人力资源,激活内部劳动力存量,多层面系统培养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的新型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民培育的教育维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旸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7-48,共2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就是发展农村教育,建构我们的农村教育创新体系。这样才能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实现,使其成为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就是发展农村教育,建构我们的农村教育创新体系。这样才能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实现,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型农民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进程中如何看待新型职业农民 被引量:3
11
作者 包春霞 金迪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77,共2页
我国是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的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大,全国范围内约有9亿农民,为达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重视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妥善处理相关问题。本文主要论述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我国是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的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大,全国范围内约有9亿农民,为达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重视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妥善处理相关问题。本文主要论述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新农村发展 新型 职业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引领功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42-45,共4页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创新能力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显现。创新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创新能力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显现。创新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创新型人才构筑了理想信念,营造了良好氛围,提供了价值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人才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功能 理想信念 价值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中职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策略
13
作者 岑勇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0期184-186,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乡村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农村中职学校通过开展学历继续教育,有效提升了广大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通过大力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增强了农民的职业技能;还因地制宜地开展科研工作,推广农...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乡村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农村中职学校通过开展学历继续教育,有效提升了广大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通过大力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增强了农民的职业技能;还因地制宜地开展科研工作,推广农业科学知识与技术,从而推动了乡村全面发展。基于此,该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中职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策略展开了探究,以期为农村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职学校 新型职业农民 培养策略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八十年代新型社会主义农民的素质
14
作者 吴岩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3期3-7,共5页
人们都说,今天中国农村面貌变了.变在哪儿?直观地考察,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了,'有存款,卖余粮,盖新房,娶新娘'.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有汽车,住楼房,看彩电,用冰箱'.但是,这些有目共睹的事实,还不足以说明今天中国农村面... 人们都说,今天中国农村面貌变了.变在哪儿?直观地考察,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了,'有存款,卖余粮,盖新房,娶新娘'.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有汽车,住楼房,看彩电,用冰箱'.但是,这些有目共睹的事实,还不足以说明今天中国农村面貌的变化.再深层次地探讨,农民所以富裕起来,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普遍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在生产方式、经营形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给农村经济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农村的面貌确实不同于过去了.但是,应该看到,即使做到这种层次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社会主义现代化 生产方式 中国农村 新型农民 农民素质 商品经济 我国农村 经营形式 经济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与思想:20世纪50年代 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民塑造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学勤 杨越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5,共8页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不仅是以农业机械为主的“技术下乡”的过程,也是改造农民传统思想、形塑与农业机械化相适应的新农民,进而完成“思想下乡”的意识形态社会化的过程。在农业机械化的实践中,国家将对新农民的塑造嵌入...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不仅是以农业机械为主的“技术下乡”的过程,也是改造农民传统思想、形塑与农业机械化相适应的新农民,进而完成“思想下乡”的意识形态社会化的过程。在农业机械化的实践中,国家将对新农民的塑造嵌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以此整合农民思想观念、强化农民的集体观念、激发农民的主体观念、培养农民的科技观念,从而塑造了具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技术、有文化、有全面才能”的社会主义新农民。这一历史进程对“十四五”时期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对农民思想的正向引导,以及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均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 农业机械化 社会主义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喻国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6112-6113,6116,共3页
分析了农民素质的内涵及新型农民基本素质的要求,论述了提高农民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提出了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性措施。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 农民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农民经济利益实现的途径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权政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08-612,共5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也是广大农民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实现农民的经济利益的途径有:强化法律对农民土地产权的保护,增强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完善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也是广大农民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实现农民的经济利益的途径有:强化法律对农民土地产权的保护,增强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完善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增强国家对农民经济利益的保护力度;积极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农民经济利益 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劳动力市场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培育新型农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8
作者 孙珂 《河南农业》 2012年第1期7-7,共1页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荥阳市党委和政府把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荥阳市党委和政府把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强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培育 “三农”问题 目标责任制 组织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9
19
作者 沈振锋 胡紫玲 赵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5-217,共3页
阐述了农业高校的优势及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农业院校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农业高校 社会主义新农村 科教兴农 新型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理论及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孔来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鲜明特点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它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鲜明特点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它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因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因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因素和基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农村测度指标体系应分成不同的级别;就目前而言,调控新农村建设主要靠县一级,考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主要应放在县级和村级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乡统筹 新型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