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本中的“社会主义新人”塑造——1950年代乡村扫盲文献中的政治认同建构 被引量:13
1
作者 满永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97,共9页
文章借助对1950年代乡村扫盲文献的细致梳理,呈现了政治文本中的"社会主义新人"塑造过程。通过对扫盲兴起原因中政治诉求的呈现、扫盲教材中政治认同塑造的揭示,以及扫盲实践对现实政治需求回应的分析,指出了乡村扫盲并非简... 文章借助对1950年代乡村扫盲文献的细致梳理,呈现了政治文本中的"社会主义新人"塑造过程。通过对扫盲兴起原因中政治诉求的呈现、扫盲教材中政治认同塑造的揭示,以及扫盲实践对现实政治需求回应的分析,指出了乡村扫盲并非简单的文化教育,而是一次着力于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构,并由此将革命理念渗透进乡村日常生活的政治规训过程。在这样的规训之后,原本目不识丁的乡村人也就成了"社会主义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人 乡村扫盲 政治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塑造与其关涉的传统文化因素——以《创业史》与《艳阳天》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赵修广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9-141,共3页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社会主义新人"是超越历史条件限制的理想形象,其塑造的成败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兼采新、旧道德之长,恪守忠孝之道,克己奉公,具有超越时空的人格魅力。《艳阳天》试图展示萧长春的无瑕...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社会主义新人"是超越历史条件限制的理想形象,其塑造的成败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兼采新、旧道德之长,恪守忠孝之道,克己奉公,具有超越时空的人格魅力。《艳阳天》试图展示萧长春的无瑕品质,但在不经意间暴露其蔑视传统文化却未免粗鄙的私欲、本性。柳青"修辞立其诚",梁生宝形象有温暖人性内容;浩然不能直面丰富人性的现实,萧长春形象没有艺术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新人 文化虚无主义 人的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之路何在?——从文艺大众化到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一些断想
3
作者 马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124,共4页
文艺大众化和描写"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有着内在的、必然的逻辑关系。如果说文艺大众化的提出适应了中国共产党人打碎旧世界的需要,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与目标的话,那么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则更是这场社会革命的必然归... 文艺大众化和描写"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有着内在的、必然的逻辑关系。如果说文艺大众化的提出适应了中国共产党人打碎旧世界的需要,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与目标的话,那么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则更是这场社会革命的必然归宿与选择。但是由于我们执行的路径存在问题,时至今日,我们的文艺界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中并没有多少成功的先例,当下文艺工作者乃至于广大读者的价值取向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性 文艺大众化 社会主义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人”谱系演化释证——以高大泉、梁生宝、萧长春为人物表
4
作者 吴娱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104,共12页
在农业合作化题材的小说中,有一条"社会主义新人"谱系演化的脉络,即由梁生宝("未长大的英雄")→萧长春("成长中的英雄")→高大全("成熟的英雄"),根据马克思"猴体-人体"式关联,那么... 在农业合作化题材的小说中,有一条"社会主义新人"谱系演化的脉络,即由梁生宝("未长大的英雄")→萧长春("成长中的英雄")→高大全("成熟的英雄"),根据马克思"猴体-人体"式关联,那么用样板戏"英雄"(人体)尺度去反观"新人"(猴体)的发生与发育,小说"新人"谱系与时俱进的演化轨迹,就能被更清晰地释证。当"新人"沾染样板戏式的"英雄气"愈浓,原著小说赋予他的"人情味"也就愈将被冲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人 英雄典型 谱系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人:一个历史的概念,一个动态的形象体系 被引量:3
5
作者 罗俊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人 马克思主义 新人形象 形象体系 解放区 新时期文学 新民主主义社会 江青反革命集团 知识分子 报告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列宁的社会主义新人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建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43,共9页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俄国具体国情与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社会主义新人思想。他指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是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经济和确保党与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现...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俄国具体国情与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社会主义新人思想。他指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是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经济和确保党与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现实需要;认为社会主义新人应是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会做一切工作的人”,从而构建了社会主义新人的理想目标;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制度前提与物质基础;提出开展文化革命、改革旧教育制度,大力发展国民教育、走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列宁的社会主义新人思想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辩证思维和深厚的历史视野,对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诞辰150周年 社会主义新人 文化革命 教育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 被引量:3
7
作者 厉以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8-91,共4页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厉以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总结,是引导我们继续前进的科学指南。邓小平同志继承、丰富和...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厉以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总结,是引导我们继续前进的科学指南。邓小平同志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特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新人 《邓小平文选》 培养“四有”新人 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教育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共产主义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人与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述要
8
作者 吴心 干亚平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9-100,共2页
1994年9月下旬,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与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管理学研究所联合召开“社会主义新人与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一、“社会主义新人”的内涵 与会者首先探讨了“社会主义新人”的内涵。一种观点认为... 1994年9月下旬,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与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管理学研究所联合召开“社会主义新人与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一、“社会主义新人”的内涵 与会者首先探讨了“社会主义新人”的内涵。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新人”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公民是“社会主义新人”的质的规定性,“四有”是“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特征。一些同志还认为,“四有”不如提“德、智、体、美”较为全面,因为“四有”的规定面窄了些,只反映了“德”和“智”的要求,没有反映“体”和“美”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人 思想道德教育 理论研讨会 述要 道德建设 当代青少年 管理学研究所 精神文明学 大中小学生 华南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困境与柳青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1期83-90,共8页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这一社会主义文学的主要任务本身所内含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矛盾使其在写作实践中一再遭遇困境。柳青在《创业史》中通过刻画梁生宝“观察者”的人格面向在其“理想性”内部建立起了难得的现实感和丰富性,从而有效...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这一社会主义文学的主要任务本身所内含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矛盾使其在写作实践中一再遭遇困境。柳青在《创业史》中通过刻画梁生宝“观察者”的人格面向在其“理想性”内部建立起了难得的现实感和丰富性,从而有效地突破了这一困境,但他从“时代本质”而非个体本身出发的写作方式也不可避免地限制了这一人物的深化。柳青这一写作实践所蕴含的突破与限度启发我们在当下重新思考文学的美学意义与社会关怀的兼容,以及一直以来对文学的“思想意义”“现实意义”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人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柳青 梁生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塑造的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增锴 《社会科学研究》 1983年第2期57-63,共7页
本文结合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文艺创作的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应具有的六个方面的本质特征。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一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作品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 四化建设 农村妇女 献身精神 四人帮 社会主义新人 新人形象 祖国 新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唐克新的小说《沙桂英》——兼论“社会主义新人”“中间人物”的写作及其限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保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在十七年时期的上海工人创作中,唐克新的小说《沙桂英》是一篇影响很大的作品。这不仅因为这篇小说代表着唐克新在创作上“新的探索与突破”,还因为小说发表以后,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在当时都引起了争论。论文在还原《沙桂英》的... 在十七年时期的上海工人创作中,唐克新的小说《沙桂英》是一篇影响很大的作品。这不仅因为这篇小说代表着唐克新在创作上“新的探索与突破”,还因为小说发表以后,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在当时都引起了争论。论文在还原《沙桂英》的写作、发表以及争论的基础上,着重解读沙桂英、邵顺宝两个人物形象,并对十七年时期“社会主义新人”“中间人物”的写作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桂英》 社会主义新人 “中间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理想·个性——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散论
12
作者 李安恒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理想,是个美丽的字眼。在文学作品中,要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当然离不开理想。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我们这个时代,是处在伟大时代的开端,是向高级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在这个时期里,我们祖国不仅要建设成为高度物质文明,... 理想,是个美丽的字眼。在文学作品中,要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当然离不开理想。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我们这个时代,是处在伟大时代的开端,是向高级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在这个时期里,我们祖国不仅要建设成为高度物质文明,而且要建成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要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这是我们的社会理想。我国人民正为实现这种理想而奋斗。我们文学艺术当然也要表现这种时代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人 社会主义文学 理想化 人物性格 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理想 社会关系 时代特征 英雄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道德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13
作者 戢克非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2期43-48,共6页
我国社会主义生动丰富的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实践说明,社会主义决非仅仅是发展生产力。光搞物质文明的建设,而无精神文明的建设,不注重人的理想、道德和情操的培育,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我国社会主义生动丰富的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实践说明,社会主义决非仅仅是发展生产力。光搞物质文明的建设,而无精神文明的建设,不注重人的理想、道德和情操的培育,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不能成功的。本文试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来探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产主义道德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关系,以期引起人们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 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道德 培养 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子威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6期96-102,共7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宏伟事业中,文艺作品应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人民,这是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我们欣喜地看到,从四次文代会以来,这个问题已日益为大家所重视,不少作家在这方面作出...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宏伟事业中,文艺作品应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人民,这是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我们欣喜地看到,从四次文代会以来,这个问题已日益为大家所重视,不少作家在这方面作出了成绩,在理论上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为了更好地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新人形象 社会主义新人 共产主义思想 文艺工作者 社会活动 理想性 现实生活 新时期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人》
15
《社会》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8-38,共1页
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人员叶南客等撰写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人》一书,最近由重庆出版社作为“现代化探索丛书”的一种公开出版。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实证分析为基础,从多学科角度、系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新人发展特征和成长... 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人员叶南客等撰写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人》一书,最近由重庆出版社作为“现代化探索丛书”的一种公开出版。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实证分析为基础,从多学科角度、系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新人发展特征和成长道路的学术著作。人的现代化发展是60年代以来国际共同瞩目的重大战略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提高人的素质、实现社会主体的全面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院 系统探索 社会主义新人 现代化发展战略 发展特征 健康发展 战略问题 实证分析 社会 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人”与少年儿童形象塑造——20世纪80年代初儿童文学人物形象的讨论
16
作者 王一典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6,共7页
叙事类儿童文学都涉及人物形象塑造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塑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少年儿童形象是儿童文学作家面临的新课题。王安忆的《谁是未来的中队长》(1979)中的李铁锚、庄之明的《新星女队一号》(1981)中的汪盈、刘健屏的《我要我... 叙事类儿童文学都涉及人物形象塑造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塑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少年儿童形象是儿童文学作家面临的新课题。王安忆的《谁是未来的中队长》(1979)中的李铁锚、庄之明的《新星女队一号》(1981)中的汪盈、刘健屏的《我要我的雕刻刀》(1982)中的章杰、李建树的《蓝军越过防线》(1984)中的张光汉、范锡林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1984)中的熊荣都是新少年儿童形象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儿童形象 社会主义新人 儿童文学作家 王安忆 人物形象塑造 张光汉 20世纪80年代初 李建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社会主义新人观蕴含的辩证逻辑
17
作者 栾淳钰 张梦瑶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5,共7页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人观意涵丰富,可尝试以辩证逻辑来分析思考。从“中”与“外”的比较逻辑来看,通过其与资产阶级新人观在新人主体构成、教育内容、任务目标等方面对比,以及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新人观的比较中,能够揭示出毛泽东社会主义...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人观意涵丰富,可尝试以辩证逻辑来分析思考。从“中”与“外”的比较逻辑来看,通过其与资产阶级新人观在新人主体构成、教育内容、任务目标等方面对比,以及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新人观的比较中,能够揭示出毛泽东社会主义新人观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从“前”与“后”的承接逻辑来看,通过分析其理论依据和发展样态,能够明晰出毛泽东社会主义新人观的理论性和时代性;从“总”与“分”的结合逻辑来看,通过整体分析其基本特点并具体挖掘青年农民、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等新人群体的特殊性,能够透视出毛泽东社会主义新人观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从“守”与“变”的互动逻辑来看,通过分析其在现实的人、价值立场和目标指向等方面“不变”的内容,在素质要求、方式方法、时代使命等方面“变”的内容,能够体悟出毛泽东社会主义新人观在时代变换中的生命力,从而对塑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新人 辩证逻辑 时代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思考
18
作者 川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14,共4页
一 在党中央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的方针指导下,社会主义文艺正在走向新的繁荣。斗争风浪的考验,冷静的回顾反思,提高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和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的自觉性。在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分析澄清自由化... 一 在党中央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的方针指导下,社会主义文艺正在走向新的繁荣。斗争风浪的考验,冷静的回顾反思,提高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和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的自觉性。在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分析澄清自由化思潮造成的思想理论混乱、正本清源的过程中,在正确认识文艺的多样化与主旋律关系的理论探讨中,越来越多的同志感到当前在创作思想和文艺理论上,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需要加以探讨,这就是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至今仍然存在着种种困惑、疑虑、误解、甚至模糊错误的观念,如不从理论上加以辨析澄清,势必影响创作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新人形象 社会主义新人 社会主义文艺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作家 无产阶级 美学原则 英雄人物 优秀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新人”的有益探索——读《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人》
19
作者 项光勤 《学海》 1992年第3期92-93,共2页
南客等同志历经5年多的实际调查和理论探索而写成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人》一书,最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是一部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多角度、系统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人特征和成长道路的学术著作。我觉得本书具有以... 南客等同志历经5年多的实际调查和理论探索而写成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人》一书,最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是一部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多角度、系统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人特征和成长道路的学术著作。我觉得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人 理论探索 中国特色 社会现代化 理论观点 特征和 理论体系 现实意义 出版社 社会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抵制精神污染
20
作者 周哲民 《河北学刊》 1984年第2期19-23,共5页
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发出了防止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庄严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正在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精神污染必须用精神力量去战胜它。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清除产生精神污染的种种错误理论观点和文艺作品,使社会主... 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发出了防止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庄严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正在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精神污染必须用精神力量去战胜它。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清除产生精神污染的种种错误理论观点和文艺作品,使社会主义文坛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空气清新;另一方面,我们要加紧写出好文章,好作品,特别是努力塑造,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新人,用新人的光辉形象去吸引广大读者,用新人的崇高精神境界感染青年一代,从而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抵制精神污染,使其无孔可入,无机可乘。这样看来,在当前这场清除精神污染的斗争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人形象 社会 抵制精神污染 塑造新人 社会主义新人 清除精神污染 性格 艺术典型 革命文艺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