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郑敬斌 刘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71,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离不开有效的动力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要素包括文化体系原生力、利益需求内驱力、理想目标引领力、实践发展支撑力、宣传教化引导力、环境规制约束力。其中,文化体系原生力、利益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离不开有效的动力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要素包括文化体系原生力、利益需求内驱力、理想目标引领力、实践发展支撑力、宣传教化引导力、环境规制约束力。其中,文化体系原生力、利益需求内驱力属于本原性动力;理想目标引领力、实践发展支撑力属于激发性动力;宣传教化引导力和环境规制约束力属于运行性动力,六者共同构成文化自信的三维结构动力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现是六重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生成 动力要素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四大主体建构 被引量:3
2
作者 沈江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6,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指导、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形态及其实践并最终必须依赖最广大人民群众来践行和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指导、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形态及其实践并最终必须依赖最广大人民群众来践行和推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赖于四大主体的建构:指导思想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实支撑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践依靠主体——人民群众。唯有如此,文化自信建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形成合力,共同塑造有中国气质、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基于意识形态维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析论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绍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5-172,共8页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自信内蕴的本体问题...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自信内蕴的本体问题,意识形态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硬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都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深化意识形态建设来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导航定向、凝心聚力。着眼思想文化多元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增强文化自信内在的逻辑同构性和价值内契性,从而不断开辟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境界,筑牢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精神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柳青 王建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5,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两者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紧紧浇铸在一起,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两者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紧紧浇铸在一起,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十八大以来,文化中关乎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价值准则,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支撑和价值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历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逻辑意蕴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晓玲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0,共5页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从对象来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逻辑意蕴,既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又是科学性与先进性...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从对象来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逻辑意蕴,既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又是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并通过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的内在融合,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豪,成为构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笃定前行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价值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价值观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评介 被引量:1
6
作者 袁银传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朝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价值观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17XKS022)最终研究...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朝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价值观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17XKS022)最终研究成果《价值观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一书,从价值观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整体性和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视域下 最终研究成果 价值指向 价值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理路分析——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春和 张学昌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0,共4页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环节,是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和教化人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为支点,从历史和现实维度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自信,正视...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环节,是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和教化人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为支点,从历史和现实维度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自信,正视坚定文化自信面临的挑战,探索坚定文化自信的推进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理论转换、缺陷及其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管锦绣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4,共8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认同研究,存在着由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向泛意识形态化的价值认同的理论转换问题。这个转换根植于其理论缺陷——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路线的逐步抛弃,从而导致以韦伯的工具理性批判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认同研究,存在着由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向泛意识形态化的价值认同的理论转换问题。这个转换根植于其理论缺陷——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路线的逐步抛弃,从而导致以韦伯的工具理性批判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取代,以及人的解放之"乌托邦"探讨。这一转换与缺陷对我们意识形态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在于,在我国当前意识形态斗争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弱化"普世价值"的阶级性,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在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上的理论转换和缺陷,进而考察由此对我们意识形态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我们认清当前的意识形态斗争的实质,以及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认同研究 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叙事创新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丽荣 杨党校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53-55,共3页
在现代意义上,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世界优秀文化,创造的红色精神和红色资源的总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红色记忆与红色精神、... 在现代意义上,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世界优秀文化,创造的红色精神和红色资源的总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红色记忆与红色精神、远大理想与现实奋斗,这三者是构成红色文化叙事结构的核心元素。新时代需要发挥红色文化叙事的导向、凝聚和传承作用,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精神指引,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守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