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要范畴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良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3,共4页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等同于法治建设的全部内容。这些年来,我们强调法治国家较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法治建设 自由 平等 民主 范畴 法治国家 法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2
作者 胡亚云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4期90-92,共3页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随着或者先于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入世”既为我国的政治文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又向我国的政治文化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应改进政治观念,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文化;完备法律体系,弘扬法律文化;塑造新的企业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随着或者先于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入世”既为我国的政治文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又向我国的政治文化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应改进政治观念,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文化;完备法律体系,弘扬法律文化;塑造新的企业政治文化。完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入世' 改革 完善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3
作者 蔡彦士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8期7-10,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资产阶级 人权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理论界关于“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若干观点简介
4
作者 陈杰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6期46-47,共2页
进入80年代,“政治文化”的意义受到苏联社会科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政治文化”已成为苏联社会科学各部门、特别是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理论、社会心理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注意研究的对象。苏联学者有关“政洽文化”和“社会... 进入80年代,“政治文化”的意义受到苏联社会科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政治文化”已成为苏联社会科学各部门、特别是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理论、社会心理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注意研究的对象。苏联学者有关“政洽文化”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研究,主要有如下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苏联 理论界 政治知识 政治规范 政治价值 政治实践 列宁 政治信念 政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趋向
5
作者 杨姝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7期37-45,共9页
在研究政治文化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完善及其意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变迁的新时代趋向,表现为政治理解趋于全面与深刻;表现为政治认知的普及化、政治情感趋于理性与现实;表现为政治态度的... 在研究政治文化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完善及其意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变迁的新时代趋向,表现为政治理解趋于全面与深刻;表现为政治认知的普及化、政治情感趋于理性与现实;表现为政治态度的客观化、政治方式趋于有序与有效;表现为政治行为的规范化、政治生态趋于民主与法治;表现为政治发展的文明化。要从营造文明化政治生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完善民主化政治方式,兼容并蓄、文化创新四个方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政治理解 政治态度 政治行为 政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初探
6
作者 黄绍辉 曹海科 邓平 《探索》 1987年第6期30-32,共3页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开创了人类社会的崭新阶段,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近年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逐步提出,客观上也要求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观察政治现象。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社会 政治系统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政治现象 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可缺或的重要条件 被引量:6
7
作者 申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35-37,共3页
政治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可缺或的重要条件○申明由于政治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民族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政治理论、政治信仰、政治情感、以及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权利与义... 政治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可缺或的重要条件○申明由于政治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民族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政治理论、政治信仰、政治情感、以及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权利与义务观念、组织纪律观念等,因此,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民主意识 政治体系 人民群众 政治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作的保障机制
8
作者 张华青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2-55,共4页
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作的保障机制张华青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运作固然离不开客观的社会基础和动力,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有没有一套完整的保障机制。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这一点,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再三强调指出:“解... 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作的保障机制张华青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运作固然离不开客观的社会基础和动力,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有没有一套完整的保障机制。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这一点,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再三强调指出:“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公共权力 政治运作 人民群众 民主观念 民主权利 保障机制 权力行使 科学文化教育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看孔子政治思想体系
9
作者 王向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1-5,共5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中,孔子政治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应有所突破的问题。所以,今天研究孔子政治思想,既要系统地研究它的本身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也要具体地研究它...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中,孔子政治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应有所突破的问题。所以,今天研究孔子政治思想,既要系统地研究它的本身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也要具体地研究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实际作用等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政治思想体系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发展变化 正确处理 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 政治制度 历史经验 社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被引量:16
10
作者 金太军 李善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政治体系 当代中国 传统政治文化 参与意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文化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征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11,共3页
政治参与主要是指公民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和手段,采取一定的方式和途径,积极主动地介入国家政治生活,从而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行为。政府文化与政治参与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对政治生活... 政治参与主要是指公民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和手段,采取一定的方式和途径,积极主动地介入国家政治生活,从而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行为。政府文化与政治参与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对政治生活的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观念,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文化 公民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民本思想 主体意识 人民群众 政治生活 传统文化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政治社会化作用的几点思考
12
作者 唐俊杰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政治社会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政治制度 政治心理 邓小平理论 社会公众 农民阶级 政治统治 统治阶级 利益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治文化研究概述
13
作者 林宝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9年第5期60-65,共6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热点。现择要将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介绍。一、政治文化范畴研究 (一) 政治文化的内涵与结构政治文化内涵具有多义性。我国理论界在界定这一概念时主要有三种不...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热点。现择要将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介绍。一、政治文化范畴研究 (一) 政治文化的内涵与结构政治文化内涵具有多义性。我国理论界在界定这一概念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见解。 1、政治文化具有观念和实体的二重性。持这种意见的同志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传统政治文化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心理 政治体系 政治 政治行为 政治价值观 政治思想 理论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化进程中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臧乃康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4-47,共4页
作者强调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是在不同层次上掌握调控财富与利益分配,建立实现政治资源合理配置的物质基础;二是要疏浚政治信息通道;三是要全面掌握、正确运用政治权力形成现代化的政治行政动力和保障;四是要全面保证公民充分... 作者强调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是在不同层次上掌握调控财富与利益分配,建立实现政治资源合理配置的物质基础;二是要疏浚政治信息通道;三是要全面掌握、正确运用政治权力形成现代化的政治行政动力和保障;四是要全面保证公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力,保证公民的政治权利,调动其积极性;五是要建构和提倡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资源 中国现代化进程 政治权力 政治信息 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人民群众 政治决策 政治现代化 开发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贫困山区脱贫的瓶颈及其消除途径
15
作者 唐颖中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27,39,共3页
贫困山区如何脱贫,社会各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见解。这些思路大都是建立在分析贫困山区为什么会贫困的原因基础之上的。诸如,分析了贫困山区小农经济思想浓厚,商品经济观念淡薄,便提出了更新观念脱贫的思想,分析了贫困山区科... 贫困山区如何脱贫,社会各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见解。这些思路大都是建立在分析贫困山区为什么会贫困的原因基础之上的。诸如,分析了贫困山区小农经济思想浓厚,商品经济观念淡薄,便提出了更新观念脱贫的思想,分析了贫困山区科技落后,人才缺少,则提出了科技渗透,引进人才,兴办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的思想,分析了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因而提出了“山区要致富,首先修公路”的思想,分析了贫困山区资金缺少,人穷耕地少,于是提出了国家和社会资助脱贫的思想,分析了贫困山区越穷越生,人口增长过快的现状,强调了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脱贫的思想……无可否认,上述思路都是正确的。但是,上述思路却忽视了制约贫困山区脱贫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山区 消除途径 山区脱贫 脱贫致富 主体意识 瓶颈 经济思想 商品经济观念 农民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