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政治学阐释 被引量:5
1
作者 马雪松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34,共12页
制度创新与发展反映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目标指向涉及通过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秩序性保障,其实质内容在于党领导人民不断... 制度创新与发展反映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目标指向涉及通过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秩序性保障,其实质内容在于党领导人民不断总结制度建设经验且坚持务实取向与精准施策,其时代意蕴包含依据体制转型与制度改革的客观趋势以增强适应能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复合动力来源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政治制度的动态适应与持续创新。在新时代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健全与发展进步,需要促进党的领导制度和国家政治制度体系深度融合,加强政治制度的韧性建设与协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国家治理 自我完善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贡献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春风 金民卿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19,27,共5页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为根本基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构成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和制度基础,规范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新的基本...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为根本基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构成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和制度基础,规范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新的基本特点。在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基础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使之能够抵御各种干扰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苏]《科学共产主义辞典》条目
3
作者 周春元 《社会主义研究》 1982年第5期36-37,共2页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所领导的劳动人民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统治权的社会结构。它同制定和执行确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方向、内容和目标的政策相联系,以统治权概括和调整着各阶级之间、社会集团之间、国家和民族之间,社会...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所领导的劳动人民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统治权的社会结构。它同制定和执行确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方向、内容和目标的政策相联系,以统治权概括和调整着各阶级之间、社会集团之间、国家和民族之间,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正在形成的全部关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发展苏联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方向,即使公民更加广泛地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事务,完善国家机构,提高社会组织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条件下 科学共产主义 国家机构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组织 社会发展 工人阶级 参加管理 社会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学会2012年年会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创新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
4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12月8日上午,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苏州大学承办的中国政治学会2012年年会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创新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炳麟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学会 学术研讨会 社会管理 创新 年会 苏州大学 开幕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克服个人崇拜的根本保证
5
作者 李鸿烈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4,共4页
【正】 个人崇拜是人类解放事业的腐蚀剂。它曾经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社会获得顺利健康的发展,就要克服个人崇拜。为此,首先要弄清个人崇拜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实... 【正】 个人崇拜是人类解放事业的腐蚀剂。它曾经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社会获得顺利健康的发展,就要克服个人崇拜。为此,首先要弄清个人崇拜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实质上看,个人崇拜是专制制度或高度集权制的产物,是对政治民主的否定。历史证明,哪里没有政治民主,哪里就有权力崇拜或个人崇拜;反之亦然。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崇拜 社会主义社会 根本保证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相适应 实践证明 高度集权 根本原因 历史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研究》即将出版发行
6
作者 宋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6期60-60,共1页
由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徐育苗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研究》一书,是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第一本学术论著。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科学的完整性。全书由“引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和国家... 由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徐育苗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研究》一书,是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第一本学术论著。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科学的完整性。全书由“引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研究 出版发行 科学社会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 选举制度 领导制度 完整性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和障碍
7
作者 肖励锋 《社会主义研究》 1982年第3期2-6,共5页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这不仅指明了我们在政治体制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同时,也提出了我国政治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基本方向。如果说生产资料公有...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这不仅指明了我们在政治体制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同时,也提出了我国政治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基本方向。如果说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的话,那么,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能否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和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成为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能否完满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充分发挥,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能否得到实际保障,他们的聪明才智、政治积极性和劳动热情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的重大问题。我们只有这样去认识问题,并结合我们在政治体制方面不完善的地方去思考,才能领会《决议》的上述精神,并对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紧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制 无产阶级民主 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 无产阶级国家 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 建设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实践中发展
8
作者 姜之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4-19,共6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逐步发展,但是,它还必须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适应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各自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逐步发展,但是,它还必须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适应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各自的独特性与历史发展的普遍性的统一,是当时阶级斗争的具体条件历史地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社会历史发展 政治体制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9
作者 田恒国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5,共2页
正十八大报告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深刻论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 正十八大报告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深刻论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些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 政治制度 加快推进 程序化 规范化 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结合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冬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0-13,共4页
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实现社会基本制度目标的一种手段,其本身不属于阶级范畴,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容;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追求的目标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处处都体现着民... 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实现社会基本制度目标的一种手段,其本身不属于阶级范畴,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容;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追求的目标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处处都体现着民主精神,民主是两者最恰当的结合点;市场经济体制是通过其对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目标实现的推进作用来达到与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相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相容性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11
作者 甘棠寿 《社会科学(甘肃)》 CSSCI 1990年第3期1-9,共9页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历史的、现实的和世界的视角,深刻总结了建国40年来的历史经验,全面阐述回答了我们当前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讲话是统一认识,指导全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历史的、现实的和世界的视角,深刻总结了建国40年来的历史经验,全面阐述回答了我们当前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讲话是统一认识,指导全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里,我就学习讲话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方面的论述,谈一些初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历史经验 江泽民同志 马克思主义 纲领性文件 统一认识 学习讲话 论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光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5-25,共1页
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自由民主”或“选举民主”作一个横向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人民民主和协商民主相较于西方以私有财产为核心、个人权利凌驾于集体价值之上的“选举民主”,更强调对“集体之善”的追求,更倾向于保障“最广大的人... 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自由民主”或“选举民主”作一个横向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人民民主和协商民主相较于西方以私有财产为核心、个人权利凌驾于集体价值之上的“选举民主”,更强调对“集体之善”的追求,更倾向于保障“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平等权和社会公平,有助于形成治理国家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内耗严重等现象.特别是中国的“两会”制度,巧妙地平衡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既通过集中之前的广泛民主,有效解决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多元、共识稀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 优势 社会阶层分化 选举民主 自由民主 私有财产 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访中国政治学会会长李慎明 被引量:1
13
作者 喻匀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0,共7页
中国政治学会2012年年会于12月在苏州召开,主题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创新社会管理"。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中国政治学会会长李慎明作主题发言,对党的十八大报告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为了继续深入学... 中国政治学会2012年年会于12月在苏州召开,主题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创新社会管理"。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中国政治学会会长李慎明作主题发言,对党的十八大报告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为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本刊记者在会议期间专访了李慎明会长,希望通过此次访谈,让读者能更深入地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要内容,深刻领会报告的精髓,认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政治学会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党组副书记 社会管理 副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理论问题
14
作者 徐育苗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24,共6页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国体含义与政体含义及其统一性问题;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决定因素问题;民主政治建设与党政分开的关系问题;等等,都是影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顺利进行的重大理论问题。目...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国体含义与政体含义及其统一性问题;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决定因素问题;民主政治建设与党政分开的关系问题;等等,都是影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顺利进行的重大理论问题。目前理论界对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提法仍然十分混乱。因此,以足够的理论勇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这些理论问题进行正本资源,对当前的民主政治建设尤显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政分开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政治体制改革 阶级统治 人民民主 国家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5
作者 都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7-20,共4页
现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已经取得了共同认识。由党中央提出建议,并经全国人大讨论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 现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已经取得了共同认识。由党中央提出建议,并经全国人大讨论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了十二条主要原则。在第一条原则中,明确提出要不断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不仅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共产党领导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党派成员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制 重要内容 各民主党派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6
作者 仝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17,共5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六部分集中阐述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问题。这些阐述是全方位和多方面的。本文主要论及对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发...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六部分集中阐述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问题。这些阐述是全方位和多方面的。本文主要论及对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内容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 发展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7
作者 刘晖 《学习论坛》 2011年第6期27-29,共3页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并领导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社会转型过程 历史轨迹 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处理经济政治关系 发挥社会主义综合威力——纪念邓小平《视察天津时的谈话》发表10周年
18
作者 赵晓呼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3期1-3,7,共4页
社会主义国家搞改革开放,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这是近2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意义十分重大。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新的历史时期,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 社会主义国家搞改革开放,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这是近2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意义十分重大。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新的历史时期,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的思想,而且在实践上,对于保证改革开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轨道胜利前进,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温邓小平视察天津的谈话,深入学习新时期邓小平关于正确处理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处理 经济与政治 邓小平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新时期经济 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国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国家 高度重视 正确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依法治国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9
作者 陈建新 《湖湘论坛》 2002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 江泽民同志 重要思想 坚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自我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之路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祥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3,共9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完善...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特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坚持在渐进发展中有重点突破的路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