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应发展生产力的时代呼唤——论“三个代表”思想对社会主义探索的理论建树
1
作者 朱坚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0,共3页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新思想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的光辉典范。尤其是提出代表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思路 ,顺应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时代呼唤。这是对社会主义探索的理论建树 ,有...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新思想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的光辉典范。尤其是提出代表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思路 ,顺应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时代呼唤。这是对社会主义探索的理论建树 ,有助于人们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 ,重新审视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先进生产力 社会主义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经济革新透视越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冯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6-101,共6页
自从越共"六大"执行全面革新开放路线以来,越南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成就,同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教训和考验。尤其是近年来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时有新创见。现阶段越南... 自从越共"六大"执行全面革新开放路线以来,越南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成就,同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教训和考验。尤其是近年来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时有新创见。现阶段越南共产党(以下简称越共)正在马克思主义越南化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改革 越南共产党 社会主义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的理论探索:列宁、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奎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12期78-84,共7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和总结列宁、毛泽东在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和总结列宁、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摸索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将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毛泽东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德育课的新模式
4
作者 马桂新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7-98,103,共3页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德育课的新模式沈阳师范学院马桂新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引起了巨大的变革,高校德育工作开始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和有利契机,德育工作必须深...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德育课的新模式沈阳师范学院马桂新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引起了巨大的变革,高校德育工作开始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和有利契机,德育工作必须深化自身改革以达到主动适应改革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课 探索社会主义 经济条件下 选择能力 德育教师队伍 创造学 大学生 创造力 高校德育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周恩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思想
5
作者 杨颖奇 《学海》 1998年第1期20-25,共6页
论周恩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思想杨颖奇周恩来在同毛泽东等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诸多方面的重要思想。这既丰富了作... 论周恩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思想杨颖奇周恩来在同毛泽东等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诸多方面的重要思想。这既丰富了作为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 探索社会主义 实事求是原则 中国国情 学习外国 所有制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辩证法
6
作者 刘翠兰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19,共3页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辩证法刘翠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如何有效地衔接和更替,其中有许多矛盾需要解决,有许多辩证关系需要研究和理顺,我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辩证法刘翠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如何有效地衔接和更替,其中有许多矛盾需要解决,有许多辩证关系需要研究和理顺,我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的辩证法做一些初步的探索和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探索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辩证法 价格机制 供求机制 市场经济机制 辩证关系 宏观调控机制 主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后探索
7
作者 诸大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31-37,90,共8页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命题,先后作了长期艰辛的探索。毛泽东的探索和邓小平的探索各是怎样进行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这是当前理论学习和研究中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本文拟...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命题,先后作了长期艰辛的探索。毛泽东的探索和邓小平的探索各是怎样进行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这是当前理论学习和研究中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和邓小平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邓小平的探索 探索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大革命 人民公社化运动 思想观点 《论十大关系》 阶级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锡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4-9,共6页
小康社会是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农村奔小康,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重头戏”。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小康社会。 1992年国家统计局经过科学设计... 小康社会是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农村奔小康,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重头戏”。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小康社会。 1992年国家统计局经过科学设计和定量分析,评出我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我省12个县(市)榜上有名。它们是:绍兴、萧山、鄞县、慈溪、余杭、桐乡、余姚、海宁、温岭、诸暨、上虞、黄岩。从所占县数同各省所辖县总数相比(不含直辖市),我省排在江苏、山东、广东之后,居第4位。这说明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喜人,同时也反映了我省与相同区位的省份存有一定差距。 为了推动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我刊特开辟“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笔谈”专栏,约请有关省领导撰文指导,约请12个县(市)的领导撰稿介绍各县的经验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以供学习和借鉴。本期发表的省委常委、副省长刘锡荣以及温岭县县长张敬钤的文章,正是这个专栏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探索社会主义 富裕的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农村城镇化 农民群众 农村经济 精神文明建设 农业 小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成果——评《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
9
作者 李万青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研究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阈下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良明 林立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54,共12页
继成功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改造道路之后,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社会主义若不能建成,中华民族“就要受到绝大的灾难”的重要论断。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道路为鉴... 继成功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改造道路之后,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社会主义若不能建成,中华民族“就要受到绝大的灾难”的重要论断。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道路为鉴戒,毛泽东构建了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体制改革为抓手、以政治建设为保障、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道路布局,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成功破题。此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阶段划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法则、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回顾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对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理想与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季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大同理想与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陶季邑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从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走上了探索社会主义(非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孙中山探索社会主义,固然与他当时受到西方近代社会... 大同理想与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陶季邑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从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走上了探索社会主义(非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孙中山探索社会主义,固然与他当时受到西方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的冲击有关①,但同时亦与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探索社会主义 大同理想 大同世界 中国古代 中国传统文化 人道主义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学说 大同之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次探索社会主义的热潮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放 《人文杂志》 1981年第5期35-41,共7页
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有过三次探索社会主义的热潮,一次比一次更广泛,更深入,也更有成效。 第一次是在二十世纪初期。这时,正是西方的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在日本获得广泛传播之际。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从1901年起在日本创办了多种刊物,抨击... 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有过三次探索社会主义的热潮,一次比一次更广泛,更深入,也更有成效。 第一次是在二十世纪初期。这时,正是西方的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在日本获得广泛传播之际。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从1901年起在日本创办了多种刊物,抨击清廷专制,鼓吹民主共和,阐述革命精义,输入欧美思潮。其中除了主要传播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关于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共和、进化的学说之外,还首次介绍了西方各派社会主义学说。其中最早给予社会主义很高评价者首推1903年10月出版的《浙江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学说 科学社会 探索社会主义 无政府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 张东荪 改良派 《民报》 社会改良主义 梁启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功绩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功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2-17,共6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一百多年来受...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一百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并且指出,当前“这场新的革命,是在过去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历史功绩 我国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价值法则 商品生产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哲学沉思——纪念中共八大召开40周年、毛泽东逝世20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要
14
作者 杜秀桂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9-20,共2页
在中共八大召开40周年、毛泽东逝世20周年之际,由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山东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石油大学、山东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委讲师团、济南市社会科学院、东营油建一公司党委等单位联合发起,于1996年6月12—1... 在中共八大召开40周年、毛泽东逝世20周年之际,由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山东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石油大学、山东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委讲师团、济南市社会科学院、东营油建一公司党委等单位联合发起,于1996年6月12—15日在山东省东营市石油大学召开了全国性的以“毛泽东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思考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晚年 中共八大 哲学沉思 探索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述要 学术研讨会 毛泽东哲学 八大前后 毛泽东邓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一次盛会——记卓炯商品经济理论研讨会
15
《广东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由广东经济学会、华南师范大学、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省商业经济学会、省物资经济学会、省金融学会等六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卓炯商品经济理论研讨会,于1985年6月22日至25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北京、... 由广东经济学会、华南师范大学、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省商业经济学会、省物资经济学会、省金融学会等六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卓炯商品经济理论研讨会,于1985年6月22日至25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四川、湖北、湖南、陕西和广东等省市的经济理论工作者、专家、教授等一百余人.中共广东省委常杨委应彬,给研讨会发来了贺信;王屏山副省长到会并讲了话;广州市副市长邓汉光也出席了会议,在研讨会开幕大会上,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曾牧野代表省社科院向卓炯同志赠送了“花开长寿”的精美画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炯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计划商品经济 探索社会主义 研讨会 价值规律 曾牧野 社会分工 华南师范大学 物资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观及其实践进程中的两次“推进波” 被引量:1
16
作者 俞良早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99,共11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即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没有阶级和阶级对立、没有国家和国家机器的社会。在19世纪中后期,国际无产阶级追求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社会观的实践出现过一些波折。所谓“波折”,...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即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没有阶级和阶级对立、没有国家和国家机器的社会。在19世纪中后期,国际无产阶级追求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社会观的实践出现过一些波折。所谓“波折”,一是指无产阶级的实践过程产生了挫折和曲折,二是指由于实践过程的曲折导致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上的省悟和转变。20世纪发生的向着上述社会主义社会进取的第一次“推进波”,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途径的实践以及此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它的功绩是打破了压迫制度“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建立了一种新的人民群众过幸福生活的社会制度,且由于内在的优越性使其能够打败一切帝国主义反动势力。20世纪发生的向着上述社会主义社会进取的第二次“推进波”,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为主流内容的各个共产党执政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的波潮。它推进方式的特点一是以共产党执政国家与世界上其他性质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共赢”的方式推进历史,二是执政的共产党主张与世界上不同性质的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进历史,三是提倡文明交流互鉴以推进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推进波” 探索社会主义途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艰辛历程
17
作者 张怀仁 史历 《学习论坛》 1997年第9期10-11,共2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学说的形成过程,是邓小平长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真谛的过程。...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学说的形成过程,是邓小平长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真谛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时期,全面探索时期,初步形成时期和升华时期。每一时期,其探索都具有不同的重点和针对性,显示出阶段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探索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实事求 什么是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力 解放思想 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
18
作者 齐振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5期9-14,共6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对社会主义社会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是我们这些年来在工作中发生严重失误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原因。因此,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继续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规律 探索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客观条件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主观因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唯意志论 人民民主专政 经验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列宁到斯大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9
作者 蔡金发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10期1-7,共7页
邓小平在总结从苏联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时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怎样认识... 邓小平在总结从苏联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时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怎样认识苏联的模式,研究从列宁到斯大林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把握和比较他们的基本思路,并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搞清楚他们思想变化的原由和实践的得失,对于加深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现实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列宁主义 布哈林 探索社会主义 阶级斗争 国家资本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探略
20
作者 王唤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社会主义之社会之存在,须有一定之重要主义,不本乎此,社会主义国家即不能成立。”①探讨、规定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特征,关乎奋斗的方向和手段,自然为早期共产主义者重视。本文仅涉及早期共产主义者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 “社会主义之社会之存在,须有一定之重要主义,不本乎此,社会主义国家即不能成立。”①探讨、规定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特征,关乎奋斗的方向和手段,自然为早期共产主义者重视。本文仅涉及早期共产主义者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意在揭示中国共产主义者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所经历的曲折、艰辛,追溯我国传统经济模式的思想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五四时期 早期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探略 传统经济模式 探索社会主义 思想源流 经济理论 根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