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典产权制度向现代产权制度的过渡--现代西方社会中社会主义必然性的潜在表现形式 被引量:3
1
作者 白暴力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81,103,共9页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宣告了古典产权制度病入膏肓,西方社会开始了古典产权制度向现代产权制度的过渡。这一过渡的实质是经济权力和生产资料私有权的分离与背离,并在一定程度上向劳动者的过渡;本质是对生产资料资本主义...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宣告了古典产权制度病入膏肓,西方社会开始了古典产权制度向现代产权制度的过渡。这一过渡的实质是经济权力和生产资料私有权的分离与背离,并在一定程度上向劳动者的过渡;本质是对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渐进式否定。西方国家向现代产权制度过渡,是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一种潜在表现形式。但是,这并没改变当今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本质,也无法根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导致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不会自发进入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必然性 古典产权制度 现代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还是野蛮:从恩格斯到罗莎·卢森堡——恩格斯和罗莎·卢森堡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13,共6页
恩格斯和罗莎·卢森堡都坚持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出发展开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在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的分析中,二者都选择了"社会主义还是野蛮"的命题作为其论证的支撑之一。恩格斯的分析是以对唯物史观的阐述和对空想社会... 恩格斯和罗莎·卢森堡都坚持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出发展开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在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的分析中,二者都选择了"社会主义还是野蛮"的命题作为其论证的支撑之一。恩格斯的分析是以对唯物史观的阐述和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为前提的,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揭露而完成的;卢森堡的分析侧重于其独具特色的资本积累理论,侧重于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界限层面展开。尽管二者的分析路径存在着差异,但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守,都为社会主义必然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必然性 恩格斯 罗莎·卢森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必然性的几个理论问题
3
作者 李金蓉 吴灿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8-62,共5页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客观的现实,也是历史的必然,对此表示怀疑的人往往这样寻找理论根据,他们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符合生产力标准和马克思关于五种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理论,完全是由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客观的现实,也是历史的必然,对此表示怀疑的人往往这样寻找理论根据,他们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符合生产力标准和马克思关于五种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理论,完全是由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外因造成的,是一种历史的偶然现象,不具有客观必然性。这种糊涂观念,动摇着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有必要加以澄清。一、生产力决定作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生产力标准的理论根据在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最终必须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这是绝对的、确定的。否认这一点就会背离历史唯物主义。但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即先进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并不一定是建立在最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必然性 生产关系 社会发展 决定作用 生产力状况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 理论根据 生产力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振良 《党政研究》 2017年第2期5-12,共8页
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贯穿于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系统地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 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贯穿于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系统地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拓展了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认识创新和理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必然性 社会主义首要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